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熱錢特點的說明,分析了熱錢涌向我國的原因及會對我國社會經濟造成哪些影響和危害,給出了應對熱錢的辦法。
關鍵詞:熱錢 影響 金融分析
中圖分類號:F8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0-201-01
“熱錢”,這個在十多年前使東南亞陷入金融危機的東西,正象幽靈一樣無聲無息地進入我國,日益成為我國決策層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那么,什么是熱錢呢,它是如何進入我國的,它會對我國的經濟金融產生什么影響,存在多少風險,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本文試圖通過對熱錢的跟蹤分析,提出一些觀點和對策,僅供大家學習探討,未雨綢繆,防微杜漸,以便防患于未然。
一、什么是“熱錢”
熱錢(Hot Money),又稱逃避資本(Refugee Capital)或叫投機性短期資本或叫游資,是為追求利潤最大化以最低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國際間短期資金的迅速流動行為主要是追求匯率變動利益的投機性行為。當投機者預期某種通貨的價格將下跌時,便出售該通貨的遠期外匯,以期在將來期滿之后,以較低的即期外匯買進而賺取此一匯兌差價的利益。如,投機者預計美元將貶值,人民幣將升值,那么將大量出售美元遠期外匯,兌換人民幣,到期后再以較低的價格買入。由于此純屬買空賣空的投機行為,故與套匯不同。在外匯市場上,由于此種投機性資金常從有貶值傾向貨幣向有升值貨幣傾向的貨幣轉換,增加了外匯市場的不穩定性。熱錢的投資對象主要是外匯、股票及其衍生產品市場等,也包括房地產和大宗商品市場。
二、熱錢為什么會看中我國
一般國際熱錢流向兩個熱源。一是利率正處在波段高點,或還在走高。二是短期間內匯率蓄勢待發,正要升值。當前,我國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利息有上升趨勢,因美元走弱而使中美利差擴大,人民幣對美元有升值趨勢等,這些現象正符合以上要求,只要中國符合以上兩個條件,熱錢就源源流入。
介于我國現行固定匯率和資本管制,熱錢進入我國的途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貿易渠道,主要是通過虛假貿易手段;另一種是假借FDI(國外直接投資)之名進入我國市場。
三、熱錢會對我國構成哪些影響和危害
一是沖擊外匯儲備。由于我國當前資本項目管制較嚴,熱錢的進出成本相對于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要高。因此,與外貿企業相勾連,利用虛假貿易尤其是借助于服務貿易成為目前熱錢進入中國的最主要渠道。因而,熱錢的快速流動,必然會沖擊到我國的外匯儲備,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的規模不斷擴張,居世界第一,高達1.8萬億美元,其實,它是一個“大泡泡”。一旦泡泡破滅,將導致經濟出現較大波動。
二是攪動股市樓市。2007年以來隨著內地股市下跌、房市低迷,熱錢逐漸從以上兩個市場撤出。但是從國際收支數據的情況分析,熱錢并沒有離開中國,相反從2008年初至今,更多的境外熱錢正在加速涌入,同比增量驚人。這些些熱錢都是為利而來,當其大量進入或撤出股市樓市時,會引起股市樓市的暴漲暴跌,并進而影響我國經濟的正常運行。
三是阻礙宏觀調控。不容回避的是,大量熱錢進入不僅加大外匯占款規模,還影響到貨幣政策的正常操作。熱錢正在成為制約調控政策的重要因素。2008年以來,因受熱錢牽制,利率調整和匯率變動等決策陷于兩難。過多熱錢的進入將導致更多基礎貨幣被迫投放,加劇國內的流動性過剩,熱錢進入股市、樓市后,還會助推市場價格的非理性上漲,加大我國通貨膨脹的壓力和宏觀調控的難度。
其最大危害在于突然大規模撤離。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因日元升值引發了強烈的單邊預期,導致大量熱錢紛紛涌入,推動房價、股價快速上漲,而當熱錢撤出時房價、股價就像過山車一樣迅即跌入低谷,令日本經濟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日本政府動用70兆日元的景氣恢復對策資金也無濟于事。這場災難,使日本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一直處于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因而得名為“失去的十年”、“傷心的十年”。再看眼下鮮活的教材越南。始于1986年的“革新開放”令越南經濟駛入了快車道,幾年前越南制定了積極吸引外資的政策。大量國際熱錢開始潛入越南,不僅推高了股市、樓市,也直接推動了通貨膨脹。此前幾乎全世界都看好越南,但熱錢的出逃,一場危機在2008年上半年悄然而至。從鄰國的經驗教訓來看,熱錢的最大危害不在于流入,而在于其突然大規模撤離。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其公開的文章中表示,熱錢是“長線投機性資金”,最終是會退出的,借鑒他國的教訓,在熱錢大規模撤離前,整治熱錢尤為關鍵。熱錢退出的時間主要取決于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四、我國2008年上半年經濟金融基本面
首先,看看我國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3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經濟總體仍保持了平穩較快運行的態勢,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其次,再了解一下我國2008年上半年金融運行情況。據金融時報公布,6月末,貨幣供應量增幅平穩回落,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較多,各項貨款增速趨緩,銀行間市場利率略有回升,國家外匯儲備增加。具體數據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44.31萬億元,同比增長17.37%;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5萬億元,同比增加17.84%,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49649億元,同比多增15774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28.62億元,同比增長14.12%,增幅比上年末低1.98個百分點;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8088億美元,同比增加35.73%。
五、熱錢有多少,隱藏在哪里
中國社科院最新報告顯示,2003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累計流入中國的熱錢多達1.75萬億美元(約合11.98萬億人民幣)。而2008年6月末,國家公布的外匯儲備額為1.8萬億美元,人民幣存款增加了49649億元。6月7日,人民銀行將存款準備金上調了100個基點后,各派經濟學家感到中國政府對熱錢涌入的憂慮。以上熱錢數據是否準確,標準是什么,學術上還沒有定性, 官方始終也沒給出準確說法。但是有一點,人民幣存款的快速增長,不能排除熱錢的流入,也就是告訴我們,要對熱錢的沖擊提高警惕。那么,在目前中國,股市低迷,房市暗淡,熱錢已經流出這兩個市場,潛藏起來, 數額龐大的熱錢究竟去了哪里?筆者認為,一是以銀行存款的方式停留在銀行系統內部;二是通過地下錢莊流入民間借貸市場。他們在等待,等待我們犯錯誤,等待人民幣升值,等待因油價和匯率的上漲,等待以低廉的價格收購我國的低價資產。
六、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從以上分析,在目前狀態下,熱錢還會源源不斷地流入國內,那么,對于我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如何防范,如何引導?筆者認為:熱錢是無法阻擋的。只要條件具備,只要進行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熱錢就會進入。其實,熱錢并不可怕。熱錢存在于我國的經濟社會中,不論是1.7萬億還是8000千萬,只要對其認真進行研究,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密切監測,加強監管,這樣,“熱錢亦未必就是洪水猛獸,如能因勢利導,曉以大義,制度規范之,亦能使其安心謀算于中國,只要它覺得有利可圖,無須顛簸勞頓于環球,則熱錢亦我無盡藏也。”
防范熱錢,莫不如改造自身。只要經濟發展,熱錢就會存在。熱錢,是投資還是投機,只是一個動機的兩個方面,只要經濟良性發展,資金正常流動,對于我們來說,投機和投資沒有實質區別,都會對社會做出貢獻。如何防范,筆者認為,應該加強自身建設,健全各項法制,加快改革步伐,盡快與世界經濟接軌。
(作者單位: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 山西太原 030002)
(責編:芝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