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1月,體委“軍管會”乘貫徹林彪所謂的《一號命令》之機,將國家體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大部分干部下放到山西屯留的“五七”干校。
到1971年春天,毛主席、周總理做出重大戰略決策,決定派遣已經中止兩屆世界大賽的中國乒乓球隊,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這一系列重大活動中,由于當時軍管會的領導跟不上形勢,屢犯錯誤,被毛主席下令撤職,從而為王猛來國家體委提供了歷史機緣。
周恩來宣布“調38軍的王猛同志來”
在這屆錦標賽上,我國健兒頑強拼搏,取得了四項冠軍兩項亞軍的優異成績。但由于軍管會和代表團的領導缺乏政治敏感,沒有認真領會和貫徹周總理的指示,在一系列涉及外交事務的處理上出了偏差。
先是在朝鮮問題上。朝鮮派乒乓球隊參加這次世界錦標賽,是周總理親自動員來的。他們只派了5名男選手參賽,如果成績不如南朝鮮的話,會使旅日的朝僑感到失望。因此周總理在與朝鮮副外長商談時明確表示,我們會支持和幫助他們取得好成績。可是在比賽中,朝鮮隊唯一有希望進入前四名的運動員樸信一,被我國選手郗恩庭淘汰了。朝鮮隊對此極不滿意。問題的責任不在運動員,主要是軍管會和代表團領導違背周總理提出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方針,沒有具體落實對朝鮮隊的承諾。周總理對此提出了嚴肅批評。毛主席也在接見羅馬尼亞國家主席齊奧塞斯庫時批評道:“乒乓球的領導就不行,被我們總理罵了一頓。他們是技術觀點,錦標主義,凈想贏,不想輸。統統七項冠軍,我們拿了四個,他還嫌少呢,像個什么話呢?”
7月上旬,國家體委又接連發生問題。首先又是對朝關系,外交部送來請柬,邀請在京參加亞非乒乓球友好邀請賽籌備會議的朝鮮代表出席紀念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十周年慶祝大會,因工作疏忽沒有轉交,致使朝鮮代表缺席,造成外交上的重大失誤。另一件事是阿爾巴尼亞足球隊訪華與北京足球隊進行友誼比賽,北京隊員動作粗野,接連踢傷阿隊三名隊員,當時在主席臺上觀看的軍管會領導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造成惡劣影響。
對此,周總理十分生氣。7月11日深夜嚴厲批評了體委軍管會領導,當眾宣布將其撤職,并宣布“調38軍的王猛”來接任。
周總理為何會點王猛的將
當時正召開全國體育工作會議,體工會結束前一天,7月29日晚上,中央領導在人民大會堂同時接見6個會議的代表和球類、田徑、體操等7支國家隊的運動員,總共近兩千人。周總理出席,江青也來了。雖有其他方面的會議代表,但幾位領導談得比較多的是體育。周總理還特地把在主席臺就坐的王猛叫起來介紹給大家:“現在王猛同志到體委了,是猛將嘛!”這一特殊的舉動,充分表明了總理對王猛的器重和賞識。
據王猛回憶,他長期在部隊工作,過去總理并不認識他。第一次直接見面是1969年7月23日晚,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主持的白洋淀防汛護堤緊急會議上。參加這次會議的有河北省革委會主任李雪峰、北京軍區代司令員鄭維山、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等,駐守保定的38軍領導也出席了。當時河北省發生汛情,水利部的干部在會上匯報說:防汛堤壩上有武斗隊(“文革”亂世的特殊產物)掘壕據守,防汛設施遭到破壞,再下大雨,有可能發生決堤危險,如果白洋淀大堤決口,保定至天津以南將是一片汪洋,受災百姓數千萬……。周總理嚴詞責問:保定問題為何這樣復雜,就連人命關天的防汛護堤大事,你們各方也不能統一行動,兩派群眾還在打,還在搞破壞!你們到底要爭什么?要爭到何年何月?
面對周總理的嚴厲批評,在座的各方面的領導一個個都不吭聲,沉默了一會,王猛忍不住了,鼓足勇氣站起來說:“總理,38軍在保定問題上有錯誤,我們很對不起中央,對不起黨。但是我們費九牛二虎之力和省軍區達成協議,剛搞起大聯合,突然間來了一陣風,上面有人說搞兩派大聯合不行,這樣一來形勢馬上就變,一句話就使前功盡棄。我們38軍指戰員在保定別無他求,唯一的愿望就是早日實現兩派大聯合,部隊返回軍營,搞好戰備訓練,履行中央賦予的戰略預備隊職責。我們身在保定,一切受制于人,保定問題出在保定,但根子不在保定,總覺得后邊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在拽住保定不放,拖住38軍不放,企圖達到把38軍趕走的目的。其實,即使把38軍調走,撤掉我這個軍政委的職,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我認為關鍵是實現兩派大聯合,因此我建議,在發布軍管防汛護堤布告的同時,再發一個全面解決保定問題的布告?!?/p>
王猛的慷慨陳辭,語驚四座。周總理也凝神不語。會后,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對王猛說:“我們在國務院工作這么多年,總理批評的時候,沒有哪個人敢說話,想不到你有這么大的勇氣!”
第二天上午繼續開會。周總理一開始就高興地說:“我認為昨晚王猛提出的建議很好,這個布告就由河北省牽頭,與38軍共同起草,然后,連同軍管防汛護堤布告一起報中央審批。”
后來,兩個布告很快得到毛主席批準,并由38軍全權負責落實,經過50多天緊張工作,保定局勢終于安定下來。
在后來與陳伯達的斗爭中,周總理對王猛有進一步的了解。早在1967年,陳伯達就插手河北保定的“文革”運動,對38軍橫加打擊,王猛和38軍領導予以堅決的抵制與斗爭,蒙受巨大壓力。直到1970年9月廬山會議揭發批判了陳伯達的反黨陰謀,王猛于11月11日主持召開軍黨委會,建議以軍黨委名義向中央和毛主席揭發陳伯達的反黨罪行。
遵照毛主席批示,周總理主持的以揭批陳伯達罪行為主要內容的華北會議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從1970年12月22日開到1971年1月25日,王猛在會上作了簡短發言,影響很大。會議結束當天晚上到凌晨,周總理又接見了王猛等38軍領導。接見后當王猛回到保定僅幾個小時,就收到了周總理派秘書專程送來的有關文件及親筆信,信上再次提醒要加強學習。這充分顯示周總理對王猛等領導的關愛和期望。
(摘自《中華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