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充斥熒屏的電視談話節目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同時,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卻持續6年多既叫好又叫座。因此,筆者從欄目定位、敘事風格、主持特色三個方面,解析了《魯豫有約》的故事風格。
【關鍵詞】魯豫有約 故事 風格
1996年3月16日央視推出《實話實說》欄目,隨即創造了“低成本、高收視率、高廣告回報”的傳媒奇跡。之后,全國各家電視臺紛紛效仿,電視談話節目充斥熒屏。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此類節目最多時達200多個。為了在這個有利可圖的、開放的大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各訪談節目制作人更是挖空心思,使盡渾身解數:或堅持精英文化之路,導致節目叫好不叫座;或加大煽情力度甚至惡搞嘉賓,導致節目叫座卻不叫好。這種背景下,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開辦了6年多,始終好評不絕。
同樣是電視訪談節目,《魯豫有約》持久的、既“叫好”又“叫座”的現象,引起了筆者對其故事風格的關注和研究。
一、欄目定位:將故事進行到底
從受眾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故事性符合中國觀眾傳統的欣賞習慣:從唐代傳奇、宋代話本、元雜劇、明清小說,到現代廣播中的評書、電視連續劇,聽故事、看故事已經成為中國觀眾長期養成的民族欣賞習慣。也就是說,曾經人們通過口口相傳的故事,來娛樂自己的心靈和確定自己的經驗;而在現代社會中,受眾的情感寄托和經驗構建主要依賴媒體、特別是電視媒體“講故事”。《魯豫有約》就是這樣一個以講故事的名義登場、并癡心不改的電視談話欄目,其故事性具體表現主要有三方面:
1、內容定位: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
在電視節目日趨同質化的今天,節目的內容定位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內容的定位就是打造出節目有別于其他同類欄目的獨特形象,就是增強欄目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塑造節目品牌。
《魯豫有約》是鳳凰衛視中文臺在2002年元旦推出的、為陳魯豫量身定做的、每周1期的一檔談話節目,采用的是主持人與嘉賓一起“說故事”的語態。據說,《魯豫有約》開始設計的主題詞是“說出你的秘密”,后來考慮到中國文化審美習慣比較正統和內斂,就改成了“說出你的故事”。
2005年《魯豫有約》改版,但其說故事的風格依舊。變化的是:將以往一對一的談話現場,變成有300多個觀眾參與的節目;從以前的每周1期改為每周5期;節目嘉賓從名人、有爭議性的人物,到各行各業有故事的人物;節目在全國30個省級電視臺落地,收視率與覆蓋率得到極大的提升。因此,觀眾與魯豫“約會”和“聽故事”的意識被強化。
2、選題原則:挑選有故事的嘉賓
《魯豫有約》開播時的欄目宣傳語是:尋訪昔日英雄和有特殊經歷的人群,它將見證歷史,思索人生,直指人們的生命體驗與心靈的秘密。在嘉賓的選擇上,看重人的命運和大起大落。比如乒乓外交,比如樣板戲。但這樣的選題資源是消耗性的,是不能再生的。
改版后《魯豫有約》選題標準沒有變,但選題定位由精英化走向平民化,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曾經主打精英路線的節目正轉向大眾文化尋求出路。
二、敘事風格:講故事盡顯溫情
懸念、矛盾、沖突是所有敘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眼下也不乏用懸念和沖突演繹電視故事的叫座欄目。而《魯豫有約》的敘事語態始終是講溫情脈脈的故事。恰似長流之細水,預示節目之活力。仔細審視節目,你會發現其溫情風格是貫穿和滲透的。我們以受眾較熟悉的《魯豫有約》之《瘋狂教授·易中天》這期節目為例:
1、開場語:自然親切的溫情
節目的開場語是吸引觀眾也是節目定位的關鍵。《魯豫有約》每期都有一段看似信手拈來,實則自然、親切、精準的開場語。
《瘋狂教授·易中天》這期節目的開場語是這樣的:“如果我跟大家說有這樣一個人,他有自己的追星族,喜歡他的粉絲們呢,會特別熱情地在網上聊關于他的一切。他出門的時候必須要戴墨鏡,否則會被人家認出來,有人會要他簽名、跟他照相什么的。那我們說這個人不是歌星就是影星。但他呢,其實是一個大學教授,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易中天教授。”①
沒有故弄玄虛的懸念和煞有介事的渲染,魯豫溫文爾雅的講述,顯然給嘉賓和觀眾一種平和溫情談話基調的暗示。嘉賓的整場談話狀態是愉快和狡黠的:愉快是因為親切友好的談話氛圍,狡黠則是因為要避免被聰明的主持人勾出或套出涉嫌隱私的故事。當嘉賓談到他新書中所配光盤的內容是從未播出過的,是專門答謝讀者的時候,不禁手舞足蹈、神采飛揚直接對著陳魯豫說:“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你。”老道的嘉賓竟然也有一剎那忘情的好感流露!這其實也彰顯了主持人的魅力。難怪這期節目題為“瘋狂教授”呢!
