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山西省定襄縣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是鍛造業,主要產品有法蘭盤、齒輪、合金模塊和運輸機械的軸類等產品,目前已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鍛造之鄉”。在現有輝煌業績的情況下,定襄鍛造業要想繼續發展,創造更大的輝煌,必須遵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則,以科技求發展,以科技創輝煌。山西省高校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作為企業技術和理論的強勁后盾,應該構建“定襄鍛造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為地方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生產力促進中心 專業辦學 專業研發 人才培訓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0-267-01
定襄縣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東南部,現轄3個鎮6個鄉,交通十分便利。基本形成了三干九支六循環為框架的交通網絡。定襄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是鍛壓業,全縣有鍛造企業720戶,擁有鍛錘近800部,各類機械加工設備5381臺,從業人員2.3萬余人。主要產品有法蘭盤、齒輪、合金模塊和運輸機械的軸類等產品。目前,產品已遠銷東南亞、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主要用于輸油輸氣及化工、水利管道,以及工程機械、大噸位汽車的動力傳遞配件和航空航天發射設備的底座配件等。僅鍛壓業一項年創造產值就達20多億元,占到全縣鄉鎮企業總產值的65%以上;是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法蘭產品生產基地之一,70%以上出口國外,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鍛造之鄉”。要想保持定襄鍛造業的優勢地位,進一步的發展,必須遵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必須以技術創新為主線,以產學研結合為基礎,充分發揮設計創新的作用,建成法蘭鍛造自主創新的研發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把定襄從“中國鍛造之鄉”打造成“中國鍛造技術之鄉”。
2007年12月底,省經委會同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太原海關聯合認定的“山西法蘭鍛造行業技術中心”正式在定襄掛牌落戶。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的8位專家及16名研究生,將共同參與法蘭鍛造行業技術中心的建設工作。行業專家介紹,中北大學和太原科技大學在國內機械鍛造研究領域有很高的水平,此次與管家營法蘭公司強強聯合、共同參與建設“山西法蘭鍛造行業技術中心”,將切實解決我省法蘭鍛造行業具有關鍵性和共性的技術問題,為法蘭鍛造提供技術支撐。此舉將形成企業與高校之間緊密的產學研紐帶和實體,推動全省法蘭鍛造行業技術不斷創新。
高等院校作為企業建設技術和理論的堅強后盾,應該構建“定襄鍛造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為地方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
行業人士認為,鍛造產業要想生存與發展,必須做到四點:質量上檔次、出口上規模、設計上水平、制造上臺階。但是目前定襄鍛造行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問題:如,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低水平重復投資和重復建設比較嚴重。甚至鍛造廠點過多、專業化程度低、鍛造設備落后、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法蘭生產未形成品牌規模效應等。因此,在學院內部建立培養專業人才方面也要與時俱進,跟上發展潮流,要與國際接軌,要創建與國際接軌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此,學院的學科建設應圍繞以下問題展開:
專業定位要明確具體。切實為鍛造企業的崗位群培養人才,要與一般本專科院校拉開距離,要有自己的特色。現代鍛造產業對使用先進設備、生產工藝的人才非常需要,特別是對加工中心、電腦自動加工設備以及數控機床等高新技術應用方面的技術人才需要急切,學院應加強這方面的人才培養。
探索新的專業辦學模式。要走專業化的學歷教育與技能性的非學歷職業培訓相結合的路子。高校傳播的知識和培訓的內容應該符合企業的需要,人才的知識結構要隨行業需求的變化而變化。高校應該與企業攜手并進,讓學生提早進入工廠,通過實踐提高動手能力。如果把鍛造專業建成一個融技術考級考證、勞動技術培訓及高等職業教育為一體的鍛造生產力促進中心,必將會得到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認可與支持。
確定合理的專業發展方向。高校的鍛造專業應該是一個專業,三個方向,即設計與制造、市場營銷、企業管理。按照專業、行業的崗位來分不同的專業方向,充分滿足社會的需求。在設計方面要解決過于注重功能性和實用性,對工藝知識學習不足的問題,要強調設計作品的可實現性和工藝上的可操作性。與此同時,還應對專業的教學計劃、師資隊伍及資訊信息建設、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加強建設和投入。
成立人才培訓中心。從形勢的發展來看,高校應該主動挑起培養車床、轉床技師的任務,培養鍛造行業所需的人才。專家建議要成立鍛造人才培訓中心。這個中心可以承擔以下工作:首先是開辦業務培訓班,招收企業在職人員,利用周末或晚上時間培訓;其次,辦脫產培訓班,接收社會人員包括失業人員和外來打工人員,在正常工作日進行培訓;另外,可針對企業具體情況開辦對口培訓班,可采取短訓的形式,也可長期利用周末或晚上的時間進行培訓。學員真正掌握技能之后,認證方面可以由高校、定襄鍛造和政府勞動部門一起來頒發技師證,這樣,證書的含金量很高,在社會上會有很高的信譽。
合作成立鍛造研發中心。高校辦學形式應該與社會需求接軌,要加強合作。為此,高校應與鎮政府合作,成立鍛造研發中心,并承擔以下功能:為鍛造企業提供產品設計開發服務;為企業提供設計、咨詢服務,包括鍛造網站的建設、市場信息交流與溝通。
筆者認為,高校創建鍛造研發中心對學院、社會、政府和學生都有利,是一個多贏的機構。
鍛造專業在與行業、企業、地方政府的合作基礎上,可以發揮高校在地方經濟建設中所起到的孵化器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起到示范帶頭作用,要著重在法蘭設計、研發品牌創建等方面為行業、企業服務,組成一個具有實力的專業團隊,要大膽引進人才、重用人才,把試點專業建設好,在研發中心和實訓室的設備上要具有全國領先水平,形成山西鍛造行業的研發中心,為定襄鍛造家具產業的再次輝煌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韓子貴.定襄縣鍛造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中國市場,2005(12)
2.韓子貴.依托傳統產業優勢.創建現代“鑄造之鄉”.經濟師,2005(2)
3.趙婷婷,賈明全.新型開關磁阻伺服壓力機傳動系統設計.鍛壓技術,2008(01)
4.李祥義.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綠色會計的系統化研究.會計研究,2007(3)
5.中國鍛壓行業未來發展方略.鍛壓技術,2003(1)
6.張國保,馮建友,梁秀春.入世對我國鍛造行業的影響及對策.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05(4)
7.解振華.循環經濟知識讀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
8.王軍.循環經濟的理論與研究方法.經濟日報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忻州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忻州 03400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