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傳統的會計假設理論、會計核算實務產生很大的沖擊,要求會計手段多樣化、現代化,服務范圍廣泛化,會計市場國際化,會計人才復合型。文章通過分析制約會計網絡化發展的瓶頸,提出了進一步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傳統會計 電子商務 會計網絡化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0-159-02
會計是隨著生產的發展而產生,并隨著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的。會計的產生和發展還受到經濟管理的要求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的影響和制約。長期以來,會計核算都是以手工操作,電子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是近代會計邁向現代會計的重要標志之一?,F在,會計電算化已越來越普及。近年來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迅猛發展,隨著企業的業務處理活動也都將在網上進行,會計工作的重點也勢必要進行轉移。電子商務對會計產生了革命性影響。
一、對傳統會計的回顧
傳統的會計經歷了會計手工操作和會計電算化兩種形式,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建立在會計循環和會計恒等式基礎上的,就是人們使用會計科目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行分類核算并匯總。在會計期末,將反映企業在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數據、特定期間的經營成果數據以及特定期間財務變動的數據分別匯總于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張報表上。另外,以附注的形式做出相關的補充說明,以便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理解會計報表內容。無論是哪一種,都遵循了從取得原始憑證確認需要核算的會計交易或事項、編制記賬憑證、過賬、編制試算平衡表直到最后編制報出財務報告的完整的會計循環。作為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和編制財務報表的重要理論依據,通過: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反映了企業資產的歸屬關系。這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會計恒等式。正因為如此,會計手工操作和會計電算化的處理流程十分相似,可以這樣認為,會計電算化取代會計手工操作,帶來的僅僅是物理設計的改變,而并非邏輯設計的改變。我們把兩者統稱為傳統會計。
二、電子商務對傳統會計的沖擊
電子商務是指通過電子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 使得交易涉及的各方當事人借助電子方式聯系,無需依靠紙面文件、單據的傳遞,實現整個交易過程的電子化。它與傳統商務比較具有如下特征:(1)虛擬性。通過虛擬手段縮小傳統市場的時間和空間界限的場所。在網上任何一種產品都是不可能觸摸到的。(2)全球性。面對全球統一的電子虛擬市場,享用互聯網上龐大的全球信息資源。它通過網絡形式,把商務活動的各個環節管理起來, 并可在網上與世界上任何一個企業進行交易。(3)即時性。方便快捷、節省時間。電子商務利用電子方式聯系,有關交易信息可以實行瞬間即時傳遞,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交易的全過程。(4)直接性。電子商務雙向選擇的多元化,可以通過商品銷售平臺用網絡聯系消費者, 實現產、銷直接見面,減少中間環節,不需要修建商場建筑,沒有店面租金成本,也沒有商品庫存壓市,經營規模不受到限制使整個交易過程更趨直接, 交易成本更加低廉。非常便于與顧客保持直接而密切的聯系。(5)支付手段現代化。電子商務使得企業間的經濟往來實現了無紙化交易,在具體交割時無須使用現金、支票,一切均可在網上通過信用卡、電子現金、智能卡進行。
傳統的會計理論是適應傳統的社會經濟環境,并為會計實踐檢驗,證明了其合理性的。而在電子商務時代,傳統會計的環境發生了改變,我國目前已有數以十萬計的企業加入電子商用網這一最新交易活動。這必然對會計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1.電子商務要求傳統的會計假設理論必須不斷的完善、修正。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貨幣計量及幣值不變假設等已無法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客觀需求,暴露出許多局限性。具體表現為:企業間虛擬聯合打破了原來會計主體假設的活動范圍,會計主體的界限變得模糊且難以界定; 會計主體具有多變性,使人們很難辨別企業是否持續經營,因而企業持續經營的假設變得有名無實。網上兼并、收購、破產對持續經營假設提出了疑問;在公司存續期間不確定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存續時間很短的情況下,以交易期間作為會計期間,似乎更適合于虛擬企業,而會計實時報告系統的出現可以實現隨時生成財務報告,;電子貨幣、電子銀行的出現,使得無紙化、非貨幣計量交易夢想成真,貨幣計量假設可能會被人們揚棄,最終形成電子購買力單位計量假設。
2.電子商務要求傳統的會計核算實務進行改進。否定了持續經營假設,歷史成本原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同時網絡公司的交易對象多半是市場活躍的金融工具,其市場價格波動很頻繁,只有用資產的現時價值或可變現凈值才有可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再需要進行會計分期,也就不適合采用權責發生制,采用了實時報告系統,更適合于采用收付實現制,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現金流量。電子原始數據的審核和確認成為會計核算的一大難題,對會計習慣性操作產生影響。而電子商務對傳統會計成本分類與分配方法提出的挑戰最為顯著,隨著高效迅速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企業零庫存成為可能,消費者導向型的生產方式,生產品種的多樣化,在適時生產系統條件下,根據成本動因進行成本分配成為必然。由于會計信息實現了實時和自動的處理,會計監督和參與經營決策職能就變得更加重要,而監督的形式也將發生變化,如可以通過網絡對經濟活動進行遠程監控和實時監控。
