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保障各項公益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現階段事業性固定資產的管理存在很多問題,文章針對事業性固定資產配置管理現狀提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 配置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0-213-01
目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基礎工作比較薄弱,資產賬實不符、家底不清;資產配置不公,調劑困難,普遍存在超編、超標現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不能與預算有機結合,使資產長期脫離財務監督;資產使用效率低,閑置浪費嚴重,缺乏評估和監督;資產處置不規范,流失情況嚴重等問題。針對以上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強化國有資產管理意識及違規處罰力度,加強管理規范化
事業單位要嚴格執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要大力宣傳管好用好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重大意義,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要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意識,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是搞好各項工作的關鍵。認識不到位,措施就難落實,克服重錢輕物的思想,強化錢物并重的觀念,要把固定資產管理和現金管理等流動資產的管理同樣看待,做到既關心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又注重固定資產的管理、保養,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經濟效益。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管理違規現象執行處罰,處罰應罰之有據、合理公正處理。有關管理工作要加強規范化,有效管理和統計,嚴格按照有關法律規范管理工作,切實提高管理人員的依法管理意識。
二、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一是很有必要增加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的核算。筆者認為,可借鑒現行企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制度,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同時增設“累計折舊”科目,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二是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總賬、明細賬、臺賬、卡片賬,加強固定資產明細核算,對固定資產增減事項要及時入賬,嚴格做到賬賬相符,賬卡相符、賬物相符,堅決杜絕有賬無物、賬物不符現象;三是應根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固定資產購置、領用、維修、報廢等內部管理制度,對資產的處置要有章可循,對嚴重違反固定資產管理規定和造成固定資產損失浪費的有關責任人,要嚴肅追究責任。
三、嚴格控制資產配置,調劑使用
在制定配備標準,嚴格控制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統一調劑制度。對事業單位長期閑置而不能有效利用的超過配置標準的資產,應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進行調劑。各事業單位需要購進資產時,應首先做好資產存量統計工作,摸清底數,控制增量關口。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基本目標是實現資產合理配置和充分、高效使用。在資產合理配置的基礎上,解決事業單位在各部門與單位之間的分割占有以及因閑置或配置不足而導致的效率低下問題,通過建立一整套良好的管理機制與體系,促使事業單位充分利用其占用的固定資產服務于社會大眾,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佳組合。
四、固定資產購置與部門預算要緊密結合
資本性支出在支出后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形態存在,在一段較長時間內繼續發揮作用,形成事業單位的資產。因此,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是支出管理的重要內容。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兩者具有高度的關聯。一是,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相互促進。資產的形成、調劑、使用、處置等增減變動管理與預算編制、執行和決算過程具有統一性。在預算的編制階段,需要資產管理部門通過分析期初的資產存量情況,提出資產配置審核意見,為預算單位編制部門預算草案提供準確的支持信息;在預算執行和調整階段,預算執行單位在履行采購、資金撥付手續后形成的資產信息,動態地傳遞給資產管理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及時跟蹤資產預算執行結果,輸出資產增減變化的數據,為預算執行、調整、資產調劑提供重要參考。通過這樣來改變長期以來在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前清后亂”情況,改變以往追求資產管理的自我循環和封閉的管理體制及運行狀態,以便更好地為預算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五、遵循有關原則編制固定資產采購預算
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的編制是我國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編制納入政府采購的固定資產預算中,必須堅持以下原則:一是政策性原則。部門預算中固定資產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必須體現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根據完成事業計劃的需要,保證重點,兼顧一般,實事求是地編制預算。二是實用性原則。在安排政府采購預算項目時,要精打細算,不要盲目追求“超前”,貪大求洋,應在滿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適當超前,也要避免不考慮發展而導致項目剛投入使用即落后,造成浪費。三是可靠性原則。政府采購預算一經批準便要嚴格執行。因此,部門單位在編制政府采購預算時,既要先考慮好采購項目,還要考慮資金來源是否可靠,有無保證,不能預留缺口。四是完整性。在編制固定資產政府采購預算時,必須將單位取得的財政撥款和其他各項收入以及各項支出形成的政府采購,完整、全面地反映在單位預算中,不得在預算之外另留收支項目。
六、加強固定資產的監督與管理工作
強化固定資產內部監督機制,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清查盤點,固定資產的管理不能只停在數字的監督管理上,要深入到各類資產的運行質量和效益的追蹤上。健全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立,可以為國有資產的管理和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和有效依據;通過資產的使用效率分析,可以發現閑置資產的數量與分布。固定資產管理中要貫徹和強化“人本管理”觀念,“人本管理”是與“以物為中心”管理相對應的概念,它不是“經濟人”來看待。要理解人、尊重人,合理安排人員分工,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資產管理的每一項活動均由人發起、操作和控制,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決于人的知識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因此,在固定資產管理中貫徹以人為本的觀念是必然也是可行的。
七、應將固定資產管理績效列入行政目標考核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為國家所有、政府分級監管、單位占有使用的管理體制,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應增強管理意識,樹立依法管理理念,各司其職,正視管理職能,實施具體管理,承擔資產安全使用、有效運轉和資產保全的責任,各部門切實履行好綜合管理職能,在干部任命、考核范圍內,使固定資產管理受到重視,使國資管理產權主體真正到位。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任務十分繁重,涉及部門、單位切身利益,工作難度大。單位領導應高度重視,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化改革、創新方法,切實加強事業單位資產配置的過賬制度,努力建立全國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信息系統,把強化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工作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推動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深入進行。
參考文獻:
1.裴琪璜.依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代情報與經濟,2007(12)
2.劉芳.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科技信息,2006(4)
3.政府采購法及其配套規定.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廣東省地震局 廣東廣州 51007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