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政管理隊伍是高校改革發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應高度重視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并從機制上、方法上、內容上積極探索加強管理人員培訓教育的途徑和措施,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知識水平。
關鍵詞:高校管理人員 培訓 問題及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0-129-01
高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社會職能,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龐大的辦學規模以及社會職能和組織結構的復雜化決定了高校管理是一種專業化的高難度的管理;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也不斷走向深入,面對大量不斷涌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新矛盾,高校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能力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管理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以適應新時期工作發展的需要。因此,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既是提高管理者個人潛能的手段,也是學校發展和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主要工作之一。
目前,各高校的管理人員普遍存在業務素質不高,知識結構不盡合理的問題,管理人員進修的機會和渠道明顯少于教學和科研人員,而參加培訓的管理干部積極性不高,不能堅持,培訓的效果也不盡人意。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四點:
1.對行政管理干部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我國現行的高校評價體系下,各高校把教學和科研都提到了優先、重要的地位,在學校的人才培養規劃中,普遍重視教學科研人員的培養、進修和提高,相比之下行政管理干部的培訓只能在低水平上進行,因而導致管理隊伍整體業務素質長期不能得到提高,使得管理水平停留在經驗型管理層次上。
2.高校的管理人員更多是被動地執行政策,而不是創新;同時,日常科研、教學和行政服務等管理工作,無需進行過多資源分析、市場調查和科教研究,這使得管理人員形成了按理性照章辦事的程式思維,行動逐漸積淀了不少的惰性,缺乏工作創新的活力和競爭的激情,容易使得管理人員埋頭于眼前的繁重瑣碎的事務性工作而忽視提高,放松要求,從而造成自我封閉狀態和因循守舊、安于現狀的思想觀念。
3.培訓內容與管理干部所從事的工作聯系不緊密,針對性不強,也不能完全應用于工作中,“學了沒用”,學完就完了,因此積極性也不高。從目前培訓的情況看,培訓工作缺乏必要的反饋系統,管理干部參加培訓沒有及時反饋培訓后的效果怎樣,有什么收獲,缺乏考核辦法和手段。
4.行政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即便是相同的崗位,因年齡不同,專業背景的不同,對工作的打算不同,對希望培訓進修的內容選擇明顯各異。
高校的管理工作要由經驗管理型向科學型、開拓型管理轉變,就必須有一支與之相適應的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因此,進一步加強對管理干部的培養,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管理干部的培訓提高,提高培訓效果,盡快建立新時期高素質的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具有與師資隊伍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具體建議有以下幾點:
一、進一步健全切實有效的培訓教育保障機制
1.建立領導機制。高度重視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充分認識到培訓教育對提升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高校整體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性,把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引入學校專門的領導機構中統一管理、統一安排。
2.建立科學、完善的培訓教育管理機制,用機制規范培訓教育工作,并以制度的形式規定下來,保證高校管理人員培訓教育的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前瞻化,不流于形式。特別是在新形勢下,最重要的是要“前瞻化”,把高校管理人員的培訓、培養和教育提高到事關教育事業成敗的大局來認識。
二、建立豐富、靈活、高效的培訓教育手段
高校要結合學校實際和管理人員的特點積極探索培訓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可采取派出進修、組織研討、參觀訪問、業務培訓、更新知識培訓等豐富的手段。針對高校情況,可采取校內辦班與校外培訓結合、上崗前培訓與上崗后培訓結合、脫產進修與在職培訓結合、組織培訓與個人自學結合等形式,使高校管理工作逐步由經驗型向科學型、開拓型管理轉變,從而不斷提高高校管理干部的素質,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三、區別對待,因人施訓
根據不同職級、不同年齡、不同干部的發展方向、崗位特點和擬用情況,將現職培訓與擬任培訓結合、政治理論培訓與管理理論培訓結合,根據工作需要,突出重點,照顧個人需求。
四、重視培訓成果的轉化
通過培訓所學到的知識能夠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學習才會有積極性。有較多機會應用所學內容的受訓者往往比其他人能夠更長久地保持所學的內容;應用機會較少也可能說明培訓的內容對于其工作來說不是那么重要。學用一致既是管理干部培訓的目標,又是培訓的方向。如果培訓和使用脫節,被培訓者學而無用,需用的卻沒學,不僅沒達到目的,而且帶來財力的浪費,使培訓流于形式。將培訓和使用結合起來,加大短期培訓的頻率,盡量使每個管理人員能夠經常充電,根據形式和工作的需要,通過不脫產或半脫產培訓,及時更新業務知識,調整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水平。盡量考慮缺什么補什么,需用什么學習什么,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培訓和使用相一致。
五、加強法律知識培訓,提高高校管理人員法律意識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對外交往日益頻繁,對內管理日趨復雜,高校面臨的法律糾紛越來越多,這就需要高校管理層提高法律意識。提高高校管理層的法律意識是依法治國對高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依法治國在高等教育和管理領域具體化為依法治校,依法管理。開展法制教育,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舉辦法制講座,通過集中學習,更系統地理解涉及高校的法律、法規知識。交流工作經驗,取長補短,盡可能地學習一些法律知識,掌握依法治校的武器。了解和掌握與高校辦學密切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是非常必要的,避免在高校產生法律糾紛之后處于被動地位。
通過加強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各類培訓,可以全面提高高校管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領導水平,保持他們不斷創新的能力和熱情,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德才兼備、懂教育、善管理、適應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需要的管理隊伍。
參考文獻:
1.翟麗萍.加強高校管理隊伍素質建設淺談.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3(4)
2.翁穗平.加強高校秘書人員培訓教育的幾點思考。運城學院學報,2005(2)
3.周平,范大平.論法律意識與高校管理.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7(10)
4.楊靜.高校行政管理隊伍建設的反思與建構.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7(9)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人事處 海軍工程大學 湖北武漢 430070)
(責編: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