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世紀時,英國的時裝設計大師沃恩嘗試用真人做服裝模特,結果大獲成功,模特這一職業開始在服裝界產生。發展到當今社會,T型臺上走臺步的模特們處處標新立異追求時尚。在河南省新鄉市牧野區暢崗村,也有一群老人湊到一起組成了一個模特隊。
暢同生,1948年出生在河南省新鄉市牧野區暢崗村。從小家境貧寒的他,種過地,放過牛,還出門打過工,是個地地道道的村中農夫。暢崗村位于新鄉以北,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大禹治水、武王伐紂、岳飛抗金等事件都發生在此。可以前的暢崗村不但經濟落后,而且精神生活貧乏。
2004年,新鄉市老齡委和老齡協會決定在文化娛樂生活相對閉塞的暢崗村組建一支老年模特隊,暢同生被選為隊長,組隊的重任也就落在了他的身上。要在村里組建個模特隊可不容易,因為大家思想比較保守,所以組隊過程十分艱難。在勞心勞力地給一位位隊員做工作后,好不容易才把隊伍組建起來,可又遇上了新的難題。大家都習慣了過去的自由行走方式,走T型臺步讓隊員們犯了難,只能一遍遍辛苦地練習。
時裝模特是賦于服裝靈性的活動衣架,為達到服裝設計最理想的穿著效果,在各類模特中時裝模特對身體條件的要求是最嚴的。而身為模特隊隊長的暢同生體重100多公斤,若不瘦身則難以擔當重任,加上轉眼間就到了2005年9月,每年一屆的河南省中老年時裝展演就要在鄭州開賽,暢同生做夢都想去鄭州參加演出,所以他帶著大家開始了一連串魔鬼訓練。
在河南省中老年時裝展演中,暢同生他們表演的主題是牧野豐歌,演出透著莊稼人特有的質樸和清新,又帶著濃濃的現代氣息。作為唯一的一支農民模特隊,他們成為當時比賽的一匹黑馬,一舉拿下了2005年鄭州舉辦的中老年服裝展演大賽冠軍的桂冠。打那以后,暢同生的農民模特隊備受人們關注。眾多媒體紛紛報道,牧野村的農民模特隊開始出席各種演出,大到市里的晚會,小到村里的重陽節義演,甚至還有國外發來的邀請函。(中央電視臺七套《鄉約》欄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