新聞簡介:這種寬緩之道,一展領軍人物之情懷,足可撩起一如同宗同族以及家園般的相敬相近的恩情。
【《華人世界》網綜合報道】
一場婚禮,竟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前所未有。一場遲來的婚禮。
在湖南中聯重科的年度總結表彰大會頒獎典禮上,現場熱烈氣氛的沸點就是董事長詹純新隆重“證婚”的一場婚禮:“營銷之星”羅永忠攜妻挈子,閃亮上場。已是三口之家,怎么還鬧證婚?孩子都已6歲,居然還號稱“新郎新娘”?然而,恰是這“新”而不新,托出了不新之“新”——企業寬緩管理之新、上下關系之新……
那羅永忠,1998年便已訂婚,只是不久即被派到江西工作。起初僅為喜好所驅動,干營銷很投入,以致原打算次年舉行的婚禮被擱置。由于業績不俗,他隨即被評為優秀營銷經理,發獎時詹純新懇切地說了一句話:“小羅,我一直在關注你。”事后,整整六年,他干得更投入了,四處轉戰,凡所到之地,均使市場占有率迅速超過競爭對手。而代價,是無暇顧家,連小孩腳被燙傷也未能回家探望一眼,連自己臉被打傷也不曾回家休息一天……為什么?小羅說:就為詹純新那句話。他引用古語“良禽擇木而棲”,為自己作了注解。
“良禽擇木而棲”,貴在“擇”字。這個“擇”,就是認同。它也區別了“良禽”與“昏鴉”之類。昏鴉之“昏”正在于盲從與跟隨,而不是現代管理所倡行的上下級關系及人格精神。而一代有頭腦、有思維、有獨立意識的新型員工或部屬,已然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脫胎換骨,迅速成長。他們不僅為將帥所用,事實上也在用心“擇”將“擇”帥。
說“擇”將“擇”帥,好像有點夸張,可在人們擁有越來越多自主權或選擇權的當今,領導者與追隨者之間不更是一種互相關注、互相認同的新型關系嗎?所謂“擇”,不更是一種雙向互動的活力表現嗎?小羅說:原先他曾在三家企業打過工,也有很多鍛煉,但一直沒有歸屬感。在跳槽越來越被認為正常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一個真正的良將,往往表現在能否經得起更多“良禽”的擇定!
那么,或“擇”、或認同、或歸屬感,靠什么撐持?除了員工或部屬應更多一些“良禽”之外,從領軍人物看,則主要是以真誠關注與期待為內核的寬緩之道。
所謂寬緩之道,就是承認人的成長和價值開發無不需要一個過程,從而以寬大、和緩為懷,對員工或部屬有足夠的耐心和誠懇去關注、去期待。這種關注與期待,本質上是一種人力資本投資,是一種智慧經營——對人及人心的經營,是一種很有文化感的激勵方式,據此能開發出非常可觀的甚至可持續的經營績效。那種急躁、苛刻、急功近利的管理心態,不可能使上下融和,績效也就注定不會太好。寬緩之道,是現代企業家不可不求的應有修養或修煉!
一聲“我一直在關注你”,之所以能釋放出沉甸甸的能量,恰在于它是寬大的、和緩的,能引人注重未來、注重發展,因此頗具感染力、凝聚力。這種寬緩之道,一展領軍人物之情懷,足可撩起一如同宗同族以及家園般的相敬相近的感情,乃至巨大的生產力。而且,因為它是人性層面的,大凡富有成效的企業文化創建,撥云去霧,幾乎都能從深處捕捉到類似的基因成分,只是表述各有不同而已。
廣義地看,現代企業講究和諧管理、講究文化創建,恐怕都必然受制于領軍人物能否精心奉行寬緩之道。倘能寬緩不苛地面對一切,帶領整個經營團隊關愛各路同行者,就一定能組成“橫掃千軍的百戰雄師”,直取企業之興盛,從而芳澤綿綿于社會、股東與員工或部屬等各個利益相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