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政治道歉風正在多個國家的政壇上刮起,從硝煙四起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大戰中的三個主角到韓國總統李明博,從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到法國總統薩科齊,越來越多的國家政要與道歉扯上了關系。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政治道歉在西方日益成為流行的公關手段,美國有專家聲稱世界已經迎來“道歉時代”。不過,政治道歉是柄雙刃劍,克林頓借道歉大大削減了性丑聞的殺傷力,李明博道歉之后卻引發了新的批評。對政治道歉,有人認為可以表明政治家的負責精神,也有人擔心這會成為政治斗爭的工具。
今年以來的政治道歉風
6月15日, 日本第十一管區海上保安總部總部長那須秀雄對日本巡邏船和臺灣漁船相撞導致漁船沉沒表示道歉,試圖緩解雙方的緊張關系。6月12日,美國副總統切尼公開了一份道歉書,承認自己11日指責中國與古巴合作在距美國佛羅里達州海岸60公里的海上開采石油“犯了一個錯誤”,因為那里根本沒有中國公司。11日,加拿大總理哈珀就多年前加拿大強迫原住民兒童離家住進與原族群完全隔離的“寄宿學校”一事,代表政府向原住民群體“真誠道歉”。在“牛肉風暴”愈演愈烈的韓國,5月22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就重新進口美國牛肉一事發表電視講話,講話中用了“愧疚”、“心痛”、“都是我的錯”等詞語并深深鞠躬,當時離他就任總統不足百日。5月16日,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握手,對自己先前將默克爾稱為“希特勒政治后裔”的言論道歉。由于養老金問題、“宙斯盾”艦撞漁船等事件,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今年已經多次道歉。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以色列國會為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歷史鞠躬道歉。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執政一周年時承認自己“犯了很多錯誤”。……
風始于上世紀90年代
道歉在西方政壇風行始于上世紀90年代。1997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對美國政府將400名非洲裔黑人男子作為研究梅毒危害的試驗品而道歉,英國首相布萊爾同年5月為英國政府因土豆饑荒餓死無數愛爾蘭人表示歉意。這些都是經常提及的政治道歉事件。同樣是90軍代,雅克·希拉克為法國人在德國占領法國期間迫害猶太人道歉,葉利欽正式為蘇聯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道歉,時任南非總統德克勒克數次為種族隔離政策道歉。不過,最吸引世界眼球的是1998年8月17日晚,克林頓在燈火通明的白宮面色沉重地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就自己在萊溫斯基性丑聞案中誤導人民而向全國人民道歉。此后道歉風便一發不可收地刮向全球。
“苦肉計”和“拖刀計”
政治道歉常與“苦肉計”連在一起,通過揭自己傷疤,換取公眾同情。也有一些道歉被認為是“拖刀計”。加拿大總理哈珀代表政府向原住民,以及此前向曾蒙受“人頭稅”歧視政策屈辱的華裔加拿大人后代道歉,而那些政策是幾十年甚至100多年前的加拿大政府所為,和哈珀及其保守黨關系不大。但他這么做既可顯示本屆政府的魄力,又可借機暗示對手自由黨此前歷屆政府的無所作為。因此哈珀道歉話音剛落,自由黨領袖迪安就站出來,代表“前執政黨”做了同樣的道歉,以免被“拖刀計”殺傷。英國首相布朗未上任先就前任對伊拉克情報的失誤表示道歉,也被視為有同樣考慮——還沒搬進唐寧街10號,他無須為之前的情報失誤承擔任何責任。
“政治掃雷”
在涉及內部事務、尤其私生活丑聞方面,一些政客常常選擇搶先道歉,希望可以獲得“坦白從寬”的好處。在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候選人麥凱恩和奧巴馬,就曾爭相“坦白”,一個說曾酗酒,一個說曾是癮君子,并向選民公開道歉。這種道歉被稱作“政治掃雷”:自己說出來和被別人揭發出來,性質不同。克林頓百般抵賴最后險遭彈劾,讓很多西方政客得到了教訓。
“雙刃劍”——道歉不意味著擺脫窘境
克林頓以其淚汪汪的道歉打動了國民,成功熬到任滿。但韓國總統李明博道歉以后,網民立即對總統府的網站進行地毯式轟炸。大量的帖子強烈批評李明博,尤其是對他在講話中稱國民的擔心是“瘋牛病謠言”和“政府和美國通過補充磋商,以文字形式就進口牛肉的安全性符合國際標準,以及向韓國出口的牛肉與美國家庭餐桌上的牛肉沒有差別的內容得到了保障”強烈不滿。國會最大的反對黨稱:“道歉很短,辯解倒是很長,沒有感覺到任何誠意。”今年4月,薩科齊上任一周年之前在接受采訪時承認自己在擔任總統的第一年里犯下不少錯誤。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認為,這是“薩科齊秀”;第二天,《巴黎人日報》公布民意調查稱,薩科齊是“法國1958年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差的元首”。
道歉是危機控制的重要內容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專家沈丁立說,最近比較頻繁的政治家道歉多數出自西方國家。從政治家的角度來說,領導權是個人的核心利益,所以,對西方政治的危機控制而言,道歉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在這些國家,政治家的權力來源是選民。那么,只要傷害了公眾利益,或者選民有了要政治家道歉的期待,政治家通常會出來道歉,不道歉基本上就意味著失去領導權。沈丁立說,對于國家領導人,有些做法和言行如果損害了國家利益或國家形象,同樣也會被迫道歉。通常,公眾會認為道歉表明政治家勇于承擔責任,而且具有誠實的品質。
政治道歉何以增多
在沈丁立看來,政治道歉的增多是國際社會政治文明進步的一個表現,同時也反映出政治家和領導人面臨的公共壓力越來越大,領導越來越難做。他說,社會的信息化和透明化程度都越來越高,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都是空前的,因此,錯誤造成的影響要比過去巨大得多。以前有些政治家犯的錯誤可能知道的人很少,激起的社會反應也小得多,現在可就完全不一樣了,馬上會引起國內或國際社會劇烈的批評和壓力。
道歉正在變成政治手段
也有西方分析家認為,越來越多的政治家把道歉更多當作一種擋箭牌來使用,以逃脫責任,而不是真心認錯,政治道歉就成為“偽劣道歉”;另一方面,由于道歉對一個陣營的信譽具有殺傷力,這也可能使政敵執著于發掘對手丑聞,并炮制“是否道歉”、“是否真誠”的風波,讓政壇變得混亂。(資料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