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完善發展思路,強化發展舉措,致力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同時以山西省陽泉市為例,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貫徹科學發展觀 建設小康社會 創新理念 陽泉
中圖分類號:F0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0-027-02
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十七大順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全國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提出了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新要求。我們一定要緊密結合實際,認真學習領會十七大關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完善發展思路,強化發展舉措,致力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第一,堅持科學發展,不斷創新完善思路。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的重大理論創新,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根本的是讓科學發展觀真正為廣大干部群眾所掌握,把科學發展的理念,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進一步把握發展規律、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切實轉變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做法。當前,我們要緊密結合陽泉實際,對照黨的十七大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完善市第十次黨代會確立的圍繞“兩先”目標,著力破解“四大難題”、繼續實施“四大戰略”、努力走好“五條路子”,傾力打造中國“魯爾區”、建設太行明珠城,努力建設充滿活力、富裕殷實、文明和諧、山川秀美新陽泉的戰略思路和奮斗目標,不斷創新發展舉措,開辟新的發展境界,努力創造新的發展業績,讓科學發展觀在陽泉的火熱實踐中生根開花并結出豐碩的成果。
第二,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力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陽泉作為煤炭資源型城市和老工業基地,經濟結構單一、生產方式粗放、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必須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經濟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升和管理創新轉變。一是以培育發展多元化支柱產業為重點深化經濟結構調整。圍繞建設“兩新基地”,以“百項工程”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煤炭電力、煤化工、鋁工業、機械制造、材料工業、特色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等“七大支柱產業”,特別是要把重點轉移到培植和發展新興產業上,逐步提高新興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創新產業形態,加快建設新型、多元、穩固的支柱產業體系。二是以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加快形成集約、節約、環保、生態型的發展方式。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推進工業化、現代化的突出位置,以更大的決心和更有力的措施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加強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堅決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火電、小煤窯、小電石等落后產能,為優質產業發展騰出環??臻g。全面落實節能減排措施,積極倡導清潔生產,推廣節能降耗、節水節材新技術,特別是要扎實推進“藍天碧水”和“造林綠化”兩大工程,加快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三是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推動經濟發展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建立創新體系,積極推進產學研聯合,完善鼓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制保障、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市場環境,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向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集中,推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四是以推進特色城鎮化和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和特色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以縣城所在地和“十強小城鎮”建設為龍頭,推進城鎮化建設,構筑城鄉一體化發展平臺,進一步發揮縣城和經濟強鎮的聚集、輻射和帶動作用。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加快和諧陽泉建設步伐??茖W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我們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時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真正把6句話28個字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落實好。一要更加重視解決民生問題,千方百計解決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住房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二要更加重視保障社會公平的各項制度建設,完善民主權利和法律保障制度,完善司法體制機制,完善公共財政、收入分配等制度,夯實社會和諧的法治基礎,保障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三要更加重視對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的投入,著眼于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對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的投入,讓更多的人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四要更加重視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加強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進一步做好信訪工作,花更多力氣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特別是解決好企業關閉破產、征地、拆遷等涉及群眾基本生活的問題。五要更加重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安全生產,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政策措施,加強農村社會管理,特別要把安全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陽泉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強以煤礦為重點的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第四,堅持改革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樹立創新思維、強化開放理念、發揚進取精神、致力求真務實,破除由長期以來“群山環抱、四塞之地”的客觀地理環境形成的封閉心態,破除一切制約生產力發展、影響改革開放的陳舊觀念和過時做法,樹立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寬廣視野和博大胸懷。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形勢下,要防止出現小富即安、小進即止、盲目陶醉的思想情緒,多作橫向比較、增強憂患意識,以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更新,不斷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國有企業特別是市屬國有企業改革,認真實施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措施試點,扎實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要毫不動搖地實施“大開放”戰略,走借力發展的道路,要把擴大招商引資、優化投資環境與宣傳陽泉形象結合起來,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努力形成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的開放格局。
第五,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全面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要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追求。大力建設和諧文化,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群眾性“社會公德模范”、“職業道德標兵”、“家庭美德榜樣”等競賽活動,弘揚正氣,營造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社會環境。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探索建立新形勢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行的管理體制,規范文化市場管理,推動文化事業繁榮和文化產業發展。以活躍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為目標,積極組織開展“三節”文化活動以及“群星風采”廣場文化活動。合理優化配置文化資源,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切實挖掘陽泉作為“中共創建第一城”的豐富內涵,開發好百團大戰紀念碑(館)、藥林寺八路軍制藥廠、盂縣彭真渠等紅色旅游資源,積極開展國情和市情教育,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發人民群眾熱愛陽泉、建設陽泉的自豪感和責任感,為實現“兩先”目標,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提供強大的動力和精神支撐。
(作者為中共陽泉市委常委、秘書長 山西陽泉 045000)
(責編: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