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考察人民日報社工作時發表了重要講話,當前,新聞戰線重要的政治任務就是要學習貫徹《講話》,緊緊圍繞提高黨報輿論引導能力這個核心,結合實際,注重實效,把《講話》精神學習好、貫徹好,不斷推進黨報與時俱進、改進創新。
一、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講話》精神
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了新聞宣傳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著重強調了要把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內涵豐富、論述精辟,我們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武裝思想,指導實踐。
1、學習《講話》要在“六個明確”上下功夫
《講話》深刻闡述了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地位、重大責任、基本原則、根本要求、指導方針和奮斗目標,學習《講話》要在“六個明確”上下功夫。一要明確重要地位。做好新聞宣傳工作,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關系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關系國家長治久安。這“三個關系”的論述是根據形勢變化,對新聞輿論重要地位作出的新的科學判斷。二要明確重大責任。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新聞宣傳工作要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搞好輿論監督,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營造良好輿論氛圍。三要明確基本原則。黨性原則是新聞宣傳工作的基本原則,是新聞宣傳工作的靈魂和生命。新聞宣傳工作要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正確導向不含糊,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不放松,堅持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掌握主導權不動搖。四要明確根本要求。以人為本是新聞宣傳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新聞宣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保證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要體現人民的意愿,滿足人民的需求,把握人民的脈搏,多反映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多使用人民群眾熟悉的語言,多采用人民群眾喜愛的形式,使新聞宣傳工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可親可信,深入人心。五要明確指導方針。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指導方針就是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努力使新聞宣傳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不斷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加強主流媒體建設和新興媒體建設,努力構建定位明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格局,切實抓好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新聞宣傳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新聞宣傳隊伍。六要明確奮斗目標。體現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是新聞宣傳工作永遠不變的根本職責;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是新聞宣傳工作永遠追求的奮斗目標。
2、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要在“七個要”上下功夫
《講話》把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強調了“五個必須堅持”。落實《講話》要求,一要深刻領會“利誤論”。“利誤論”要求在新聞宣傳工作中興“利”祛“誤”。要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嚴格宣傳紀律,做到守土有責,在重大問題、敏感問題、熱點問題上把好關、把好度。二要增強新聞“三力”。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途徑就是要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數字說話,真正地深入生活,真實地反映生活,真誠地參與生活,真心地服務生活。三要努力實現“兩個統一”。必須重視人民的期待,人民的訴求,人民的呼聲,人民的愿望,使新聞宣傳入眼、入腦、入心。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深入了解受眾的需求,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說群眾想說的話,講群眾能懂的話,充分體現群眾意愿,引導群眾共同前進。四要切實提高“四種能力”。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解放思想、善于破解難題,切實提高“四種能力”:即切實提高黨報的輿論引導能力,堅持政治家辦報方向,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切實提高服務經濟發展能力,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樹立服務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切實提高維護社會穩定能力,不斷加強正面宣傳,加強新聞輿論監督,用正確的輿論引導群眾;切實提高傳播先進文化的能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宣傳,為社會發展進步鼓與呼。五要扎實推進“三個轉變”。實現新聞宣傳由傳統的總結提煉概括為主,向超前策劃、突出主題、邏輯鏈接、亮點聚合并重轉變;由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為主,向滲透式、感召式轉變;由傳統的以文字、圖片傳輸為主的單項過程,向多媒體、多元素、新手段、新技術綜合運用和全過程展現轉變。六要掌握第一時間話語權。誰能在第一時間把新聞發出去,誰就搶占了新聞的制高點,誰就主導了重大事件的話語權。黨報對重大新聞和突發性事件的報道,必須做到首發先聲,絕不失語,真正做到及時主動、有效引導。七要重在落實“四抓”。培養造就“四名”人才是黨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時代的需要,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深化“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帶頭實踐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做積極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表率,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強業務本領,關鍵要做到“四抓”:一是抓“龍頭”,建設高素質的領導班子;二是抓教育,培養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編輯記者;三是抓本領,造就一批業務過硬的精兵強將;四是抓制度,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和管理環境,提升工作效能。
3、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要在“五個高度重視”上下功夫
《講話》指出,必須加強主流媒體建設和新興媒體建設,形成輿論引導新格局。一要高度重視“五個創新”。要找準創新的突破口,把握新抓手、拓展新形式、增添新內容、彰顯新特色,創新觀念、內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二要高度重視拓展優勢。黨報具有較強的公信力和權威性,這是黨報的優勢所在。在新的形勢下,主流媒體自身要充分發揮權威性優勢,做到強勢引導,權威引領。三要高度重視交流互動。加強各種媒體形態之間的交流互動,優勢互補,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做好與廣大讀者的互動交流,在交流互動中形成社會共識,在加強信息服務中開展思想教育,通過互動交流讓黨的政策方針更加深入人心,讓人民群眾心聲的表達更加通達順暢。四要高度重視搶占“制高點”。在重點發展黨報媒體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建設,搶占“制高點”,讓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要發揮好黨報集團辦新聞門戶網站的作用,建設網站、手機媒體、網絡視頻等新興媒體業態。五要高度重視融合創新。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應進一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融合創新,對集團內新聞資源有效整合,力爭最大程度發揮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兩個優勢,形成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格局。
