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方法很多,可謂林林總總。但養生也需“個體性”,只要堅持“合乎科學”的大前提下,因人而異,順其自然即可。
想吃就吃現在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要么忌吃這樣,忌吃那樣;要么聽到某人說某種食物或保健品好而多吃。其實,這都是不對的。只要沒有特殊疾病的飲食禁忌(如糖尿病患者宜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高血壓患者不宜吃太咸等),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五谷雜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能吃就吃。至于那些被廠家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還是慎重一點為好。
想玩就玩貪玩似乎是我的天性,不僅是年輕的時候。現在也如此。若發現哪里有好玩的、好吃的、熱鬧的,都會擠時間去湊熱鬧。
當然,玩樂不僅限于外出,在家也可玩得盡興。除了跟同年齡的人一起下下棋、打打牌以外,還可與小孩子玩。8歲的小孫子就成了我的另外一個玩伴。與小孫子玩腦筋急轉彎、捉迷藏、下五子棋、做模仿秀等。其中,玩得最多的就是“老師與學生”,當然,通常情況下我是學生,而小孫子當老師。小孫子玩得非常認真,上課、提問、出考卷。小孫子這位“老師”非常“鐵面無私”,有一次我“不小心”全做錯了,他竟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鴨蛋”,還要讓我請家長(他奶奶)到他那里好好淡淡。當時兒子、兒媳和老伴幸災樂禍地在旁偷笑,一家子其樂融融。
有人說,“玩,可以令人娛心、順氣、使人煥發青春;玩,可以帶來社會和家庭的和諧。”玩有這么多好的地方,何樂而不為呢?當然,所謂的玩都應該是積極、健康的,而那種醉生夢死的玩還是遠離為好。
想睡就睡最好的休息辦法就是睡覺,好好睡上一覺比吃什么提神補腦的藥都好。然而,“30歲前睡不醒,30歲后睡不著”。這雖然與人的生理規律有一定關系,但更多的是人的心境問題。很多人往往是躺在床上就開始想東想西,擔心這擔心那,睡不踏實。事實上,人們應學會順其自然,很多事情當我們不能控制時想那么多又有何用,不如安心入睡。
曾看過一篇有關生命感悟的詞:“老自老,情還在,盼見面。都不糊涂,健康必須心底寬。勸你老保平安,學會順其自然,萬事別求全。常想快樂事,康壽艷陽天。”養生之道盡在其中,不妨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