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愛海的人們,投入不菲的資金玩海釣,一根釣竿的錢就足夠買上百公斤海魚。但他們花幾個小時駕船出海,轉悠于大海中的一塊塊礁石間。這些海上的“小山”是他們的樂園,他們在“小山”的陡崖邊瀟灑揮竿,沉著等待。
海釣運動慢熱中
向往大河湖泊,向往大海,繁忙的人們逐漸在尋找新的釣魚空間。一時之熱的池塘釣鯽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愛好。在亞洲,日本最早流行海釣,大陸也早在21世紀初就有人玩海釣,因為受到經濟、地域等的限制,一直以慢熱的速度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玩家,近年更受沿海一帶不少具有經濟實力的玩家推崇。
海釣分為磯釣、船釣和灘釣。國外比較流行的是船釣,因為西方人愛好食用的金槍魚等種類只有在距離海岸非常遠的深海區域才能釣到,而且往往體積較大,因此西方人會駕船出海,利用船上配備的優良器械釣起大型魚類。灘釣是最簡單的海釣,玩家只要在沙灘上支起設備釣魚即可,但由于近海水質污染比較嚴重,魚的品種少,優質品種也很稀少。大陸玩家熱衷的,大多是危險系數最高的磯釣。
距離上海最近的浙江海域,魚種類頗多,以鯛類為主,也有不少比目魚曾被釣獲。海釣的黃金時節是春、秋二季。因為冬天部分海魚不靠岸,夏天氣候太熱,對于海釣者來說,長期炙烤在片陰全無的海中央,無疑是種磨難。
又燒錢又危險的運動
海釣其實是項危險的運動,危險系數甚至高于登雪山等戶外活動。臺灣的一個海釣愛好者說,在臺灣平均每年都有10個人左右在海釣時喪生,在大陸也有釣友在海釣時意外身亡。海面上有些礁石鋒利得像狗牙一樣,從船上跳下去差之毫厘,搞不好就是性命攸關的事。所以很多海釣俱樂部都會要求每位會員穿釘鞋登礁,還要求每人戴海釣安全帽,萬一從礁石掉入大海時,防止頭被礁石撞擊。
海釣被稱為“海上高爾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釣是項花費昂貴的戶外運動。釣友們常說:“海釣比登山還要燒錢。”一套進口的釣具動輒上萬元,名牌釣具價格更高達幾十萬元一套。海釣一天平均要花費100元左右餌料,再加上專業海釣救生衣、登礁鞋、硬冰箱、軟冰箱等的設備投入,合起來絕不是一筆小數目。
海釣到底是怎樣地讓人瘋狂與向往?有人說那是一種寧靜里的搏擊,也有人說是在征服,更有人說這是在為理想重新整理思緒……或許他們說得都沒有錯,但是每個人對海釣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或許我們還是想不出海明威筆下的那個老人與大海搏擊的那種心跳,但是海釣人卻深深地體會到海釣對于他身心的巨大作用,忘記一切煩惱,忘記一切憤怒,忘記一切痛苦,因為在大海的茫茫中,一切都已經融化在這片藍色的希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