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我省優秀運動員的比賽成績、訓練記錄,并對作者過去的訓練和自身多年帶隊訓練進行分析研究,收集、整理近年來我省全能運動員訓練和比賽資料,研究側重重點項目的訓練,帶動弱項的提高,以及賽前的模擬訓練,以指導訓練。
【關鍵詞】全能運動員 側重訓練賽前模擬訓練
一、前言
全能運動訓練法從1912年開始至今,—直在改變著。這些改變不是由于理論發展的影響,而是取決于當時運動員的成績。因此,也就根據選材,隊員天生的能力和成就而創造了全能運動員訓練的各種理論。
全能運動員是個綜合性的田徑項目,它是由跑、跳、投組成。優秀的全能運動員不僅要具備全面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戰術水平,而且還必須牢固掌握田徑運動中大部分運動項目的高難度技術。歷史上真正優秀的全能者寥寥無幾,運動員總有自己的弱項,研究側重重點項目的訓練,帶動弱項的提高,以及賽前的模擬訓練(即心理素質訓練,意志品質的培養和戰術水平的提高),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閱讀有關文獻資料及我省優秀運動員的比賽成績、訓練記錄。并對作者過去的訓練和自身多年帶隊訓練的經驗進行分析研究,收集、整理近年來我省全能運動員訓練和比賽資料,以及指導訓練的資料。
通過認真實踐,對比所訓練的運動員各項成績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以2447分獲省“十運會”男子乙組第一名。
具體指標見表1:
(表1楊國光訓練及省“十運”會上“四項全能”成績對比表)
三、分析討論
1、全能運動員訓練的基本方向
全能運動員必須協調地發展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全能運動項目要求運動員身體素質發展達到高水平,他應該有短跑運動員的速度,中長跑運動員的耐力和速度耐力,投擲運動員的力量和功率,以及長時間進行訓練和比賽的一般耐力。把所有身體素質發展到高水平是逐漸的和相當長時間的過程。所以,從訓練一開始就應該經常注意這些問題。經驗告訴我們,應當同時發展所有的身體素質,但在訓練開始階段稍偏重于耐力。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全能運動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兩天內的比賽,高強度,技術難度大,要求隊員在短時間內盡快調整狀態,以頑強的毅力完成比賽,堅持意志品質的訓練。特別是有氧耐力的練習,是隊員很好完成比賽任務的關鍵。
2、合理安排訓練順序
全能教練必須正確地組織全能所包括的大量田徑項目的技術訓練和提高過程,必須考慮到全能各項比賽是有一定順序的。因此,各項訓練按比賽順序進行較為合理。眾所周知,從一項運動過渡到另一項運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開始,與前面活動相應的運動和機能興奮過程都消退,然后進入與前面活動全然不同的活動相應興奮過程(運動方面和機能方面都不同)。實踐證明,在這方面訓練不系統的隊員就不能取得與他各個單項訓練和水平相稱的成績,所以訓練大綱(訓練周期中各個項目的分配)的安排最好基本遵循必要的順序,而每項的訓練最好一周不少于2次。
(1)全能運動員應重視力量訓練
運動員如能負杠鈴下蹲超過體重1倍和臥推杠鈴超過自己體重50%就可以認為力量訓練良好。應該強調對全能運動員來說,全面發展整體綜合素質,是全能運動員訓練重要環節。重要的不是在工作中表現的力量,而是功率。因此發展力量的目的是提高功率。
(2)有計劃、有目的地提高全能中弱項的成績
比賽中很少見到全能運動員在所有項目中都具有同樣的能力。無論任何項目的成績不理想,都會對運動員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逃避弱項的訓練,運動員注定陷入經常的不滿感覺之中。從而精神經常處于不佳狀態。由于任務龐雜,項目繁多,要求全能運動員在不損害全面技術的情況下,找出最佳有針對性的訓練手段。既可發展功率又可改進各項技術,以利于成績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3)全能運動員的側重訓練
訓練跑類項目,女子應該突出200米。男子應該突出400米。
在女子七項全能中,有三項是跑的項目(100米欄,200米,800米)。具有短跑能力的占兩項(100米欄,200米),而男子十項全能中有四項是跑的項目。具有短跑能力的占三項(男100米、400米、110米跨欄)。短跑能力除了這些項目以外,它可用于跳躍項目的助跑,對提高投擲項目的爆發力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短跑能力是全能選手必備的條件,這是個核心問題。而800米(女子),1500米(男子)跑都需要在發展一般耐力的基礎上來提高速度耐力,又能有效的促進各個單項的專項耐力以及專項能力的提高。任何一個女子200米專項運動員跑800米的成績,對七項全能運動員來說都是足夠好的;而任何一名男子400米專項運動員跑1500米的成績,對全能運動員來說也都是足夠好的。因此,200米(女子)和400米(男子)跑的訓練是關鍵,必須重點抓牢、抓好。還要在訓練中采用圍繞提高這項跑的訓練手段來促進其他跑、跳、投類項目的提高。
