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深圳某貿易公司招聘總經理。該公司為私營企業,有員工約400名左右。老板是企業法人,全資擁有該公司。(上接第八期下半月)
11.我公司的貨物與另外兩家公司的貨物拼一貨柜車發往西安。我公司的貨物是45立方的影碟機,另外兩家公司的貨物分別是6300公斤的手表和48立方的化妝品。三家公司爭執不下,紛紛要求自己公司的貨物應該裝在上面。你認為應該怎樣裝車?
題11答:
①不裝車,更換貨運公司。②此類事務本是貨運公司專業事務和份內之事。此現象說明:1.該貨運公司業務不規范;2.很可能不給貨物上運輸保險。也顯然說明了我公司儲運人員不合格,應撤換或培訓相關儲運人員。③再進一步,公司運營不可因小失大。雖省了幾個可見的費用,但全然沒有人力、時間、商譽等也是資源、不可“浪費”的概念。實踐中,如此操作完全可能引發大的危機:貨物滅損,客戶索賠,經理出面協商,公司免費補貨……更甚者,客戶甩袖而去,造成客戶資源的流失,潛在收益的流失。
思考要點:
①補充一點,倘若此類問題會出現在總經理的桌面上,則說明該公司的經營理念有不可忽視的大問題。什么是節省?什么是資源?什么是浪費?這些問題該公司的最高管理層應該是十分糊涂。②客戶的流失是銷售人力物力的浪費,是潛在收益經濟的損失;名聲、口碑的無形損害也是一種損失;客戶投訴處理上耗費的人力、時間也是損失;如果為了“節省”幾個運費,而冒以上損失的巨大風險,實在是從經營理念根子上應當關注的大問題。③由此農夫大膽猜測,因公司老總陷入瑣碎事務,中層干部不力,很難想象公司真正致命的要務有人在“打理”。這些要務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公司的軟肋,公司的客戶,他們真正的需求等。
12.深圳發往長沙的貨物走汽運需要一天半,走鐵路快運需要一天,走空運需要一天。長沙客戶因要參加展銷會急訂15立方的貨物,今天下的訂單明天就要收到貨物,后天須參展。我公司今天下午立即組織發貨。你認為走哪種運輸方式最理想?
題12答:
①汽運最理想。便利,而且時間上更有保障。因減少了轉運、裝卸次數,從而減少了出錯機會。②其實加上鐵路、空運之前后的短途運輸,及其交接手續,無論是鐵路還是空運,時間也需要“一天半”。而且環節多多,出錯機會增大。
思考要點:
①公司儲運干部素質有問題:何為一天?是24小時,還是8小時或12小時?何為“一天半”?若上午發運,是第二天中午到,還是傍晚到?做事馬虎,不夠嚴謹。在至多以小時為單位的運輸事務上,若儲運人員常常以“半天”為單位,至少造成公司內部,公司和客戶之間的溝通不暢,甚至誤會。由小見大,企業文化問題不小。②多說一句,此題若是老板“刻意”出給應聘者,則該是為了暗示“貨運”之外的事宜:比如“現在的”老總事無巨細,不分輕重一把抓;或現儲運經理能力有限,而又不能撤換(“老婆”或“小舅子”?)等,或許新老總還得向下“兼職”?(希望不是真的。)
(摘自《商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