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資源的有限和環境污染的加劇對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重挑戰。有效實施逆向物流既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建立起對自然資源循環利用的新經濟模式。分析我國企業實施逆向物流存在認識不足、財力限制、法規與效益矛盾等阻礙因素,有利于企業逆向物流的實施。企業在充分考慮逆向物流的重要程度、可控性、產品特點等因素后合理選擇實施逆向物流的自營模式或第三方專業模式。
關鍵詞:循環經濟逆向物流 阻礙因素模式選擇
中圖分類號:F25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2-256-02
我國經濟發展中伴隨著資源短缺的限制和環境過度污染的問題。企業實施逆向物流既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又可以大幅度減少環境污染,建立起對資源的循環利用的新模式。但逆向物流實施中的阻礙因素,影響了逆向物流的實施。
一、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阻礙因素
1、企業對逆向物流的重視不夠。傳統上企業都關注正向物流的發展。正向物流的改進可以清晰地帶來的成本降低和競爭能力上升。而企業對逆向物流不夠重視是因為企業管理層對逆向物流的認知存在誤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逆向物流的規模一般小于正向物流且給企業帶來的收益不能夠直接體現出來,因此管理層重視不夠。其實隨著經濟發展和環保要求上升,資源的價格會急劇上升,企業間競爭也會更加激烈。逆向物流的規模及給企業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影響會迅速擴大。
(2)生產企業回收責任意識淡薄。傳統企業認為產品一旦售出,所承擔的責任就此結束。但隨著我國相關法律的實施,不合格產品的回收、召回及產品包裝物的回收成為常態,企業的責任進一步延伸需要逆向物流的實施。
(3)認為逆向物流等同于廢品回收,將其作為一個孤立的環節來考慮,沒有與企業正向物流結合考慮,形成逆向物流單獨運行的格局,造成成本收益的不均衡,企業沒有實施逆向物流的熱情。
2、缺乏逆向物流信息系統。目前的企業物流信息系統一般只具有對正向物流的管理功能,很少兼有對逆向物流的管理功能。這一方面是因為逆向物流活動復雜,與正向物流差距較大,對信息系統的柔性化要求高,難以在傳統物流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擴展。
3、財力和人力的缺乏。逆向物流回收系統的建設需要耗費大量財力,并且回收周期很長,對單一企業而言存在較大經營風險,影響其實施逆向物流的決心。另一方面,逆向物流系統的建設和實施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缺少逆向物流的專業人才也是逆向物流實施的障礙因素。
4、政府法規與企業效益的沖突。逆向物流的目標是幫助企業履行其延伸責任,改善企業社會形象,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但產品回收或召回卻很可能短期內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虧損、企業競爭能力反而下降的風險,影響企業逆向物流的實施。
5、逆向物流的不確定性。在傳統的正向物流中,生產者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控制產品的供應時間、數量、范圍等。而在逆向物流系統中,回收產品的時間、數量和范圍通常是由產品的擁有者決定的,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企業不知道他們什么時間會回收多少東西,也不知道回收時的產品狀態是什么樣的。這種供應的不確定性會增加企業的處理成本,也會使那些利用逆向物流回收材料來制造新產品的企業難以制定完整連續的生產計劃,從而阻礙了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步伐。
6、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間的矛盾。一般情況下,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會簽訂一個退貨協議。對零售商來說,退貨是無法避免的問題。然而制造商由于不希望看到退貨的發生,所以在制定退貨協議和政策方面會列出較多的限制條件,從而增加了零售商的退貨處理責任。二者之間的矛盾會影響到逆向物流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企業逆向物流實施的模式決策分析
雖然企業逆向物流實施存在相應阻礙因素,但企業實施逆向物流卻是大勢所趨。企業實施逆向物流有兩種模式可供選擇,企業自營逆向物流和第三方專業逆向物流。企業在進行逆向物流實施模式選擇決策時,通常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逆向物流對企業的戰略重要性。這需要確定逆向物流業務是否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例如,西爾斯公司以其正向物流杰出的運作表現而出名,然而其逆向物流業務卻外包了出去。西爾斯公司對此的解釋具有代表性:“我們的核心業務是賣東西給消費者,我們支持正向物流是因為你必須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逆向物流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在這方面具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可以為我們創造時間價值,而這點我們自己做不到。”不過,如果能夠確定逆向物流對企業的業務流程具有高度影響力,并且企業自己做逆向物流可以在較長時期內領先競爭對手并保持競爭優勢,那么企業就應該選擇自營逆向物流。
(2)企業規模和實力。一般來說,大型企業在設備和資金等方面實力雄厚且擁有優秀的物流管理和技術人才,有能力建立自己的逆向物流系統,制定合適的逆向物流需求計劃,保證物流服務的質量。此外,大型企業還可以利用已有的物流網絡資源和商品分銷渠道,拓展逆向物流業務。而中小企業受人力財力資源的限制,很難高效的管理和運作自己的逆向物流系統,為把資源用于核心業務上,應該把逆向物流業務外包出去。
(3)企業的產品特點。根據經營產品特點的不同,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模式也會有所區別,這主要是看企業銷售的是軟質的貨物還是硬質的貨物。如果企業經營的是軟質貨物,例如服裝,如果一件衣服因為不合身被退了回來,只需要將其重新包裝好就可以再次擺到貨架上出售。這種可以通過自有分銷渠道重新處理返回品的企業適合采用自營模式。然而,如果企業經營的是硬質貨物,例如家電之類產品,當顧客把購買的家電退了回來,通常就意味著產品本身有缺陷,這就不可能再當成新品來買了。這時,就需要第三方逆向物流供應商來快速合理的處理退貨,尤其是對于經營季節性或更新換代較快的產品的企業,對退貨處理時間的要求更高。經營這些產品的企業適合采用外包模式。
(4)物流成本的考慮。不管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目的是什么,其最終目的還是使物流系統總成本最低,如果企業自營或外包都可以完成物流運作,那么成本的考慮就是決策的關鍵。如果在成本節約的比較中,第三方逆向物流供應商更有優勢,那么就應該選擇外包模式。
(5)企業對第三方逆向物流供應商的管理能力。采取逆向物流外包的企業可以利用第三方逆向物流供應商的經驗和技術來彌補自己在逆向物流處理能力方面的不足,但實際上可能存在著這樣的風險:逆向物流活動的長期外包可能會使第三方逆向物流供應商意識到企業缺乏專家技術,從而提供較差的服務質量或抬高服務價格。是完全依賴第三方逆向物流供應商而接受一些風險,還是自身保留一些專家或技術來處理相關風險,企業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6)信息可靠性是否很重要。企業在將逆向物流業務外包時,必須向第三方逆向物流供應商提供產品的設計信息,包括產品的原料構成、結構設計圖等,這對于那些具有設計專利的產品來說,存在商業信息泄露的風險。
總之,當企業進行具體的逆向物流模式決策時,要從逆向物流實施的戰略地位和企業具體的經營能力兩方面進行權衡,找出自營和外包的最佳平衡點。
(責 編 呂 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