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個人價值
【美國《洛杉磯時報》8月19日報道】題:劉翔仍是中國的英雄(作者 埃文·奧斯諾斯 唐·李)
中國“飛人”現在成了“阿喀琉斯”。
18日,在整個中國都注視著該國最受歡迎的運動員劉翔一瘸一拐地黯然退場,臉上因傷痛露出痛苦的表情后,眼含熱淚的國民仍在努力弄明白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中央電視臺在向數億中國觀眾直播時,主持人把劉翔比作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阿喀琉斯——“一個同樣無法忍受踵部之痛的英雄”。
劉翔退賽引發中國體育愛好者的深刻反省,他們懷疑是否把太大的壓力給了一名運動員,運動員專家也反思,劉翔的腳傷是否原本可以避免。
中國的官方媒體同樣迅速采取行動,增強國民對中國在奧運會中表現的自豪感并緩解失望情緒。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勸導觀眾:“安慰和支持劉翔的最好方法就是繼續觀看并支持其他奧運會比賽。”
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淚流滿面的孫海平教練說,劉翔右腳的傷已經持續了多年,近來越來越嚴重。他還說,賽前三個醫生為劉翔做緊急處置,但劉翔仍然決心跑。
頃刻間,輿論紛紛從非體育競爭的角度解讀劉翔的腳傷。央視切斷直播畫面,一名主持人說:“劉翔,我們要對你說:我們永遠支持你。”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說,對于劉翔退出比賽,我們再次看到媒體的情感流露。
尹鴻說:“自地震后,媒體在與公眾溝通中似乎發現了個人的價值和生命的價值。公眾也形成一種共同的覺悟,表現出同情心。這與一種單純的民族主義情感是不同的。”
展示人性中國
對于中國來說,劉翔退出110米欄比賽是北京奧運會上最令人吃驚的事情。受傷的腳跟讓他和全中國的金牌夢破滅。
隨后的幾個小時里,北京經濟觀察網上做了一次在線調查,51%的訪問者認為,劉翔的舉動是“可以理解的”,有人留言說:“劉翔是個英雄,但也是個普通人。誰也不應該要求一名運動員在有可能帶來終生傷病的情況下還參加比賽。”有人則認為劉翔不應該退賽,要求他“至少完成比賽,哪怕是走著或爬著到達終點”。
劉翔退賽的消息證實后,圍繞此事爆發了激烈的爭論,大多數人對劉翔表示同情。中國人非常渴望取得成功,不僅是在經濟領域,在體育方面也是如此,為的是證明中國遭受西方和日本侵略的黑暗的 20世紀已經徹底一去不復返了。“神舟”六號的成功發射給全國帶來的狂喜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人痛批劉翔是可以理解的。
從另一方面講,不斷發展的經濟和正在進行中的財產權改革也擴大了中國人的視野。許多中國人正在認識到,政府無權干預他們個人的決定。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人認為劉翔的決定出于自我保護的動機,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中國政府對劉翔表示了理解。和奧運會開幕式的意義不同,劉翔的失敗可以被視為個人的成敗,不會給國家蒙羞。劉翔在本屆奧運會上贏得一枚金牌,那將是最完美的,但已經不再是必不可少的。幾十年前,中國官方媒體贊揚軍隊試飛員冒著生命危險將出現故障的戰斗機安全著陸,而不是跳傘逃生。當時在一些人眼中,一架飛機的價值要高于試飛員的生命。現在不是這樣了。這反映了中國出現的一個積極的變化:官方的態度正在轉變,而且變得更加人性化。
中外媒體報道說,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甚至與國家體育總局聯系,對劉翔表示關心和慰問。如果劉翔不能給中國金牌榜再添榮譽,那么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展示中國政府更為人性化的一面?
呼喚成熟心態
【美國《華盛頓郵報》8月19日文章】題:跨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的傷病令中國心碎(記者范美瑜發自北京)
數萬人18日來到“鳥巢”是為了在110米欄預賽上看一眼中國的超級巨星運動員。他們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所以當觀眾們看到痛得直皺眉頭的劉翔退出比賽時都呆若木雞。
隨著劉翔的受傷,他在奧運會上獲得榮譽的希望破滅,中國人的痛苦襲上心頭。在記者招待會上,劉翔的教練泣不成聲,他向國際媒體解釋說,他的明星徒弟“一直在堅持,一直在玩命”。
盡管中國田徑隊總教練說劉翔被迫退出比賽是因為他的跟腱傷病復發,但是大批劉翔迷還是對這名跨欄運動員提出了批評,指責這個25歲的上海人讓全國人民失望。有人說,他沒有完成預賽“是祖國的恥辱”,還說他就是爬也要爬到終點。
但在中國最大的論壇網站天涯上,一名網友寫道,只有弱國才會給自己的運動員施加壓力。這名網友寫道:“劉翔退出比賽是中國走向成熟的開始。如果人們天真地希望一個人就能支撐整個民族的尊嚴,那么中國是沒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