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紅湖南師大附中高級教師,長沙市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中語會會員,全國中學生文學社研究中心會員,《作文與考試》雜志顧問,《中學生作文》《中學生優秀作文》《中學生閱讀文選》編委。近年主要研究高考命題和中學生作文。曾為《語文學習》《讀寫月報》《語文月刊》《閱讀與鑒賞》擬制高考模擬試題多套。點評學生作文百余篇發表于多種報刊。
【模擬題目】
請聯系自己的生活與感受,以“把心喚醒”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60分)
(湖南省六校聯考試題)
【寫作引導】
應試作文,首先應審好題。
從命題形式來看,這是一道標題作文,亦稱命題作文。作為一種傳統的命題形式,它的優勢非常明顯,具有很強的防止猜題、押題和宿構的限制性,讓考生都能有話可說的恰切性,在選材、構思和文體選擇等方面有相對自由的較大的開放性,以及能使不同層次、水平的考生發揮出各自水平和能力較好的區分度。所以,近兩年標題作文重新得到了各自主命題省市的重視。此題就是根據這一走向設計的。
從題目的結構來看,“把心喚醒”是偏正式結構,“喚醒”又是補充式結構,所以,題眼是“喚醒”二字,喚醒的對象則應鎖定為“心”。
從題目的字面意思看,要“把心”“喚醒”,也就意味著心靈還處在一種沉睡狀態、麻木狀態、冷漠狀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種狀態如果在文章中沒有表現出來,“喚醒”則無從附著。且相應“喚醒”的,當是“良知”“人性”“情愫”等等,像“理智”一類,就顯得有點不切,因為理智需要的是冷靜,而不是“喚醒”。
從寫作的題材來看,既可以寫喚醒他人,也可以寫喚醒自我。實際寫作中不少同學用了“3·14拉薩事件”作材料,寫那些被收買的“藏獨分子”需要“喚醒”,或是指出那次事件表明,要“喚醒”國人的愛國心。但面對這樣的題材,考生的認識畢竟有限,讀起來感覺隔了一層,還是不如寫自己最為熟悉的題材比較容易出彩。
從寫作文體來看,題目要求寫議論文或記敘文,具體寫作時必須保持鮮明的文體。
【佳作展示】
把心喚醒
陳曉紅
這世界籠罩在一片迷茫的霧障里,我耳邊的聲響混沌而壓抑,我們疲憊的心靈正昏昏欲睡,期待那么一聲振聾發聵的巨響,劈開這片渾濁的迷霧。
憶起兒時,曾見到一個乞丐,衣衫襤褸,嘴唇龜裂,眼眸無一絲神采。盡管離開他有十余步了,但那痛苦的呼號的回聲仍在我心中飄蕩。我忍不住一陣震顫,連忙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沒有吃的,也沒帶錢包,只有乘車的鋼镚。我毅然決然打定徒步回家的主意,心滿意足地把僅有的一枚硬幣投在那破瓷了的搪瓷碗中,聽到硬幣撞碗的清響,心里便充盈了歡欣。白駒過隙,兒時那充溢著陽光的記憶早已漸行漸遠,現時的心早已喪失了當初的柔嫩。幾次被假乞丐欺騙后,靈魂便被其他路人冷漠的眼神所同化,我開始麻木自己,安慰自己道:不過都是些不愿自己努力而用尊嚴乞討生活的人,沒什么值得可憐的。
正是如此一次一次的勸戒自己,我便漸漸喪失了對乞丐的同情與信任。從某種角度上說,是這社會改變了我。有人為名張牙舞爪,有人為利蠅營狗茍,卻少有人抽出一份心力去關懷這世間所需要悲憫的人們。
不,不是所有的心都在這冷漠的世界里僵化,總有那么些人如清麗的笛音,帶著令人感動的震顫,穿過重重迷霧,沖破我們筑起的圍城,抵達心靈最深處。叢飛即使病軀孱弱,亦平息不了他那顆血紅的心臟強而有力的跳動。斯人已逝,而那顆心仍舊在這世界搏動著溫暖。
再次經過街頭,我試著放了一枚硬幣在乞者的碗中,那聲輕響帶著回憶漫上心頭,兒時的純凈,那微微帶點羞怯的滿足感一時間無比清晰與真實。這不是施舍,世人皆知取之為取,而不知予之為取,我們有時一個簡單的舉動,不僅僅是對別人物質上的幫助,更是我們自己心靈上的救贖,是對這世界的信任。也許你會抱怨這世界太多欺騙,害怕將信任付出。此時也許我們該懷有“掬水月在手”的心境,營造美好的境界,收獲幾許快意。
