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博客在世界范圍內擁有了數以億計的用戶。個人博客行為的規范與否、網站的博客服務與管理是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要求、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都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博客的世界是井然有序還是混亂不堪。個人、網站和監管部門都應該主動擔負起自己應盡的職責,努力使“博客”——這個充滿活力的信息交互模式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博客 博客規范 自律 他律
博客現象的發展,展示出巨大的傳播力量,引發了一系列的思考。開放、自由、共享是博客精神所在,但這一“低門檻、高互動”的傳播平臺在傳播信息、張揚個性的同時,也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始終伴隨著各種糾紛與沖突,暴露出博客監管工作中存在的許多盲點與難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社會困擾和不良影響。作為負責任、健康發展的博客,是需要節制的。
一、博客傳播中的弊端
博客是一種通過注冊就可以擁有的網上個人主頁。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種傳播方式為個體提供了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的獨立空間,可以從事面向多數人的、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因而又被稱為“自媒體”(wemedia)或“個人媒體”。“零技術、零成本、零編輯、零形式”①的特點和傳播意義上的個人性、開放性和交互性,使博客迅速成為了網絡媒體的新寵。
博客的公共開放程度全部由個人來掌控,從最初的靈感爆發、原始創作到完善修改,都是由作者一個人完成,自我意識表現強烈。雖然單個博客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博客與博客的多點對多點的傳播,完全可以卷起一陣狂風——系統學上將這成為蝴蝶效應,也有人稱之為螞蟻集聚效應。因此,博客的出現使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界限消失了,個人可以直接進入公共領域,這種現象是網絡帶給媒體傳播的一種進步,但缺少規范與監管的博客有時會帶給他人和社會某種影響,甚至是侵害。
如,轟動一時的“80后”作家韓寒與評論家白燁的博客罵戰、郭德綱與汪洋的博客事件、木子美的身體寫作、“竹影青瞳”的裸照博客、“艷照門”事件、旅美某博士在博客中傳授原子彈的制作方法和Google員工在博客上販賣商業機密以獲取非法利益,以及各式各樣的“揭私明星博客”等博客事件,已經從各個方面表現出了缺少規范和監管的博客所帶來的危害。
當諸多造成不良影響的事件出現在博客世界時,我們必須思考博客行為到底是否應該受到管理或限制?如果施加限制,限制到什么程度?誰來施加這種限制?這種限制對博客的發展又有怎樣的影響?這關乎博客對社會的影響和作用,也關乎我們自己的生存環境。
二、自律與他律——博客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合理規范并有效治理目前博客世界里存在的問題,要從博客的內部自律和外部他律兩方面尋求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
(一)自律——博客規范的內在約束
自律在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眼中是指“自己制定出道德規律又要求自己遵守”,即“人為自己立法”②。哈貝馬斯認為,交往者本身具有什么樣的資質和能力直接影響到交往過程和交往效果,在博客傳播中,傳者自身的態度和素質對于網絡話語情境本身產生重要影響,對于理想言說情境的建構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③
1、博客規范需要自律。任何一個負責任的博客都應該,而且必須認識到:我們是在通過網絡,向社會公眾發表我們的文字。因此,作為博客的主體我們必須對讀者和社會承擔責任和義務,必須遵循應有的道德規范和倫理準則。自律是博客規范發展的主要力量。博客中國網站在木子美事件發生后,整理了一份比較正式的《博客道德規范》的倡議書。這是國內博客網站第一次意識到自律的重要性。
2、自律——博客規范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博客的使用者都是博客傳播的“把關人”。看什么博客、寫什么內容、用什么方式,都是由個人自主選擇和決定的。個人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程度與要求的高低,會直接反映在博客作品上,決定其性質的優與劣,通過量的累積將會間接影響整個博客世界的屬性和發展方向。因此,博客使用者的“自我把關”是博客規范的基礎和起點。
博客使用者要做好自律,這就要求博客使用者要注重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努力提升個人的道德素質,在法律與道德規定及允許的范圍內行事,做到知法、明理,凡是不合法、不道德的就不做、不說、不看、不傳播。其次,博客使用者要培養和加強個人的媒介素養能力,能夠區分正確積極的信息和錯誤消極的信息。在收集、報道和編寫信息和文章時要選取那些真善美、積極健康的信息,并做到誠實和公正。此外,博客使用者應積極扮演傳播中“意見領袖”的角色,將那些優秀、規范的博客向親友進行推薦和鏈接,使其更好地傳播,以此造成輿論聲勢,實現對博客發展的有效引導。最后,博客使用者應敢于承擔責任,勇于承認錯誤并及時糾正,并敢于揭露其他博客不道德的行為。
博客世界的道德規范和自律自愛,是博客健康發展的根基,也是在讀者面前塑造博客世界公信力的基礎。
(二)他律——博客規范的外在保障
傳播學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爾德早就提醒過我們:“大眾媒介是一種可以為善服務,也可以為惡服務的強大工具。而總的來說,如果不加以適當控制,它為惡服務的可能性則更大。”④
博客的健康、有序發展單純依靠博客主體的內在自律是不夠的,還必須輔助外在制約力,即博客服務提供者和管理者的有效管理、相關法律及法規的不斷完善和相關行政部門的監管。
1、博客服務提供者和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是博客規范的重要環節。網站作為博客的傳播載體,為博客的存在與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和管理保障,承擔著對博客進行監督、審查和管理的職責。只有當網站的監督、管理工作全面與完善時,才能更好地防止有害博客的出現和傳播,使之朝著規范有序、健康有利的方向發展。
