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隨著現代化企業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加強,企業理財的重要性表現的越來越突出。如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效益實現最大化,最常見、最基本的競爭戰略就是成本領先,傳統的觀點大都是圍繞如何降低產品在供、產、銷環節的成本來討論的,文章擬從營運資金成本的角度來談談如何實現企業理財目標,并對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未來發展做出展望和建議,提出“零營運資金”管理。
關鍵詞:零營運資金原理思路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2-175-02
一、營運資金的一般認識
營運資金是企業總體資金中流動性最強,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從會計的角度看,是指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后的差額。萊瑞·吉特曼和查爾斯·馬克斯維爾兩位學者對美國1000家大型企業財務經理的調查表明。財務經理在營運資金管理上所花費的時間幾乎占了1/3,可見其重要性。企業生存與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營運資金的管理和運轉情況。只有營運資金不斷處于良好的管理和運轉之下,企業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企業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營運資金周轉不僅是固定資金及整個資金周轉的基礎,而且是企業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所以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是提高企業獲利能力降低財務風險的重要途徑。固定資產的周轉是通過其價值分次轉移到產品價值中并在銷售收入實現之后予以補償的反復進行中實現的。只有營運資金周轉才能帶動固定資金周轉,實現企業全部資金的良性循環。只有營運資金正常運轉,才能保證企業供、產、銷各個階段的繼續,才能實現未來的發展。
企業經營各項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取決于各個環節的資金有無保證。下面用企業貨幣資金的周轉公式來表示這一循環過程:
貨幣資金周轉期=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一應付賬款周轉期
我們知道,貨幣資金周轉期越長,企業對外融資需求就越大,融資成本就越大,企業獲利能力就會降低。從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如果要縮短貨幣資金周轉期,提高企業獲利能力,我們可以利用縮短存貨周轉期或減少存貨占用達到目的;也可以利用加快應收賬款周轉速度來解決,還可以利用展延應付賬款周轉期等方式來達到目的。所以,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是提高企業獲利能力降低財務風險的重要途徑。通過有效的營運資金管理,努力實現盡可能多的持續、穩定的利潤和現金流量,降低投資風險。所以營運資金管理的目標應在于,通過管理活動的實施,保證企業資金具有足夠的流動性,從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營運資金的管理實際上就是對企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管理,因此,要搞好營運資金管理,必須解決好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企業應該投多少在流動資產上,即資金運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現金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和存貨管理。第二,企業應該怎樣籌措資金來進行流動資產投資,即資金籌措的管理。包括銀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業信用的管理。可見,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對資金運用和資金籌措的管理。
二、“零營運資金管理”基本原理
“零營運資金管理”并不要求營運資金真的為零,而是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盡量使營運資金趨于最小的管理模式。因為營運資金具有周轉短的特點,所以營運資金可以通過短期籌資方式加以解決,同時營運資金具有易變現的特點,這對企業應付臨時性的資金需求有重要意義。“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從營運資金的特點出發,在滿足企業對流動資產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企業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額,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負債進行流動資產的融資。
一方面“零營運資金管理”模式會使企業獲得豐富的收益。固定資產稱為盈利性資產。與此相比,一般情況下流動資產只是為企業再生產活動正常進行提供必要的條件,他們本身并不具備直接的盈利性,因此把企業在貨幣資金、短期有價證券、應收賬款和存貨等流動資產上的投資盡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將這些資金用于報酬較高的長期投資,通常可以使企業獲得豐富收益。又因為短期負債對債權人來說償還的日期短、風險小,所以要求的利率就低,還有一些短期負債本身就是無償使用,而債權人的利率就是債務人的成本,所以,短期負債的資金成本通常小于長期負債的資金成本,因此大量的利用短期負債可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而且短期負債的彈性大、辦理速度快,能及時彌補企業流動資產的短缺從而為企業帶來豐富收益。
