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故事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制作過一個收視率極高的王牌電視節目——《幸存者游戲》。游戲是這樣設計的:16名來自美國各地的隊員被送到一片海岸叢林里,要與世隔絕地度過39天。他們被分為兩組,每三天進行一次團體競賽。勝方會得到豁免權或需求的物品,而負方將投票淘汰掉他們其中的一員。當淘汰掉一半人時,兩組合并,繼續淘汰賽。直到只剩下一個人為止,此人就是“幸存者”,他將拿走100萬美元的獎金。
第一輪比賽后,一個63歲的醫療志愿者首先被淘汰,因為他賽前就磕傷了腿,行動不便還要別人照顧,拖累同伴以致首戰失利。
第二輪,失敗的小組并沒責怪責任人,倒是轟走另外一個人——他視周圍的同伴如無物,一上島就不經允許用別人的臉盆洗衣服,還說謊。
第三輪,被淘汰的是一個終日喋喋不休而又肆意誹謗同伴的家伙,一會兒說這個太老該轟走,一會兒說那個不值得信任。
第四輪,一個不合群的黑人化學藥劑師被淘汰,他不僅公開聲稱自己“沒有白人朋友,不喜歡白人學校”,而且在剛剛上島的幾天里,還借口身體不適而不愿和其他組員互相溝通。
第五輪淘汰的是終日只知道躺在樹杈間看《圣經》的牧師。小組的草屋被風浪摧毀,大家想讓他搭把手重建,他卻說,他是來游戲的,要充分享受生活,然后說要出海捕魚,實際上卻躺在船上一邊曬太陽,一邊看他的《圣經》。
第六輪,一位功臣居然被淘汰,他在比賽中創造了出色的成績,卻對本組的女成員表示出了輕蔑。
令觀眾大感意外的是,有一個31歲的黑人籃球教練十分懶散,整天什么都不做,至今卻沒有被淘汰出局。原來他跟誰都能說上話,整天甜言蜜語。
幾輪比賽之后,兩個小組都產生了自己的領袖。一個是位小伙子,長期負責捕魚,為大家提供食物,更重要的是別人數次嘗試都沒有捕到魚。在越野賽中他是領軍人物,在好幾次組會中他也能機智地回答主持人的問題,這為他贏得了人心。另一個則是幼兒園教師,她出色的組織使本組在數次競賽中獲勝,從而贏得了很多工具和食品。
很快,每個小組都只剩下4個人,合二為一繼續比賽。
小伙子領袖馬上與自己原先的組員結成“四人聯盟”,通過聯手投票的方式逐一淘汰掉原來另一個小組的成員。第一次投票他們就意外地以5∶3將最具威脅力的幼兒園教師淘汰出局。誰投了關鍵的第五票呢?是沒參加“四人聯盟”的31歲神經科醫生。這是一個“愚蠢的老好人”,干活很用心和賣力,而且為了表示自己的公正,他明確表示不參加任何聯盟并公布了自己的投票策略:按照字母順序依次投票。恰好這一天他應該把票投給幼兒園教師。
神經科醫生愚蠢的投票方式,后來再次被“四人聯盟”利用來鏟除對手,而當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時,已經沒有任何反擊和自救的機會了,他被全票淘汰。
就這樣,幼兒園教師的手下們一個一個被“四人聯盟”除掉,最后只剩下4個人,開始彼此廝殺。他們實力相當,要么經驗豐富,要么擁有年輕的優勢。最終那個機智而又年富力強的小伙子領袖成為了勝利者。很大程度上,他在最后PK中能獲勝是因為運氣。
故事的哲理
1.在一個團隊中,有能力但藐視同伴的人在初期雖然有用,卻會成為團隊繼續發展的桎梏。
2.不合群的人因為無法使大家了解他的想法,會使人對與其合作沒有信心。
3.在高度競爭的團隊中,為避免被暗算,必須要有同盟軍,并在對手行動之前做好準備。
4.在團隊斗爭中,必須做出選擇,不是支持,就是反對。沒可能走第三條路。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