3.電子商務要求會計手段多樣化、現代化,服務范圍廣泛化。在電子商務中,企業運用各種現代化的電子信息工具,可使各經濟主體間的經濟交易得以迅速、準確地進行。會計作為一種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為了不斷地滿足財務報告需求者的客觀需求,必須采用多樣化、現代化的手段為企業服務。會計網絡化的出現,打破了原先束縛會計自由發展的桎梏,會計實時報告系統的應用,更加速了財務報告生成的及時性,為會計的充分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電子商務形成了全球統一、規范競爭的有序的大市場。從而要求會計能更好地適應、服務于這個大市場、流通行業、生產行業、消費者以及國內外貿易的各個方面。
4.電子商務要求高素質的復合型會計人才。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擴散,會計市場必將打破國界而趨于國際化。同時,會計市場國際化也為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電子商務的核心是人才, 電子商務作為信息現代化與商貿有機結合的產物,需要既能夠掌握運用電子商務與技術的專業人才,又要求精通財會知識及實踐工作經驗的復合型、全方位人才。因而,一個企業、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能否培養大批這樣的復合型、全方位人才,將是決定著該行業、該地區、該國家發展電子商務的關鍵。
三、基于電子商務的會計網絡化發展對策
電子商務對會計發展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但制約電子商務和會計網絡化發展的瓶頸還有很多,需要加以重視和解決。
1.加強電子商務立法措施,為會計網絡化發展提供一個健全的法律環境。目前許多與電子商務、會計網絡化有關的問題,還處于不斷的摸索、改進、修正過程中。有關電子商務活動的法律還不完善,難以完全解決電子商務活動中出現的所有新問題、新糾紛,再加上新頒布的會計法中,也未就會計網絡化中出現的問題做出明確規定,這就為會計人員正確記錄、反映電子商務交易的實質,及時提供準確的財務報告,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同時也大大地增加了會計網絡化的不確定性、風險性。為了對付日益猖獗的計算機犯罪, 保護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權益,國家應盡快制定并實施有關計算機信息安全及數據保護法律,從宏觀上加強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控制。如英國政府在1990年頒布實施了《數據保護法》(the dataprotection act),為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廣泛使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2.大力培養既懂電子商務又懂會計的全方位、復合型的人才。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網絡環境使得會計核算簡單化,整個財務成為企業業務鏈中的中心環節之一,會計人員必須擁有相關的管理知識和網絡知識,否則財務業務流就會因此減慢,影響整個企業的效率。同時,會計人員要提供準確的成本信息等會計信息,就必須了解、熟悉具體的生產過程及其工藝。電子商務活動使得無庫存生產成為可能,作業成本成為成本會計發展的方向,這就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具有會計知識,而且還必須掌握相應產業的基本知識。此外,會計還面臨人力資源會計的構造,信息、知識等無形資產的計價等新課題,也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而且還應具有創新知識的能力。
3.加大會計網絡化軟件的開發力度,建立面向世界的會計市場。網絡是會計的載體, 會計網絡化軟件是財會人員進行賬務處理的工具。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各種財會軟件,無論是從性能上還是從質量上來說,都與會計網絡化軟件發展的客觀需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適應性、應變能力不強、相互兼容性不好、抗病毒能力差等弱點已給廣大的財會人員帶來諸多問題。電子商務會計軟件的不成熟,嚴重地阻滯了會計網絡化的充分發展。只有加大對會計網絡化軟件的開發、評審、驗收力度,使之更安全、更可靠、運算更準確、編報更及時、更清晰,才會被廣大財會人員所接受。開通會計網絡化網站,與世界各國進行會計信息交流、促進會計信息自由流動,為各國會計準則協調與發展,提供一個廣闊的空間。
4.完善會計網絡化安全保密措施。網絡環境下,會計系統面臨比單機系統更大的風險。如果安全控制設計不夠理想,就會產生種種風險弊端,給企業帶來損失。目前,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安全性問題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由于計算機自身的脆弱性(如:易感染病毒),與財會人員的誤操作頻繁發生以及黑客襲擊電子商務網站,篡改、破壞會計數據乃至整個系統的情況時有發生,這給廣大經營者造成了成千上萬元的經濟損失。除了提高廣大財會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外,還要求:(1)安全可靠的電子商務通信網絡;(2)保證財會數據庫服務器絕對安全,防止黑客入侵;(3) 有權威認證機構驗證交易雙方的身份;(4)設立防火墻、電子密鑰系統,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5.建立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會計內部控制系統是為保障會計目標的實現而對會計客體所做的約定與規范形式。網絡集成化管理使會計信息在企業公共信息平臺上成為開放的信息。不同職能部門、不同職位的決策者將根據權限調閱會計信息。外部使用者也可能授權進入系統內部,直接調閱會計信息。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傳統手工操作和會計電算化條件的內部控制制度已失效,各種現代化安全控制手段和新的制度設計將被引入內部控制制度之中,以確保會計信息系統安全。
參考文獻:
1.羅敏.淺析電子商務中會計的變革[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10)
2.金光華.會計與電子商務[J].上海會計,2003(4)
3.田涌,王雪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會計[J].福建化工,2005(3)
4.朱順泉.論電子商務對會計理論的影響[J].財務與會計,2003(3)
(作者單位: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 山東濟南 2502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