可以比較一下同類節目《面對面》之《麻辣教授易中天》。②王志以咄咄“審”問開場——“為什么你現在最火?易中天的訣竅在哪兒?”易中天的每一次回答都謹慎機智、盡顯麻辣,他甚至在訪談中這樣借題發揮:“不舒適就是碰上一檔無聊的節目,一個蹩腳的主持人,問一堆八卦問題,你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就很不舒適。”著實給犀利的王志一個重磅下馬威!
2、話題設計:人情故事的溫情
陳魯豫在話題設計上總是以“故事性話題”為主導。有人初步統計:如果每期平均25個問題,則故事性問題占到12個,其次是人情味話題,為10個。陳魯豫的提問帶有較強的故事性或情節性,仿佛是一篇章回小說的標題,從一個故事跳到另一個故事,從事業跳到家庭,從友誼跳到愛情。
此外,人物故事短片在魯豫的“故事式訪談”中運用得也較多。這不僅利用了電視的優勢,同時也強化了故事性。
現代社會以極快的速度不斷發展,現代的思想和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魯豫也正是基于此在不斷地講述著一個個鮮活的人的故事,讓我們在忙碌的數字社會中仍然有一方讓心靈適然的花園。
3、氛圍設計:舒適和諧的溫情
一個好的談話空間和談話氛圍,對談話的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被訪嘉賓而言,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更容易敞開心扉地與主持人交流。《魯豫有約》改版以前,訪談地點往往在空間比較小的地方:優雅的咖啡廳、安靜的書吧、被訪者的家里等。改版后的《魯豫有約》,訪談地點雖然固定在了300名觀眾參與的演播廳,但是在演播廳的布置上,采用了藍色的背景,中間安置了一張黃色弧形的布沙發,營造了一種家庭客廳的感覺,以便消除嘉賓在訪談中的緊張感。
三、主持特色:秀故事魯豫有招
從理論上說,談話節目成功的關鍵在于主持人引導嘉賓進行有效“談話”。主持人對談話的駕馭能力可以細化為對話題的把握能力和營造談話“場”的能力。魯豫無疑是一個出色的、優秀的訪談家,多年的歷練令她有足夠的經驗來掌控談話,從而讓我們盡可能地接近了事實的真相。
1、對談話走向、深度與節奏的控制
一般來說,人物訪談,不外乎三個角度:個人經歷、當下招致熱議或非議的回應、今后的打算。簡單地說就是人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魯豫是個真正的主持人。傳播學中主持人的定義是節目的主人。據了解,《魯豫有約》欄目組制作一期節目大約有報選題、討論選題、定選題、前期溝通、正式錄制、后期剪輯六個流程,魯豫參與每個環節。而且對于選題,魯豫有一票否決權。
魯豫較好地把握了節目的節奏。她慣用的方法是:一方面通過有主題的提問,構架一個盡可能大的空間來展示嘉賓個人意識世界里的人生經歷;另一方面,就觀眾所關心的問題策略地設計了某些敏感話題的提問。
2、營造談話“場”的能力
營造談話“場”的能力具體體現在對嘉賓和現場觀眾情緒的調動以及對現場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兩方面。多年來,出眾的記憶力、善良的天性、北京廣播學院英語系國際新聞專業、從業的豐富經驗……這些已形成了魯豫獨特的駕馭談話“場”的絕招,造就了她自然清新的氣質、認真傾聽的風格、敏捷機智的應變、沉穩淡定的親和。鄰家女孩形象和女性化語言合成了魯豫特有的柔性控制風格。“魯豫始終如一的微笑和內斂的謙和態度,在為被訪者創造場內輕松語境的同時也為受眾創造了場外自然的語境。”③
結語
2008年4月14日《魯豫有約》落戶湖南衛視,并改名為《快樂心靈――說出你的故事》。一時間,對這個節目命運的預測眾說紛紜。
作為主持人,魯豫是不可復制的。魯豫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個本色主持人,她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和智慧制作著一期期精彩的節目。
參考文獻
①易中天視頻講座精選——《魯豫有約》之《瘋狂教授·易中天》
②央視出品:《百家講壇》DVD影像資料之《易中天品三國》(五)——《面對面》之《麻辣教授易中天》
③《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劉長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