博客的服務者與管理者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切實做好博客傳播的管理工作。第一,通過分析去偽汰劣、留真存精。網站在審查和管理博客內容時,要獎懲結合,對那些規范、積極的信息采取等級推薦或分級獎勵機制;對不良信息進行屏蔽、過濾、刪除甚至關閉。第二,加強互動、積極溝通。可以在博客網站上設置內容投訴、信息反饋、有獎舉報、網民監督等互動欄目,積極有效地溝通雙方,及時處理和制止可能引發爭執與糾紛的博客行為。第三、法律教育、道德約束。與博客用戶確定合約關系,告知其相關法律風險和行為準則,及相應的違約處理措施,對博客用戶進行網德教育,督促并提升其道德水準和網絡素質。
2、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為博客的監管工作提供依據。目前,有關博客的法律、法規尚未正式出臺,但是,一些試行性的公約和條款已經擬定并投入使用,正指導和規范著博客行為。如,中國互聯網協會起草的《博客服務自律公約》(征求意見稿),該公約對博客的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提出了詳盡細致的要求和規定,對各自的責任和權利進行了劃分。中國互聯網協會還起草了《文明博客倡議書》,用來規范和管理博客網站的留言。
其他法規的相關規定和闡釋也有囊括和適用于博客的部分。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博客屬于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和其他信息服務者一樣,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第十六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發現其網站傳輸的信息明顯屬于本辦法第十五條所列內容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保存有關記錄,并向國家有關機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七條也有類似規定。
此外,還可以從其他法律中找到可供博客監管借鑒和引用的條款:如博客到底是采用匿名制還是實名制會更有利于其發展的爭議,可以從《居民身份證法》的“視讀和機讀”機制和“儲蓄存款實名制”“注冊制度協議”中尋求啟示;在處理博客侵權案件和博客糾紛事件時,其他法律的相關條款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如《合同法》中的“要約制度”和“歸責原則”的規定、《著作權法》中相關用詞的定義、權利人的劃分以及權限的規定等。
3、有關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和制約為博客的規范提供了有力保障。博客監管和互聯網一樣,需要的是一套綜合的管理體系,要求各政府主管部門之間通力配合、齊抓共管。信息產業部是互聯網的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國ICP、IP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的管理工作及相關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和協調。信息產業部2000年發布的《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對電子公告服務管理做了詳盡細致的劃分和規定,該規定也同樣適合于博客管理。
公安機關是另一個協助博客監管工作的相關部門。它依法打擊各種網絡犯罪活動、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維護網絡秩序,負責對其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監督和管理。公安機關通過設立網絡警察這一管理機制,運用關鍵字詞進行搜索,當發現不良信息或違法信息時及時刪除,情節嚴重的對其IP進行封堵,以此來及時受理網上舉報和求助,威懾網上犯罪。此外,公安機關還對網吧進行監督和審查,在網吧落實實名登記、人員培訓及持證上崗、信息留存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同時每兩三年對網吧管理人員進行技術、法律、法規的培訓,加強其相關法律、法規教育,提升其管理工作的能力,減少因無知和疏漏而造成的工作失誤。
三、博客監管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全方位的監管和控制并不可取。博客的管理問題并沒有超越當前的互聯網管理范疇和媒體管理制度,包括對BBS管理、域名管理、ICP許可管理和互聯網文化等管理制度,在制度和手段上已經足夠。在具體措施上應該以“發展”的眼光來對待博客這個新生事物。對于一些發展中出現的偶然事件,不必作出過度反應。
但是,也不能讓博客自由放任,不施加任何控制。實際上,博客世界是存在約束的,這種約束就是聲譽機制,一個真正的博客,他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他會努力做一個好的原創新聞的報道者,也會成為一個理性的表達者。當出現錯誤時,他們會為之負責。
對于博客的服務和管理者,應扮演“最小的管理者”的角色。因為博客的平臺提供商存在競爭,可以將其的行為約束在“最小的管理者”的范圍之內。這個“最小的管理者”,對沒有明文規定不應該貼出的文章,就不應刪除。首次發生事件,它可以依據博客們的輿論意見,決定是否刪除相應文章。一定要以審慎的態度來對待博客平臺上的博客文章。一旦刪除,就形成一個判例,以后可以援引這個判例,決定是否刪除博客們的文章。博客們可以發表評論,決定博客的管理者是否“越界”。
結論
博客擁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應用前途,博客進入傳媒領域之后,引起了一系列的新問題。當前應該在鼓勵博客發展的同時,加強規范與監管,從自律與他律兩個層面上共同努力,自律是根本,是核心;他律是保障,是重點。只有在自律和他律同時運作和啟動的情況下,博客傳播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趨利避害、健康發展。
注釋
①方興東:《互聯網最新趨勢和博客(blog)浪潮》,http//tech.blogch-ina.com
②趙莉:《博客世界如何有效自律》,《青年記者》,2006年第16期
③李麗娜:《網絡博客與理想化與空間的構建》,2006年5月9日
④[美]沃納·賽弗林/小洽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第四版。
(作者單位:安徽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