我們只是飄浮在這世間的微塵,渺小而真實,一個小小的吶喊改變不了這宇宙。但總有那么一天,細小的聲響匯成了和聲,定能形成這世間美妙的交響。
讓我們的心睜開惺忪的睡眼,再次凝視這世間。
教師點評:
這世界籠罩在一片迷茫的霧障里,許多人的心都在這冷漠的世界里僵化,作者以“我”的醒悟和醒悟后的感受,引發“那么一聲振聾發聵的巨響”或“清麗的笛音”來喚醒世人的期待,文勢沛然,力度充足,效果自不待言。
“世人皆知取之為取,而不知予之為取”是全文的亮點。兒時的“予”帶有純真的氣息,而把心喚醒后的“予”更多了幾分理性,這正是值得我們讀者咀嚼的地方。
模擬評分:內容22分+表達24分+發展等級10分=56分
把心喚醒
何龍
生活在蜜罐里的我們,其實每天都在受恩,卻大多因無知而不懂得感恩。好在我們能在某一個深夜或某一個瞬間,仿佛受到神示,在剎那間能將沉睡已久的心喚醒,升起幾分愧怍。
父親開了個小糧店,四米見方。這個不大的地方卻支撐著一個家庭,供養著兩個學生。我對父親的工作是瞧不上的,又累又受氣。有時候放學回家,若是和同學在一起,碰上父親騎著那臺破舊的摩托車送貨,我會下意識將頭轉開,不讓他看見我。和父親的交流很簡單,“飯卡沒錢了?!薄皩W校要交錢?!边@些之外,沒有半句多話,父親卻很樂觀地將有些皺的錢爽快地遞給我。
這個冬天,來得有點遲,但卻很猛烈。大雪紛飛,路面凍結,氣溫低得能將一杯水凍成冰。
父親依然在外忙。我在家里,母親守店。每當看到父親被雪水打濕,而頭上背上蒸騰著體溫加熱的水汽時,我覺得他很狼狽,而他總是對我笑。
那天,媽媽打電話叫我去幫忙,我很不情愿答應了。那天鵝毛大雪,那天我讀懂了父親,那天我沉睡的心終于被喚醒。
由于下雪,無法騎車,父親就借了一輛破單車推著去送貨。我只好緊跟在后面。來到一棟居民樓前,父親轉過來對我說:“我去送貨?!痹谒D過來時,我驚奇地發現父親的右肩比左肩低——那是由于長期扛貨物壓的。我的心不由自主地一顫??粗赣H上樓的背影,看著他那被貨物壓彎的背脊,我突然發現父親老了。我也第一次自責:自己不懂父親。
當父親回來扛第二趟時,我竟然開口說:“爸,我幫你扛一些吧。”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會這樣說,但我分明感到有一股熱流從心底迸出,沖向喉嚨。父親頓了一下,轉過臉,擠出一絲費力的笑:“兒子,不用,這種活會把你壓壞的?!蔽业男脑俅蝿×也珓?。不知是什么力量,驅使我走上前去接父親肩上的貨物。父親沒有堅持,看了看我后低下肩讓我接過一袋,父親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下樓,看到父親后腦蒸騰的熱氣,我感到了一種男人肩上對家的責任,第一次覺得父親的偉大,第一次覺得父親值得敬重。
那一刻,我意識到,家人的最大幸福,莫過對彼此的愛。那一刻,我的心被喚醒,喚出對父親的愛與敬。
教師點評:
文章將一種強烈的對比——“我”為有這么一個開小糧店的父親感到羞愧,而父親卻為有這么一個在重點中學讀高中的兒子感到驕傲,“我”對父親懶得搭理,而父親對“我”關愛有加——寫了出來,而就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中,“我”心靈的麻木與沉睡得以充分表現,有了這個鋪墊,“喚醒”才成為必要和必然,才有了感染力。
文中兩次寫了“看到父親后腦蒸騰的熱氣”,第一次覺得父親很狼狽,第二次卻覺得父親特偉大、值得敬重。這既是因為看到了“那被貨物壓彎的背脊”,更是因為自己幫著扛貨物的體驗。這樣的“喚醒”,真實,感人。
模擬評分:內容24分+表達22分+發展等級10分=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