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法院秉承涉軍案件無小事的思想,主動進入角色,在全省率先成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合議庭”,用法律的天平在軍地與軍人、軍屬之間搭建聯動平臺,奏響了一曲大國防的和諧旋律。幾年來,先后接待來訪軍人軍屬400多人,審理各類涉軍案件130余件,為軍人軍屬挽回損失達200多萬元。該院也先后被評為安徽省、南京軍區先進單位,全國法院系統先進集體,2007年1月,再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工作先進單位”,成為全省惟一獲此殊榮的基層法院。
協調各方解決問題
合肥蜀山區地處合肥大蜀山腳下,轄區內涉軍單位較多,軍隊的一些院校、醫院等單位大多座落在此,轄區常住軍人,軍屬約10多萬人。
近年來,蜀山區法院充分運用調解手段,及時化解矛盾,堅持思想疏導與解決涉法問題相結合,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果。“維權合議庭”還注重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借助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協調處理,解決法院在審理案件中遇到的困難,確保案件審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從根本上解除軍人軍屬的后顧之憂。
2005年3月,某部政治部門來函請求依法為該部士官小孫解決拆遷費一事。法庭馬上會同區人武部及有關5家單位,只用了3天時間,便與各方就拆遷費的支付方式,恢復樓安置等達成了共識,給了小孫一個滿意的答復。
2006年6月,法庭接到駐河南省武警某部剛剛入伍的戰士小鄭寄來的一封信件,反映因鄰里糾紛,父親被打傷的問題遲遲未能解決,其父親已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依法維權。戰士利益無小事,法庭會同街道、當事人單位進行“三堂會審”,及時弄清了來龍去脈,穩定了情緒,明辨了是非,很快使動手毆打小鄭父親的鄰居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當面向小鄭父親賠禮道歉,并當場支付了醫藥費。
作風踏實贏得贊譽
為保證軍人軍屬合法利益得到更加及時的法律保護,“維權法庭”對涉軍案件實行快立案,快送達,快審理,快執行的原則。立案庭指定專人負責對涉軍案件統一受理,分流,督辦,將案件審理全程納入審判流程管理,及時督辦,掌握案件進度,提高審判工作效率。對軍人軍屬經濟困難的,主動給予辦理訴訟費用的減,緩,免交手續;案件受理后,及時移送審判庭,優先安排開庭,迅速審判;立案庭專人負責對涉軍案件全程監控,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進入執行程序后,分管院領導及時督辦,確保合法權益得到實現。
如在審理宋某與潘某離婚一案中,男方宋某原系合肥炮兵學院干部,系該院國防重點科研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女方是某小學教師.雙方婚后因性格不合,經常發生矛盾,嚴重影響家庭生活的同時,牽扯了宋某大量的精力,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防科研項目的進展速度。無奈之下,宋某向該院提出離婚訴訟。女方應訴后,態度消沉,情緒低落,堅決不同意離婚.隨著案件審理的深入,雙方父母也參與到矛盾中,使案件處理更加棘手復雜。處理案件的審判人員多次與女方談心交流,了解真實想法,耐心向她宣傳法律,穩定其情緒;同時一方面做男方父母的思想工作,調整情緒,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處理離婚案件,另一方面與部隊聯系,請他們做工作。在部隊配合下,經過審判人員的辛勤努力,女方最終接受了夫妻感情無法修復的事實,同意與男方調解離婚。案件審理后,宋某及其所在部隊專程上門向法院表示感謝,對審判人員的工作作風和執法水平表示贊許,宋某也安心投入到國防科研工作中。
依法維權提供保障
近年來,醫患糾紛呈現出快速上升趨勢,軍隊醫院也成為訴訟主體,被告上法庭。由于此類糾紛法律關系復雜,造成人員傷殘或死亡,后果嚴重,且涉及經濟利益巨大,矛盾容易激化。有的當事人采取沖動、偏激的方式,嚴重影響了軍隊醫院正常的醫療工作秩序。
如在審理陳某與部隊某醫院及另外三家醫院、血站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中,原告陳某因患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自94年起先后經幾家血站和醫院供血,輸血。2002年,其被查出患丙肝。陳某及親屬多人到該部隊醫院要求處理,引起群眾圍觀,干擾了醫院正常工作醫療秩序.案件起訴來法院后,陳某要求法院判令四家被告共同賠償醫療費。由于事情發生時間距起訴時長達8年之久,司法鑒定也無法確定四家被告中誰存在過錯。為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審判人員四處查找資料,翻閱相關醫學文獻,尋找原告致病原因,在虛心向專家學者請教的基礎上,考慮到原告后續治療費困難的情況,耐心開展調解,反復與各方溝通,并針對部分被告在外地,到庭不方便的情況,采取了電話溝通、背靠背調解等方式,使原告達成諒解,最后以調解方式結案,使該部隊醫院從糾紛中解脫出來,受到好評。
秉持公正慎重穩妥
慎重穩妥,公平公正,是蜀山區法院辦案的一個重要原則。慎重處理涉軍案件,充分考慮各方面尤其是政治上的影響,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實體現公平公正。
2007年,部隊某單位以違反合同為由對3名聘用人員下達了解聘通知,3名聘用員工要求勞動仲裁,仲裁裁決結果為部隊方敗訴,當事人趁機聚集無關人員擾鬧滋事,嚴重影響了部隊的正常工作秩序和良好的形象。部隊隨即向法院提出訴訟,法院根據3名聘用人員的違紀程度,分別情況作出了支持部隊對2人解聘,不支持部隊對違紀情節輕微的1人解聘的判決。原被告雙方均接受了這一判決。判決結果使部隊認識到,提高法律意識,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利益能使正常的工作少一些曲折,多一分順達。事后,法院方面對此案專門組織人員和部隊有關領導進行了一次座談交流,分析部隊贏在哪里,敗在何處,并就部隊在聘用人員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司法建議。
2006年,部隊某干休所對單位的一幢樓房進行了對外租賃,被一個體經營酒店,由于經營不善,在短短兩年內,這個經營戶負債累累,為逃避債務,隱匿起來了。接到部隊的訴訟請求后,“合議庭”馬上立案,派遣得力人員會同有關部門展開調查取證。為減少部隊和其它債權人的損失,合議庭研究決定由債權人合資經營這個酒店,所得利潤由部隊和債權人按債權比例分成。這種靈活而合法的處理,使部隊單位的合法利益免受了損失,部隊的領導對法院的處理表示滿意。
采訪中,蜀山區法院分管合議庭的副院長裴文泓正在審理一起涉軍案件,她動情地對記者說:“心系國防,情注軍營,我們在涉軍案件審理中,時刻注重增強大局意識,以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探索法院擁軍的新途徑,為鞏固國防,維護軍人軍屬的合法權益,促進軍政軍民團結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奏響一曲時代和諧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