二、進一步提高黨報的輿論引導能力
科學發展觀是統領各項工作的綱領。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辦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在新聞工作上的具體實踐;是深刻領會和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和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高黨報輿論引導能力的根本途徑;是在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的新形勢下做好新聞工作的迫切需要。在具體的辦報實踐中,要注重做到:
1、把深化主題宣傳與做強民生新聞緊密結合起來
《講話》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是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根本要求。”黨報高度關注民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要求,也是主流媒體在新形勢下應擔負起的歷史責任。落實“根本要求”,把深化主題宣傳與做強民生新聞緊密結合起來,是凸顯黨報權威性、凝聚力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要找準經濟中心與民生建設的結合點,通過大量生動報道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要找準和諧社會共建與共享民生的閃光點,圍繞就業、住房、低保、醫保、農村合作醫療等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話題深入報道;要找準人民群眾與社會各界對民生問題的關注點,圍繞民生的熱點難點做文章,體現黨報的公信力和權威性。要正確把握黨和政府的施政重點與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對熱點難點不回避,深入分析、解疑釋惑、化解矛盾、促進解決,發揮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2、把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與落實“三貼近”要求緊密結合起來
在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力爭把黨報的新聞做得更有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解決辦報中存在的“慢、淺、硬、互動缺失”等問題。一要報道視角“沉下去”。推出更多既鮮活又有深度的報道,做到觀點鮮明、事實鮮活、語言樸素、情真意切。二要宣傳策劃“有讀者”。對重大主題宣傳要牢牢把握新聞的全局觀,注重整體策劃、精心實施、做深做透,注重抓住黨和政府重視、群眾百姓關注的問題進行報道、引導輿論。三要分析問題“挖深度”。立足于建設性,體現前瞻性、引領性,通過報道引導群眾正確對待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增強對改善民生的信心。
3、把堅持團結穩定鼓勁的基調與做好突發事件報道的要求緊密結合起來
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新聞輿論領域的斗爭更趨激烈、更趨復雜。在這樣的情況下,既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的新聞宣傳基調,又要提高時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聞宣傳工作的主動權。一要牢牢把握話語權。隨著信息傳遞和獲取越來越快捷,及時掌握信息資訊在第一時間的發布權,積極引導輿論,十分重要。去年,安徽日報在抗擊特大洪水、抗擊突如其來雪災和近期的抗震救災等突發事件報道中,都做到了導向正確、及時主動、引導有力。二要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在各種災害報道和突發事件報道中,安徽日報的新聞宣傳做到反映迅速、全力以赴,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同時,建立起了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新聞宣傳做到反映準確、及時,牢牢把握話語權,既不“失語”又不“亂語”。三要把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對突發事件和災難新聞的報道,不僅要及時報道災情,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深入宣傳抗擊災害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大力弘揚眾志成城、團結抗災的偉大精神,要做到引導輿論、凝聚人心、戰勝困難、共建美好明天。
三、全力推進新聞宣傳工作的改革創新
黨報的新聞宣傳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改進創新”為動力,不斷提升黨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想新法、走新路、出新招、求新效。安徽日報近期開展了以“改進創新、提速提質”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全員“大練兵”,努力使黨報的辦報創新能力再上新層次、新臺階。
1、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是做好新聞工作重中之重。改革創新,首先要針對形勢的變化進一步解放思想,要在辦報實踐中注重轉變思維方式,建立新觀念、樹立新理念。要堅定不移地把改革創新精神貫注到新聞宣傳工作的實踐中。思想解放從來都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任何工作不斷進步的動力。可以說,沒有思想的解放、觀念的創新,就沒有黨的新聞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解放思想要求我們在問題中尋找突破口,從差距中尋找新思路。要開闊視野,創新思路,健全新聞應急機制,增強輿論的掌控力;堅持快速發布信息,增強輿論的引導力;做到信息公開透明,增強輿論的公信力;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增強輿論的感染力;注重用好新興媒體,增強輿論的傳播力。要通過不斷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掌握主動權,為維護黨的工作大局、實現人民群眾利益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2、勇于實踐,敢于創新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要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就必須與時俱進、改進創新。一要以品牌帶欄目。要把創辦新欄目、拓展新內容、彰顯新特色、形成新抓手作為創新的首要來抓。創辦品牌欄目的過程,既是一個對新聞報道做深做透的過程,也是一個深化主題宣傳的過程。通過創辦品牌欄目,發揮提升輿論引導力關鍵點的重要作用。二要抓好突破口。第一抓好圖片,敢于突破傳統,在主題宣傳中讓圖片唱主角,用圖片挖深度,使版面活起來,在圖片報道上形成風格和特色。第二加強評論。評論是報道的旗幟,要經常性組織專門會議研究加強報紙評論工作,開辟評論專版和專欄,強化評論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三要加強各方互動。開展報網互動、報報互動、編讀互動等,關鍵是做好與廣大讀者的互動交流,在同群眾交流互動中形成社會共識,既延伸黨報的品牌效應,又擴大黨報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3、加強新媒體建設,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
在重點發展傳統媒體的同時,把新媒體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中安在線”在實現由單一文字、圖片發布,到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以及多媒體和英文等多種手段運用轉變之后,應進一步向全方位開展自主報道轉變。同時抓好論壇博客,經常開展有針對性的討論,擴大黨報在網絡上的影響。二要推進新媒體建設。《安徽手機報》、《安徽語音報》和網絡電視等發展勢頭很好,也使集團媒體結構增添了新軍,搶占了傳媒發展的高地,要著手建設購物網站、開發數字報刊,同時,不斷發展新的傳媒業態。三要打造數字信息平臺。把集團內新聞資源有效整合,根據黨報、都市報、網絡媒體、手機媒體以及視頻新聞的不同載體要求開發和加工新聞資源,發揮資源整合的優勢。
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我們深感新聞宣傳工作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新聞宣傳工作任務更為艱巨、責任更加重大。黨的新聞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認識肩負的重大責任,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發揚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兢兢業業做好新聞宣傳工作,進一步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加倍努力工作,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奮敬業,團結和諧,進一步把黨報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