另一方面“零營運資金管理”模式會使企業承受較大的風險,。大量的利用短期負債,可能導致財務風險的增加。一般說來,短期籌資的風險要比長期籌資風險大。這是因為:首井,,企業存在由于經營條件及市場的不確定性而帶來的到期不能償還債務的風險。例如,當某一企業利用短期籌資投放在一項有建設期的長期投資項目上,那么在建設期內企業的投資項目還沒有為企業帶來收益時,企業就沒有辦法利用該項目產生的收益來償還短期負債。其次,短期負債利率具有很大的波動性,企業無法準確預測資金成本,所以企業的利息率風險加大。再次,如果企業利用商業信用進行短期融資,就會存在壞賬的可能性,但如果企業為了降低壞賬損失,則可能會喪失一些客戶,從而影響企業銷量的增長。
三、“零營運資金管理”模式的思路
實施“零營運資金管理”我們可以從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兩個方面入手。就流動資產來說,就是要盡量減少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額,加速資金周轉;就流動負債來說,則是要有暢通的籌措短期資金的渠道,以滿足企業日常運作的需求,同時也要考慮短期資金成本問題。
第一。要減少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額,就必須加速流動資產的循環。流動資產最主要的內容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等。如果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花費較長的時間,那么企業就得增加貨幣資金投資,這里存在著存貨周轉問題。我們知道企業的銷售策略也會影響貨幣資金的投資量,如果企業是運用現銷方式銷售產品,那么企業就不需要保留很多貨幣資金,但如果企業采用賒銷方式的話,那就得需要有較多的貨幣資金投入,因為這里存在著應收賬款周轉問題。當然,企業也可在購買存貨時采用賒購方式,如果說企業要推遲付款,那么貨幣資金投資的需求量就會減少,也就是說這里存在著應付賬款周轉問題。上述情況可用公式表述為:
貨幣資金周轉期=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一應付賬款周轉期
從上面的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想減少貨幣資金周轉期,從而使流動資產上占用的貨幣資金減少,實現“零營運資金管理”,就得從存貨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和應付賬款管理三個方面著手。對于存貨管理,一方面要加強銷售,通過銷售的增長來減小存貨周轉期;另一個方面要通過確定訂貨成本、采購成本以及儲存成本計算經濟批量,控制在存貨上占用的資金,使之最小。對于應收賬款管理,在信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企業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和收賬政策。通過這些措施來鼓勵客戶盡旱交付貨款,從而加速應收賬款的周轉。對于應付賬款的管理,一般來說,在對企業最為有利的多種方案進行決策時,我們通常選擇在信用期或折扣期的最后一天付款,也就是說在不影響企業信譽的前提下盡量拖延付款時間對企業較為有利。
第二,積極利用流動負債,降低企業資金成本,是企業進行“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常見的短期資金的籌集渠道主要有兩條:一個是商業信用,另一個是短期銀行借款。
商業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預收貨款進行購銷活動而形成的借貸關系,它是企業之間的直接信用行為。商業信用產生于商品交換之中,其具體形式主要是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等。它是企業重要的短期資金來源。商業信用屬于一種自然性籌資,伴隨商品交易而自然發生,這種籌資方式不需辦理復雜的手續,使用比較方便,而且使用靈活且具有彈性,企業可根據某個時期內所需資金多少靈活掌握,同時商業信用籌資成本低,若沒有現金折扣,或者企業不放棄現金折扣,則企業利用商業信用籌資并不產生籌資成本。所以商業信用是實現“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很好途徑,可見誠信對一個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短期銀行借款是企業根據借款合同向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款項。在我國。短期銀行借款是絕大多數企業短期資金的主要來源。因為銀行資金充足、實力雄厚,能隨時為企業提供較多的短期借款,而且對于規模大、信譽好的大企業,通常可以以較低的利率借入資金,所以對于季節性和臨時性的資金需求,采用短期借款方式籌資較為有利。
“零營運資金管理”強調的是資金的使用效益,盡管存在著高風險,但“零營運資金管理”仍不失為一種管理資金的有效方法。“零營運資金管理”就是將營運資金視為投入資金成本,要以最小的流動資產投入獲取最大的銷售收入。但需要說明的是,不是所有行業都適合零營運資金管理模式。一般情況有大量固定資產、經營流程穩定,需大量長期負債的工業類型企業不適用零營運資金的運作模式。而固定資產相對比重較小,經營靈活,短期負債較多的第三產業企業在實行零營運資金的運作方面是可行的。理論上說,財務流動性和經營靈活性越高,其實現零營運資金模式就越容易。總之,作為企業財務人員,應重視營運資金的管理,在流動資產方面,盡可能減少其占用,在流動負債方面,一定要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的籌資組合,在盡可能多地使用流動負債的基礎上,同時注意保證企業的信譽及償還能力,這樣才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的收益。
(責 編 賈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