(4)訓練跳類項目時,應該以跳遠為重點
在全能跳類項目中,跳遠對全能成績的影響最大。跳高次之,撐竿跳(男子)最小。跳躍項目的要素主要是指彈跳力,跑速(助跑)和跳躍技術。它表明在全能跳躍項目中,素質因素對全能運動的作用比技術因素要大。正因如此,大多數世界優秀的全能選手也都是優秀的跳遠選手。所以,教練員在訓練全能運動員時,要抓住跳躍項目中的幾個要素,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集中精力抓跳遠項目的關鍵技術環節及關鍵素質訓練。以達到突出重點,帶動跳高及撐竿跳高成績的提高,并促進其他項目的共同提高。
(5)投擲項目,應該以鉛球為主
全能投擲項目——鉛球對成績影響較大。據資料及研究表明:鉛球對標槍(男子)、鐵餅的影響較大,而標槍、鐵餅對全能的影響較小于鉛球。因此在訓練中,應重點以鉛球項目的訓練來促進其它項目的發展和提高。
從技術結構上看,投擲時在最后用力的開始階段,髖部動作不僅對力量傳遞起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對最后的效果也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在投擲項目的訓練中,應重點抓住這一要點,并結合個人的特點尋求突破。
從技術環節上看,鉛球相對比標槍、鐵餅的技術環節簡單,以鉛球技術訓練為基礎,從而逐步掌握標槍、鐵餅技術,這樣做不僅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還有利于掌握關鍵的技術環節和正確的技術結構,更加符合投擲的共同點——髖部動作的相關性,使其彼此相互促進。
從素質角度分析,力量(特別是爆發力),對鉛球、標槍、鐵餅的飛行速度起決定性作用,它也是全能的基礎,但在進行力量訓練時不能過量,也就是說不能影響耐力、靈活和柔韌等其他素質的發展。力量既是取得優異投擲成績的重要條件,又是獲得速度力量(爆發力)的基礎,它對全能運動員非常重要。同樣,也不能為了提高速度力量而破壞了其他素質的發展和提高。在發展速度力量時不僅要結合投擲類項目的相互特點進行訓練,而且還要考慮到其他各個項目所需要的速度力量,一般在訓練中常采用動力性力量練習為主,并且選擇那些既能同時使盡可能多的肌肉群承受負荷,又能緊密結合專項技術的動力性力量練習。
(6)賽前模擬訓練
賽前的模擬訓練是為在運動會上取得更好成績而設置的。運動員在比賽前如何發揮現有水平或盡可能超越現有運動水平的發揮,是每一名教練員必須研究的課題,而賽前模擬訓練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實踐證明,適當的賽前模擬訓練是促進集訓期競技狀態形成和發展的一種重要訓練手段,對提高比賽的戰術意識及水平也起到積極的作用。
全能項目有別于田徑比賽中的其他項目,單項在比賽中的一個單元進行一次性的準備活動,一次性的最大限度地動員、發揮機體的能量。而全能運動在兩天內的比賽中每一個單元要進行2~3項(除女子七項全能第二天下午只有一個單項),不同肢體運動和不同機能方面最大限度地發揮機體的能量,這是一個復雜而艱苦的轉換過程。因此,運動員比賽時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要承受較大的負荷強度,而賽前的模擬訓練為我們提供了一般訓練手段所不能達到的最佳效果。
模擬訓練必需在賽前1~2個月實施。嚴格按照比賽項目的順序、時間、規則進行,可采用若干陪練隊員,例如:預計本賽事有8~12人參賽隊員;某一陪練隊員在某一單項成績很好的,來激發參賽運動員更好地發揮水平。
參賽運動員必須從心理上把模擬訓練視為正式比賽。注意心理素質的訓練,從準備活動到每項結束的項目轉換。作息時間、飲食等都應有足夠的重視,模擬訓練的成績都應視為以往最高成績而努力。教練員也應該認真做好賽程的記錄及查分工作。
安排模擬訓練日期后,可采用較艱苦的環境。例如:天氣情況不好,有風,有雨等;給某項較強陪練隊員比賽項目的排序,道次分配較好,給參賽隊員比賽項目的排序道次較差等,培養參賽隊員戰勝困難的意志品質和拼搏精神。
模擬比賽訓練后,教練員和參賽的全能運動員要認真做好分析、總結工作。找出存在的問題及薄弱環節,以便有的放矢地解決。模擬訓練對增強比賽的適應能力和對比賽的經驗積累,以及戰術水平的提高有著更直接的效應。
四、結論
本文通過對全能運動員應該側重的訓練項目及賽前模擬訓練的研究與分析如下:
1、全能運動員應遵循訓練的基本方向。
2、訓練過程中處理跑類項目時,要突出200米(女子),400米(男子)跑的訓練。
3、處理跳類項目時,應以跳遠為重點。
4、在投擲項目訓練中,應著重抓好鉛球的訓練。
5、模擬訓練為比賽更好的發揮水平,提高成績提供了更直接的訓練方式。
參考文獻
①周輝《談全能運動員的發展趨勢》 中國高校田徑
②徐世忠《談田徑運動力量訓練》全國高校教練員文集
(作者單位:合肥市體育局田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