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新媽媽刷牙會引起牙齒脫落嗎?
最近我刷牙的時候,發現牙齒會酸痛,并有松動、脫落跡象,是不是最好不要刷牙了?
應該堅持刷牙。新媽媽分娩時,體力消耗很大。體質下降,抵抗力降低,口腔內的條件致病菌容易侵入機體致病。為了新媽媽的健康,不但應該刷牙,而且必須加強口腔護理和保健,做到餐后漱口,早、晚用溫水刷牙;另外,還可用些清潔、有消炎作用的含漱劑,在漱口或刷牙后含嗽,每次15毫升左右,含1~1.5分鐘,每日3~5次。含嗽后15~30分鐘內勿再嗽口或飲食,以充分發揮藥液的清潔、消炎作用。
Q 新媽媽患上“媽媽手”,應該怎么辦?
產后拇指根部至手掌或張手時,非常疼痛是怎么回事?
這應該是“媽媽手”的典型癥狀,它的醫學用名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過度勞累,激素變化是隱性原因。預防的方法是新媽媽要掌握好抱寶寶的正確姿勢:要把寶寶的主要重心放在前臂,手腕只是起到輕輕扶擋的作用,最好是兩側手臂交替抱寶寶。另外,任何一個姿勢不要保持時間過長,要經常變換姿勢;做手工精細活,一定要勞逸結合。適當做一些手腕的背伸運動,就可以有效消除疲勞;激素分泌平衡以后,情況也會有所減輕。
Q 產后子宮脫垂嚴重嗎?怎樣預防?
產后時常有會陰部下墜感,并常感覺腰部酸痛,這是什么原因呢?
這種情況新媽媽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可能是由于子宮脫垂引起的。子宮脫垂是新媽媽分娩時造成一些組織的損傷,導致子宮出現沿陰道下滑的現象。產生子宮脫垂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媽媽分娩時用力不當,過早屏氣、使勁。二是分娩時沒能很好地保護會陰,導致子宮的支持組織松弛或撕裂。三是新媽媽體質虛弱,產后經常咳嗽、便秘,腹壓增加。子宮脫垂是每個新媽媽都有可能遇到的問題,一般的只要注意休養就會好轉,但如果子宮有露出陰道的現象就必須及早就醫治療了。
Q 產褥期可以洗澡嗎?
姐妹們說為了避免會陰感染,產褥期的6周之內都不能洗澡,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如果分娩順利、產后恢復很好,就可以開始擦澡或洗澡。因為產后出汗多,更應當勤洗澡、勤擦身。如果產后虛弱或發熱,腹部或外陰部傷口尚未愈合時,就需要別人協助擦身。不論洗澡或擦身,都要注意室溫不能太低或過高,夏季一般室溫就可以;冬季以30℃~35℃較為合適。洗澡時一定要選淋浴,因為盆浴時污水流入陰道,易致感染。
Q 產后腹部松弛,怎樣可以盡快恢復?
寶寶出生都兩個月了,可是腹部好像還是有寶寶似的,可以用一些束腹產品嗎?
不可以。產褥期裹腹會使盆腔血液流動不暢,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盆腔炎、附件炎、盆腔瘀血綜合征等各種婦科疾病,影響新媽媽健康。應從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細節:新媽媽如果不是剖宮產,在坐時、走時注意應腹部提起,腰部和背部挺起;洗浴時可利用溫水淋浴器在肚臍周圍沿順時針方向做按摩,然后從下腹部到胸部以下也做下按摩,浸入浴盆時靠著盆壁坐下,一條腿伸到浴盆對面的墻壁上,然后在另一條腿彎曲的狀態下把上身抬起;平時多做一些仰臥起坐等收腹類運動也是有助于恢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