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虛擬建設是適應當今知識經濟社會的工程項目管理新模式,在我國的研究應用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按照建筑業中項目參與各方的關系和建筑工程建設過程建立了虛擬建筑企業基于專業分工與協作的運作模型,并運用AHP算法設計了一個伙伴選擇三階段法,以實例采用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說明了虛擬建筑企業伙伴選擇的具體過程。
關鍵詞:虛擬建設 模型 伙伴選擇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0-284-02
經濟全球化發展加劇了建筑業的競爭,促使建筑企業尋求新的并能適應當今劇烈競爭環境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虛擬建設正是適應當今知識經濟社會的工程項目管理新模式,它運用虛擬組織原理,借助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的強大支持,采用無層級、扁平化的管理組織方式,及設計施工相結合的生產組織和管理方法,通過基于網絡的共享式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工程項目管理建設成本低、質量好、進度快、協調好,運用信息和知識使建筑產品增值的目的。
一、虛擬建筑企業運作模型的建立
虛擬建筑企業最本質的特征在于:設計和施工相結合;通過電子技術進行信息溝通;業主—設計—施工—供貨的縱向命令和控制關系轉變為業主方、項目管理方、設計方、供貨方的橫向協作關系。本文按照建筑業中項目參與各方關系和建筑工程建設過程建立了基于專業分工與協作的虛擬建筑企業運作模型。該模型分為核心層、中間層、外層三個層次,反映出虛擬建筑企業的本質特征,即設計與施工的相結合。模型核心層由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設計、施工企業團隊構成,他們尋求市場機會,并聯合起來組織和實施設計、施工階段的招投標并最終得到工程項目。虛擬建筑企業核心層也即企業盟主根據自身特點和市場狀況,依據各個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和特點以及該工程特點來選擇完成工程所需的其他伙伴企業。模型中間層由具有專業優勢的各專業團隊組成,外層由人員、機械設備、材料供給團隊組成。模型見圖1所示。
圖1專業分工協作模型圖(1—盟主,2—工程設計項目組,3—工程咨詢項目組,4—土(石)方施工項目組,5—樁與地基基礎工程項目組,6—砌筑工程項目組,7—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工程項目組,8—廠房大門特種門木結構工程項目組,9—防腐隔熱保溫工程項目組,10—結構加固項目組,11—金屬結構工程項目組,12—屋面及防水工程項目組,13—專業人才培訓供給項目組,14—施工機械設備供給項目組,15—工程原材料供給項目)
二、專業分工協作模型的伙伴選擇研究
影響虛擬建筑企業多方協同工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合作伙伴的選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盟主在進行合作伙伴選擇時,不但要考慮市場機遇和組建虛擬建筑企業的目的,還要全面考察潛在的伙伴企業。本文利用伙伴選擇三階段法并建立了伙伴企業選擇系統對各潛在伙伴企業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評估,確定一個最優的、有競爭力的、敏捷的和相容的伙伴企業。
1.伙伴企業選擇系統結構。虛擬建筑企業伙伴選擇系統由評價指標數據庫、潛在伙伴資源庫兩個數據庫構成,分別用來存放評價指標和各企業基本信息、指標信息。盟主從潛在伙伴資源庫中選取幾個待評價企業,從指標庫提取指標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根據評價目標構造比較矩陣,得到權重系數,最后應用AHP算法選出最佳伙伴。該系統的具體選擇評價過程分為篩選、初步選擇和基于專業分工協作模型的選擇三個階段。(系統結構如圖2)
2.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在伙伴選擇評價過程中,根據什么樣的指標來評價各伙伴企業的優缺點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必須依據一定的原則根據具體情況建立科學客觀的評價指標體系。
⑴評價指標體系遵循完整性原則。由于合作伙伴選擇的因素很多,因此要盡可能建立完備的評價體系,評價指標要采取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相結合的辦法,保證對合作伙伴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
⑵評價指標體系遵循靈活性與可擴展性原則。由于影響伙伴選擇的因素很多,根據市場機遇不同、任務不同、專業分工的不同,其側重點也不同,能使盟主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對評價體系進行調整。
根據以上原則按照虛擬建筑企業專業分工協作模型,評價指標體系相對應的分為10個中間層和3個外層共13個分指標評價體系并建立評價指標信息數據庫。盟主選擇伙伴企業時根據市場機遇、企業所追求的目標和不同任務從指標數據庫中選取指標來進行評價、選擇。
三、伙伴選擇過程
