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辦企業都要建工會,主席競選上崗,工資由鄉鎮工會支付。去年至今,山西把擴大農村工會維權網絡,作為農村社會管理的長效機制之一,普遍建立“工會聯合會”、“基層聯合工會”、“工會工作委員會”,目前已覆蓋全省1394個鄉鎮,使維權觸角延伸到許多過去“被遺忘的角落”。
山西農村分布著數以萬計的小企業,過去不少游離于政府部門的監督之外,以致打罵工人、限制人身自由等現象時有發生。洪洞“黑磚窯”事件發生后,山西省總工會意識到:“注意力長期集中在城鎮和規模較大企業,忽視了偏僻農村小作坊、小礦山、小磚窯和小工廠,以致出現盲點和死角。”隨后,省總工會走村進廠分赴全省64個基層工會調研問計,從而形成鄉村普建工會方案,迅速推開。(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