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油藏經營戰略的實施對油田企業預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針對油氣開采行業特點以及實施油藏經營戰略的需要,以油田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為對象,對油藏經營管理模式下全面預算管理實施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油田企業 油藏經營戰略 全面預算管理
中圖分類號:F4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0-210-02
油藏經營戰略的實施,對油田企業的預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基于油藏經營戰略的全面預算管理,對提高油田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培育核心競爭力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油藏經營戰略對油田企業預算管理的要求
油藏經營戰略作為油田企業生產經營的一種指導思想,它是在分析油田企業所處的國內外環境因素以及企業內部條件和生產要求的基礎之上,以油藏作為油田企業經營管理最根本、最直接的對象,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著眼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整合企業各種資源,強調各學科的協同性,從經濟和技術的雙重角度出發,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獲得最大量的油氣,使油氣田開發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為了確保油藏經營戰略的順利實施,對油田企業預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預算管理應以效益為導向。油藏經營管理模式要求以產量為導向轉變為以效益為導向,建立產量構成經濟評價體系,多拿效益產量,減少無效投入。
從油氣開采的行業特點來看,在油氣資源、開發條件和生產管理水平一定的條件下,原油產量的目標決定了實物資產的運行數量和生產業務量,進而決定了成本投入總耗費。落實到全面預算管理上,就是要把握好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充分考慮油藏區塊的地質條件和開發狀況,根據完成油氣產量目標所需實物資產的運行數量和生產業務量來配置成本,也就是“要用最合適的錢拿最適合的產量”。如果投入的成本與產出的經濟效益不配比,遠遠大于產出的經濟效益,那么該方案就要舍棄。由此可見,產量不再是企業生產的唯一指揮棒,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要以謀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標。
2.預算管理應以增強穩產基礎為中心。油藏經營管理要求以上產、搶產為中心轉變為以增強穩產基礎為中心,加強綜合治理,追求油藏開發的長遠效益。
油田企業對成本影響最大的是原油產量,穩產是油田企業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只有保持產量穩定,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的上升趨勢,而一味追求產量最大化,簡單地為了實現近期目標而犧牲長期投入,進行破壞性開采,雖然短期經濟效益有所增加,但長遠看來,犧牲了穩產基礎,最終將會得不償失。要保證穩產就必須加強注水井治理、長停井治理、套損井治理等夯實油田穩產基礎的長效投入,以適當的投入保證穩產的基礎,以穩產保證成本的有效控制,進而實現經濟效益最優化。
3.預算管理應把握好投資與成本的關系。油藏經營管理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出發點,要求投資成本一體化。以往油田企業投資與成本分別為計劃部門和財務部門控制,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資金渠道不明,投資與成本互相擠占、隨意調節的現象。而在油藏經營管理模式下,通過改革資金管理體制,將分屬投資與成本的兩類預算合二為一,統一進行總額控制,并按照實際支出性質劃分為收益性支出與投資性支出,實行“預算合并、決算分清”,即上頭合,下頭分。通過以支出性質決定資金渠道,可以明晰資金的運用方向;通過計劃部門投資管理部分與財務部門成本管理部分的合并,則可以減少管理成本,增加協同效應,起到“1+1〉2”的效果。
二、基于油藏經營戰略的全面預算管理方法
油藏經營管理模式下的全面預算,有別于油田企業傳統的以成本預算為重點的預算模式,其核心重點在于“全面”二字,就是要建立一套具有“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特點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1.實施預算的“全員”管理。油藏經營戰略的實施,要求油田企業生產和成本緊密結合,要徹底解決生產、成本“兩張皮”的問題,就是要大力推行業務預算,使每個人都參與到預算管理過程中,學會算賬,管賬,建立“成本”、“效益”意識。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就是明確任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預算管理既非財務部門的特權也非財務部門的專利,而是企業整個運營系統協調配合的過程,任何一個部門或環節上的忽視都將影響到企業全面預算的執行,進而可能影響到企業的發展。預算的編制和執行,不僅是財務人員的事情,也是業務生產人員的事情;不僅包括各級管理部門,也包括基層生產部門。盡管各種預算最終可以表現為財務預算,但編制預算的基礎是各種業務、投資、資金、人力資源、科研開發以及管理活動,這些活動是財務部門不能確定和左右的,因此財務部門也就不能代替具體部門去編制、控制預算。
2.實施預算的“全過程”管理。油藏經營戰略的實施,要求預算管理不能僅僅停留在預算指標的下達、編制和匯總上,更要發揮預算的管理控制功能。企業預算管理有兩項職能,即管理決策和管理控制,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個系統的過程,應建立健全相應的編制、控制、預警和考核制度,如果忽略其中任何一個都將影響預算管理作用的發揮。
