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探討“對上負責”必須劃清幾個界限,提出“對上負責”必須堅持幾個原則,并就“對上負責”必須解決幾個問題。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黨員干部“對上負責”界限原則問題
中圖分類號:D26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2-288-01
怎樣處理好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關系,是黨員干部共同面臨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感到對下負責往往并不難。只要你真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群眾就會為你說公道話。“群眾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這應該是深信不疑的。真正讓人感到困惑和難以應對的是怎樣“對上負責”的問題,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對上負責”必須劃清幾個界限
1、對上負責是對上級組織負責,而不是對上級的某個領導負責。要對上負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上”?“上”是指上級黨政組織和上級領導機關。作為黨員干部,必須對上級組織負責,認真貫徹執(zhí)行上級組織的決議和上級領導的指示精神,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顧全大局,令行禁止,這是毫無疑義的。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少數(shù)同志“對上負責”往往不是對上級組織負責,而是對上級某個領導負責,尤其是僅對“一把手”負責。他們不把分管的副職領導以及有關職能部門放在眼里,喜歡越級請示匯報。在他們的心目中,副職領導和職能部門僅僅是陪襯,向副職領導和職能部門請示匯報是做形式、走過場,只有直接向“一把手”請示匯報,才能走捷徑,打“短平快”,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對上負責是對上級的指示精神負責,不是機械的負責。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該堅持“不唯上、不唯書、而唯實”的原則,根據(jù)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做到“吃透上頭的,摸清下頭的,了解外頭的,形成自己的,變?yōu)槿罕姷模蔀楝F(xiàn)實的”。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少數(shù)同志“對上負責”往往過于形式主義,表現(xiàn)為兩種現(xiàn)象:一是照本宣科。個別同志貫徹上級指示“不過夜”,雷厲風行,但對上級指示并沒有吃透,更沒有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在傳達時一字不漏,照本宣科,群眾聽到的全是上級的“普通話”,沒有本單位的“地方話”,既聽得疲勞,又無法操作;二是生搬硬套。少數(shù)同志對上級的指示“有條件的要執(zhí)行、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執(zhí)行”。有的明知上級指示與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情況不符,不敢于發(fā)表任何不同意見,還是千方百計貫徹執(zhí)行,甚至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迎合上級領導的口味。
3、對上負責是對上級的工作負責,不是對工作以外負責。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理應對上級組織忠心耿耿,在事業(yè)上與上級領導同舟共濟,同甘共苦,憂樂與共。凡是上級布置的工作范圍內(nèi)的事,都應該盡最大努力,不折不扣地完成。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個別同志“對上負責”不是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工作以外上級領導的業(yè)余“愛好”和某些個人需求上。他們對“一把手”研究得尤其透徹,服務得十分周到。如“一把手”家里有什么需求,他們能夠心領神會,絞盡腦汁讓領導心想事成;“一把手”愛好書法,他們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領導到處題詞;“一把手”要著書立說,他們馬上幫助組織文章,甚至用公款出版。個別同志不僅對上級領導本人極端負責,而且對領導的親友也十分關照,甚至對領導家里的寵物有什么“嗜好”也了如指掌,盡量滿足需求。
二、“對上負責”必須堅持幾個原則
1、必須堅持立黨為公的原則。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與上級領導之間應該是上下同心、目標同向、事業(yè)同干的關系,而不是人身隸屬關系。做到對上負責,必須堅持立黨為公的原則立場,對公仆意識強、全心全意為事業(yè)謀發(fā)展、為群眾謀利益的上級領導,應該在思想上尊重、工作上支持、感情上擁戴。相反,對極少數(shù)從政意識不健康、私心雜念嚴重、工作作風惡劣的上級領導,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一定的距離。對個別“一霸手”的以權謀私行為,應該采取恰當?shù)姆绞接枰耘u和抵制,直至向上級組織反映或舉報,絕不應該為了“保官位”而無原則的服從,更不應該見風使舵,投其所好,助長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
2、必須堅持執(zhí)政為民的原則。胡錦濤同志強調(diào)指出:必須把對上級負責與對下負責有機地結合起來,應當以廣大群眾是否高興、是否答應、是否擁護、是否贊成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從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二者統(tǒng)一于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時刻想到蘭宮來自于群眾、服務于群眾、依靠于群眾、植根于群眾、歸屬于群眾。要十分珍惜人民賦予的權力,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努力促一方發(fā)展,保一方平安。溫家寶總理今年3月18日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說:“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作為黨員干部,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盡責,才是真正的對黨負責,只有真心誠意的對下負責,才是真正的對上負責。
3、必須堅持求真務實的原則。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對上負責必須做到思想上求實、工作上務實、作風上老實。思想上求實,就是要吃透上級的指示精神,把上級的指示與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以此來統(tǒng)一思想,把握全局,推動工作,促進發(fā)展。在工作中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把上級的指示貫徹好、落實好。工作上務實,就是要注重調(diào)查研究,善于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能夠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作風上老實,就是要敢于對上級說實話,報實情,尤其是基層對上級的意見和合理化建議必須如實反映,甚至努力幫助領導“糾偏”,這才是真正的對上負責。相反,如果對上級報喜不報優(yōu)、報功不報過,甚至弄虛作假,不擇手段地討好領導,看起來是對上負責,實質(zhì)上是害了領導、害了事業(yè),也嚴重損害了黨員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三、“對上負責”必須解決幾個問題
1、黨員干部的權力觀問題。要處理好“對上負責”的問題。黨員干部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只有樹立了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才能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目前,部分黨員干部之所以在怎樣對上負責問題上感到困惑,首先是由于少數(shù)上層領導、尤其是個別“一把手”領導,沒有正確對待人民賦予的權力,他們在黨內(nèi)、干部內(nèi)搞親親疏疏,不擇手段以權謀私。個別領導干部的用人標準讓人看得十分清楚:“你不把領導頂在頭上,領導就不讓你坐在臺上”。有些同志不能正確處理好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關系,也有其自身的權力觀問題。個別同志認為自己的權力是上級領導給的,尤其是某個“一把手”給的。因此自己理應對“一把手”負責。當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發(fā)生矛盾時,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對上負責。其實質(zhì)并不是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負責,而是對自己的官位負責,對自己的私心雜念負責。
2、干部的選拔任用機制問題。要解決好“對上負責”的問題,必須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⒆⒅貙嵖儭⑷罕姽J”的用人導向,同時不斷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中共中央2002年7月9日下發(fā)了《關于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其中規(guī)定干部提拔任用必須經(jīng)過“民主推薦、考察、醞釀、討論決定”四個程序。然而,在目前的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推薦考察流于形式、個別醞釀由個別人醞釀、討論決定由個別人決定”的現(xiàn)象。在這樣的機制下,怎樣“對上負責”的問題永遠會成為各級干部解不開的一道難題。黨的十七大提出了“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著力造就高素質(zhì)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的要求,同時要求“擴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強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的科學性和真實性,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過程監(jiān)督”。我們只有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選人用人機制,才能徹底改變“由少數(shù)人選人、在少數(shù)人中選人”的現(xiàn)象,才能促進廣大黨員干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在工作中做到既對上負責,又對下負責,而且更對下負責。
(責 編 賈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