1.篩選。在這一階段,盟主基于對特定商機的分析,根據組建企業的目標判斷所需要伙伴企業的類型,并根據基本約束(如地域限制、法律限制、企業聲譽、財務狀況等)和企業提供的基本信息從潛在伙伴企業信息庫中初步篩選待評價的伙伴企業。
2.初步選擇。在這一階段,盟主主要從具體的任務以及組建企業的目的出發判斷影響伙伴選擇的主要因素,并從評價指標數據庫選取評價指標進行評價。評價伙伴企業所需要的指標信息主要來自市場信息和潛在合作伙伴提供的信息。對于定量的指標信息可以直接進行評價,而對于定性的指標信息采用統一的評分標準定量化。根據定量化的指標信息和相應的權重系數運用AHP算法進行評價可以選擇出幾個較優的伙伴企業。
3.基于模型的選擇。盟主集成各個較優伙伴企業的信息建立虛擬建筑企業運作模型,并從評價指標數據庫選擇評價指標再次設定比較矩陣,運用AHP算法對模型的運行進行評價,選出一個最優的伙伴企業。
四、應用實例
這里以專業分工協作模型中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工程項目組最優伙伴的選擇為例,說明采用AHP算法進行伙伴選擇的過程。AHP算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方法,它把決策問題按總目標、子目標、評價標準,直至具體方案的順序分解為不同的層次結構,然后利用求比較矩陣特征向量的方法,求得每一層次的各個指標相對于上一層次各指標的權重,利用加權求和的方法遞階歸并,求出各子指標對總目標的權重。最后由各指標信息值乘上各子指標權重,得到各方案的目標函數值。其中目標函數值最大者即為最佳的合作伙伴。
1.篩選。盟主根據基本的約束條件從潛在伙伴資源庫選擇了a、b、c、d、e五個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工程項目組作為候選合作伙伴進行優選。
2.初步選擇。
(1)分析確定選擇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工程項目組最佳企業的指標體系(見表1、表2)
(2)構造比較矩陣:以上一層次指標為準則,將同一層兩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并引入1至9的評分標準,含義為:
1:兩個指標同等重要。3:一個指標比另一個指標稍微重要。5:一個指標比另一個指標明顯重要。7:一個指標比另一個指標十分重要。9:一個指標比另一個指標極為重要。
其余2、4、6、8作為中間值,根據專家打分法構造比較矩陣。
對于總目標A,將各指標Bi(i=1~4)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得到比較矩陣AB,
本文采用專家打分方法,對潛在伙伴企業各個評價領域進行打分。
對Ci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得到比較矩陣:
(3)計算單一準則下各指標的相對權重(各矩陣的特征向量)
可以得到矩陣AB各指標相對于總目標A的權重(特征向量)為:
WB1=0.6558,WB2=0.2230,WB3=0.0784,WB4=0.0428
矩陣B1c各指標相對于總目標B1的權重(特征向量)為:
WC1=0.1667,WC2=0.8333
矩陣B2c各指標相對于總目標B2的權重(特征向量)為:
WC3=0.3323,WC4=0.3658,WC5=0.3019
(4)由WB×WC即可得到各子指標相對于總目標的權重:
WC1=0.1093,WC2=0.5465,WC3=0.0741,WC4=0.0816,WC5=0.0673
(5)根據專家打分法據表2得各企業的指標信息(見表3)
(6)計算目標函數值
按照目標函數值最大的原則盟主初步選擇出b、d兩個較優的企業。
3.基于模型的選擇。
(1) 再次選擇評價指標為:E1發展戰略,E2辦公設備網絡,E3財務狀況,E4信譽和履約能力,E5安全環保和衛生(總目標為A)
(2)按初步選擇的步驟再次構造比較矩陣
(3)各指標相對于總目標的權重(特征向量)為:
WE1=0.2065,WE2=0.4601,WE3=0.0907,WE4=0.1976,WE5=0.0451
(4)b、d兩企業指標信息為:
(5) 計算目標函數值
同上可得Ob=3.4041,Od=4.1634
所以根據目標函數最大為最優原則,認為d企業為模型中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工程項目組最佳伙伴。
五、結束語
虛擬建筑企業在我國的研究應用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本文按照虛擬建筑企業中項目參與各方關系和建筑工程建設過程建立了基于專業分工與協作的模型,利用伙伴選擇三階段法建立了伙伴企業選擇系統,并運用AHP算法采用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給出了伙伴選擇的具體過程,為盟主企業選擇最佳伙伴建立虛擬建筑企業提供了一種科學合理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彭勇.虛擬建設—新型的工程項目管理組織模式[J].建筑管理現代化,2001(2)
2.羅永遠.基于模型的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研究與應用[J].計算機應用,2004(1)
3.戴毅茹.虛擬敏捷制造企業選擇的建模研究.同濟大學博士論文,2002
4.趙煥臣,徐樹柏.層次分析法—一種簡易的新決策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作者單位:邢臺市交通局公路管理處 河北邢臺 054001)(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