因此,油田企業應實行“全過程”的預算管理,預算管理應涵蓋油氣提升、驅油物注入、井下作業、油氣處理等八大生產過程。油田企業各采油單位主要是作為一個成本中心進行核算管理,預算編制主要以成本費用預算為主?!叭^程”要求各采油單位在編制預算時,對業務工作量涉及的所有成本項目要素要以油氣生產過程為主線、以配產為出發點、以工作量為基礎,按輕重緩急進行篩選排序,并且橫向平衡、縱向分解,實現生產工作量需求與財務價值量的匹配,體現產量與效益的統一;“全過程”還要求各采油單位正確把握成本與投資的關系,將所有的支出都納入到預算內管理,杜絕預算外資金。
3.實施預算的“全方位”管理。油藏經營戰略的實施,要求油田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應涵蓋油藏經營的整個壽命周期。油田企業在開發前期主要是投入經常性成本,而在進入開發中后期以后,為適應開發特點、周邊經濟政治環境,一些諸如長效投入、節能減排、安全環保等因素的作用在生產活動中的作用逐漸凸顯出來。這些非生產性因素在保證產量穩定的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就相應地要求在資金安排時要在保障正常生產的基礎上,還要著眼于油田的長期開發效果,著眼于政策導向,要在優化油田長期開發效果、保障持續穩定發展的要求下進行年度配產和預算,要對這些因素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另一方面,油田企業作為國家支柱型企業,要承擔建立和諧企業的文化理念,培育提高企業的“責任競爭力”,切實維護員工的合法正當利益,建立政府、企業、社會聯動的長效機制等方面的社會責任,這就需要在預算編制時給予統籌安排,從而保證油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油藏經營管理模式下應用全面預算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1.油藏經營管理模式下的全面預算要著重體現區塊成本差異。以往油田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沒有體現區塊差異的特點,特別是高成本區塊。油田企業在進入開發中后期以后,高成本區塊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逐漸增大。在開采成本逐年上升的趨勢下,如何降低高成本區塊成本使其產量最優化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過去油田企業的成本管理模式是行政單位層級成本管理模式和生產過程成本管理模式,關于區塊的一些基礎成本數據不易取得,也就造成所有區塊都按同一個單元成本進行成本下切。在推行油藏經營管理模式后,按照開發生產管理單元設置成本構架,細化成本項目要素,使每一個開發管理單元都有一個符合自己開發特點的單元成本,為合理剖析高成本區塊成本創造有利條件。油田企業只有將高成本區塊的成本落實,建立具有單元特色的成本結構,才能在日益嚴峻的成本形勢下占據主動。
2.油藏經營管理模式下的全面預算要著眼于噸油成本。要變追求最小化為追求合理化,根據各油藏開發管理單元的特點,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噸油成本,來揭示不同開發管理單元的成本構成情況,從而根據不同的噸油成本進行預算的編制、執行、考核和評價。
3.油藏經營管理模式下的全面預算管理要做好與ERP系統的有機結合。油田企業的全面預算是集業務預算、投資預算、利潤預算、工資性支出預算以及管理費用預算等于一體的綜合性預算體系,是對企業的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資源流“四流”的高效合一。ERP,資源計劃管理系統,作為一種現代企業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以業務為中心,通過規范的流程重組,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結合起來,通過跨職能部門的運作,實現整個企業信息的集成。在油田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ERP作為一種技術支持工具和信息載體,通過以財務會計(FI)模塊為核心,并同管理會計(CO)、銷售分銷(SD)、物料管理(MM)和項目管理(PS)等模塊進行集成,從而實現會計核算、出具財務報告和內部管理資料、滿足企業考核與評價的需求的目的。
總之,隨著油田企業的經營環境和地質生產條件不斷發生變化,成本投入與產量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壓力不斷增大。為了遏制成本不斷上升的趨勢,徹底解決油田企業現行生產經營管理模式存在著的投資成本預算編制控制與生產業務管理相脫節的現象,解決油田區塊投入產出效益評價不充分、配產指標(產量預算)缺乏科學性的問題,迫切需要建立油藏經營管理模式下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油藏經營管理模式下的全面預算管理應以油田持續、穩定發展戰略目標為發展的方向,按照“儲量、產量、投資、成本、效益”一體化的原則,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作為手段,通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不斷優化調整,以達到“產量、工作量、工作目標、價值量”的有機配比,最終實現油田企業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中國石化股份公司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中國石化股份公司推行油藏經營管理指導意見[R],2005
2.趙振智等.油田企業成本核算與控制研究[M].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
3.史習民.全面預算管理[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孤島采油廠 山東東營 257001)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