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貴興教授加盟本刊專家團
今年6月,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邱貴興教授加入本刊專家團。邱教授是我國著名骨科專家,擅長脊柱外科及人工關節疾病的診治。邱教授的加盟,填補了本刊專家團在骨科疾病方面的空白,進一步充實了本刊專家團的力量,使本刊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讀者熱盼《快樂養生》
年初的讀者調查活動中,有76.6%的讀者希望本刊出版下半月刊,而對于下半月刊的內容定位,有66.82%的讀者選擇養生保健。據此,本刊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響應讀者要求,于今年9月推出下半月刊《家庭醫藥·快樂養生》。上期公布消息后,引來不少讀者追捧,編輯部每天都能接到不少讀者的來電,或者對刊物內容建言獻策,或者對刊物定價發表看法,心急的讀者更是早早把四期雜志的郵購款匯來……
《快樂養生》的出版,是本刊發展的一件大事,我們將傾力打造,辦出特色、辦成名刊,回報讀者的厚愛。
■來信照登
比價錢比質量比服務哪家好選哪家
廣東連州曾昭斌:幾十年來我訂閱過多種醫藥報刊,每一個時期我都篩選一兩種長期訂閱。《家庭醫藥》創刊時我也僅試訂半年,“以觀后效”,但閱讀兩三期后,我就感到了她不同尋常。爾后,《家庭醫藥》越辦越好,我就一直訂閱至今。
先比一比單價,在同類雜志中,篇幅如此之多、信息量如此之大,而訂閱價卻很實惠能有幾家?這與那些篇幅和信息量僅相當于她三分之二的某些同類雜志形成鮮明的對比。
光比數量還不行,特別要比一比文章的質量。《家庭醫藥》多數文章出自專家、教授之手,權威性高,知識點新,實用性強,絕無濫芋充數之作,這才是廣受不同層次讀者熱愛的主要原因。文章的質量好雖主要是作者的水平高,但編輯的嚴謹態度也不可或缺。據我所知,有的專家、教授雖有很高的學術造諧,但寫起文章來專業術語多、不通俗,老百姓看不懂。對此,《家庭醫藥》的編輯并不只是“拿來主義”,而是嚴格把關,對一些學術味較濃的文章,在不改變原文權威性的前提下,盡可能將其通俗化,讓讀者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筆者閱讀此類報刊幾十年,對《家庭醫藥》的字、詞、句甚至標點符號之講究,體會頗深。
要能組織到高質量的文章,自然會增加稿酬的開支,而雜志的訂價又很實惠,這樣的辦刊宗旨,沒有熱心為廣大讀者服務之精神,是難以辦到的。
除了上述比較外,《家庭醫藥》關心讀者的健康和疾苦也很突出,無償的“詢診熱線”就為普通大眾解決了看病難、特別是請專家看病難的棘手問題。對此,我與今年第3期《詢診熱線 國內一絕》一文的筆者以及其他患者一樣,都有深刻的體會。我十多年的一個奇難病癥,就是在“詢診熱線”的熱心幫助下,得到專家的信診指導而得到解決的。
《家庭醫藥》還有一個特點:“愛管閑事”——愛管困惑大眾健康的是非大事。每當社會上出現這類是非大事時,《家庭醫藥》都能及時組稿,請專家為大眾解惑釋疑。如 2005年11月21日,南方某知名大報發表了臺灣林光常反對喝牛奶的長篇文章,這在全球引起嘩然,普通大眾更是會問:“這牛奶到底還能不能喝”?還有一直困惑大眾的“食品安全”等社會焦點問題,《家庭醫藥》都能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及時刊登“特別策劃”文章,以明辨是非,從而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祝愿《家庭醫藥》得到越來越多中外讀者的熱愛。
■讀者視點
警惕免費贈藥陷阱
在報刊、網絡上時見免費贈藥廣告,內容如出一轍:患風濕病、糖尿病、肝病……的患者,只需來信詳述病情,即可獲贈藥品。筆者的父親患糖尿病,懷著試試看的心情,我曾給××軍區糖尿病研制中心去信,不久便收到一小盒藥品及復函,才知其廬山真面目。函件上宣稱,該中心“研制的純中藥是國內首家攻克糖尿病的特效藥物,總有效率達98.26%,治愈率95%,根除率達90%。服藥時必須按順序服完五個療程,才能達到根治目的。1號藥為試用藥,2號、3號、4號是治療藥,5號藥是鞏固藥。我中心免費贈送試用藥一個療程,以后每個療程藥價為280元,一次購藥4個療程則收1000元。”藥品盒上無藥準字號,也無食(健)準字號,只標注國家申請專利號及“科研用藥,本院制劑”等字樣。看來,這又是一個免費贈藥的陷阱。
這類騙局大多以扶貧、獻愛心為幌子,以免費贈藥為誘餌,聲稱是新藥品、新療法、遠程診斷,一次治愈、終身無憂,如此等等,天花亂墜,大肆吹噓。勸誡廣大患者切莫病急亂投醫,那些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承諾,那些所謂免費贈藥,“買三送一”等促銷手法,那些假借軍隊醫療機構名義做的廣告,都應警惕視之,避免損失錢財及胡亂用藥給身體帶來傷害。
(廣西德保 潘仕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