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訪百國的過程中,我也大膽借用了“指數”概念,選了15個國家的6個項目(出租車、貧民窟、書店、軍人、閑人、排隊),打了自己的主觀印象分,最高為5分,最低為1分,以比較中國與世界一些典型國家的發展水平。這種打分當然純屬個人的主觀印象和一孔之見,僅供感興趣者參考。
一是出租車“指數”。出租車的服務和管理,某種程度上既可以體驗一個地方的民風民俗,也可以感受其政府的治理能力、公司的管理能力、甚至腐敗程度等。如果一出機場,就會有很多“黑車”在拉活,那就說明這些地方無序文化占主流。美國出租車司機座位背后貼有“乘客權利憲章”,一看就知道這是個官司過多、律師過剩的法治國家。在印度,出租車上裝有計價器,但極少使用,司機張口給你個價,你要他使用計價器,他會說,那么你還要付空調費、行李費之類,反正要敲你一筆。這很像印度的政治現實,名義上有完備的法律制度,但總能找出一萬個理由不遵守。非洲一些國家的出租車有點不敢坐,除了車狀恐怖外,還有不少搶劫發生。隨手就能招到出租車的地方,一定是充滿競爭和活力的國家,如中國。凡是出租車需電話預約的地方,一定是競爭受到限制、社會福利頗多的國家,如歐洲。在哈薩克斯坦這樣的國家,馬路上任何車都可以當出租,一招手車一停,雙方談個價錢就上路,這說明這些地方市場經濟還不甚發達,但也說明民風比較淳樸,人的相互信任度尚高。我的出租車印象分如下:瑞士、法國、英國5分;美國、希臘4分;中國、土耳其、以色列、巴西、阿根廷3分;越南、埃及、印度、俄羅斯2分;肯尼亞1分。
二是貧民窟“指數”。這能反映一個國家絕對貧困人口的多少。發展中國家都有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由于付不起昂貴房租,就在路邊、河邊、山坡上搭起了棚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片大片的貧民窟。印度的貧民窟規模世界最大,大城市甚至會有一半的居民住在貧民窟里。非洲一些國家的貧民窟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如果沒有警察“護航”而貿然進去,一定被洗劫一空。在發達國家,貧民窟已基本絕跡。中國的貧民窟、棚戶區大量減少,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我的貧民窟印象如下:瑞士、英國、美國、法國、希臘5分;中國、俄羅斯、阿根廷4分;土耳其、以色列3分;越南、巴西、埃及2分;印度、肯尼亞1分。
三是書店“指數”。書店可以折射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素養。倫敦、巴黎和紐約的曼哈頓,除了有許多環境舒適、服務周全的大型書店外,還有大量的個性化書店、舊書店、專業書店、特色書店等。非洲國家的書店最可憐,數量少,門面小,顧客稀,里面一般只有一些中小學教材,還兼售文具用品。中國的書店進步很快,大城市都有許多大型書店和特色書店。新興經濟國家書店的共同特征是實用書籍為主,高考試題、電腦技術、股票交易之類的書籍也占了中國書店的半壁江山。這大概也反映了新興經濟國家的特點,大部分人都忙于學習技能,都在“充電”以求改變自己的現狀。書店的打分如下:英國、美國、法國5分;瑞士、希臘、阿根廷、以色列4分;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巴西3分;越南、埃及、印度2分;肯尼亞1分。
四是軍人“指數”。軍人的一舉一動,可以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某些特性,甚至是一種民族精神。土耳其軍人一舉一動,給人感覺有模有樣。希臘軍人舉止看上去比較松散,卷著衣袖抽煙的我也看到過。這兩個宿敵如果再交戰,我估計希臘要敗。以色列的軍人看上去比土耳其軍人要隨意一些,而且女兵很多,成了以軍的一道獨特風景線。我曾和以軍一些青年軍官交談過,感到他們對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軍隊不屑一顧,似乎輕敵。我也見過不少守衛使館的埃及士兵,一會兒問人要香煙、一會兒要飲料。埃以如果戰爭,埃及要勝,恐怕不易。中國軍人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國已故知名作家、《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的作者索爾茲伯里曾多次對我說:中國軍隊的素質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每次電視里看到解放軍抗災救災,總很感動。我在日內瓦經常聽到一些人對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批評,因為維和部隊來自世界各地,素質良莠不齊,但對中國的維和部隊,聽到的都是贊譽。過去并不完全理解“人民軍隊”的準確含義,后來走的地方多了,才知道許多窮國國庫空空,軍餉無幾,又沒有政治教育,結果軍隊紀律渙散,百姓怨聲沸騰。我的軍人印象分如下:中國、英國、美國、土耳其5分;俄羅斯、法國、以色列、瑞士、越南4分;希臘、印度、巴西、阿根廷3分;埃及2分;肯尼亞1分。
五是閑人“指數”。“閑人”指街上無所事事的年輕人,這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就業和失業的狀況,乃至發展潛力。瑞士的失業率低,給人感覺人人都有事干。美國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快,社會競爭激烈,但黑人區明顯松散,“閑人”較多。印度的“閑人”出奇多,說明這個國家人口政策乏力,失業率高。中國的大城市人們很忙碌,“閑人”較少。以下是“閑人”的比較結果:瑞士5分;中國、美國、英國4分;法國、以色列、越南、俄羅斯、土耳其、希臘3分;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2分;肯尼亞1分。
六是排隊“指數”。在大多數國家里,排隊已成了最普通的習俗。西方國家中,英國和德國人排隊是最認真的,哪怕只有兩個人也會排隊。我印象中排隊最差的是印度人和我們中國人,哪怕只有三五個人,往往也爭先恐后。即使排隊了,人與人往往也靠得很近,生怕別人插進來,無人管理而自覺排隊的情況較少。不知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印兩國排隊差。大概是由于歷史上人口的壓力,長期資源相對緊缺,爭先恐后的心態就慢慢地內化了,再加上市民文化教育不足,問題就越發嚴重了。這方面我們和世界的差距真是太大了。以下是我的排隊“指數”: 英國、瑞士、美國、法國、希臘5分;俄羅斯、阿根廷、以色列4分;土耳其、巴西3分;越南、埃及、肯尼亞2分;印度、中國1分。
(摘自《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