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多年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壯大,從邊緣到主流,成為構建我國新聞傳播格局的一股極為重要的力量,在營造社會輿論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現出自身獨特的優勢。
新興媒體作為新的傳播工具,本身是中性的,要增強新興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需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加強受眾研究。
首先,大量的受眾,特別是年輕受眾,向新興媒體轉移。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調查,截至2007年底,國內的網民規模達到2.1億,其中30歲以下的網民占到69%。從網絡使用情況看,77.3%的網民通過網絡閱讀新聞。其次,網民的網絡使用習慣因為學歷、年齡、職業和地域的不同呈現較大的差異,具有明顯的分眾化和對象化特征。最后,新興媒體的使用者一般主動性較強,積極參與互動。有報告表明,65.7%的網民在網上主動上傳過內容。
二、加強主流新聞網站建設。
在當前網絡新聞傳播結構中,還存在“主流新聞網站——商業新聞網站——網民”的二級傳播現象,其中商業新聞網站主要扮演直接面對網民的終端媒體的角色。所以,主流新聞網站需要不斷創新,提高業務水平,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新聞采訪權,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表達權,從而不斷提升自己在終端市場中的份額,擴大自己在讀者中的影響力。
三、利用新的網絡應用形式。
增強新興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利用好網絡論壇等新的網絡應用形式。網絡論壇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的重要渠道,也是了解民意、匯聚民智的重要渠道,要充分發揮其積極正面作用,避免消極負面作用。
四、加強政府網站建設。
在互聯網時代,政府網站給政府及其部門提供了直接與民眾溝通的低成本渠道。通過這條渠道,政府及其部門可以直接發布公共信息,了解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將有效提高政府的輿論引導能力,有助于將政府議程轉化為媒體議程和公眾議程。
如果能做到上述幾點,新興媒體在營造良好的國際國內輿論環境方面一定能發揮更多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