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講話滔滔不絕,這大概是畢博9年管理咨詢經歷所帶來的習慣。
在上海均瑤國際廣場37樓的均瑤集團總部,這位進入均瑤將滿3年的CEO給《英才》記者講述了“現代服務業”這個略顯模糊的詞是如何走向清晰的。
這期間,他還推動了很多變革,然而,成效還沒有最終體現,如他所言:“現在我們的主業還不是整個集團最賺錢的部分。”
加“E”開啟的轉型
“每到你要介紹公司的時候,說半天,到最后人家都糊涂了,不得不反問一句:均瑤到底做什么?”
黃輝在2005年8月以咨詢顧問的身份進入均瑤,正式出任CEO則是在同年11月。他說,自己當時最怕聽到外邊的人問:“你們牛奶做的怎么樣?”
當時均瑤集團已經開始調整主業,從均瑤時代航空、航服、乳業、物流、酒店、房產、出租車、零售等多個行業的多元化縮減為航空和營銷服務,黃輝提出了做“現代服務業”的概念。
這個概念董事長王均金接受了,因為他也不時遇到這樣一個尷尬,“每到你要介紹公司的時候,說半天,說到最后人家都糊涂了,不得不反問一句,均瑤到底做什么?”
“我老覺得這是挺好的一個概念”,黃輝說這個概念好在兩個地方:“把我們一直在做將來可能要做的全部籠罩起來了,而且非常簡單明了;再一個給我們也留了很多空間,因為這是一個長遠的使命,不能定死。”
而從均瑤集團下面二三十種業務里遴選可以放入這個概念的哪幾種,則成了關鍵。
均瑤要按照這個概念走,就得往服務業轉,“涉及到我們集團有多少能力、多少經驗在服務業上,這是第一個要考慮的。第二個我們要考慮,傳統的乳制品屬于制造業,怎么把傳統的產業轉型成一個服務業的企業?”
最終確定的比較有前景的服務業是航空和營銷服務,均瑤集團要擺脫制造業的痕跡。這次轉型是一個相對順利的過程,“整個董事會還是比較支持的,再一個他們(王均金家族)全家也非常支持,問題通過疏導和溝通基本上都解決了。”
唯獨遇到阻力的,是被認為均瑤集團轉型的標志性事件——2006年10月,矗立在徐家匯商業中心的均瑤國際廣場,均瑤集團新的企業標志“JUNE YAO”露臉,黃輝覺得標識改得不錯:“兩個字之間加了一個E,老外可以讀得出來,因為沒有E老外讀不出來;這個E是大家熟識的瀏覽器圖標,很現代化。”不過,一個民營企業在創始人過世以后要把原來的標識改變,“這在中國民營企業里還是史無前例的,沒有比這次遇到的阻力更大了。”
但所有變革堅持推進之后,均瑤集團進入了一個良性發展階段,如果按照黃輝第一步的期許來說,至少沒有人說均瑤集團是專門做牛奶的了。“我們年初在上海做品牌調查時,80%的人都說均瑤是做乳業的,現在20%的人都不到了。”
搶攻民營航空灘頭
“中國整個民營航空業總共是6家公司,均瑤集團進入兩家半。”
航空業務在目前均瑤集團的利潤貢獻版圖上要遠遠低于商業地產、文化產業等板塊,但卻是整個均瑤集團著力發展的部分。這得益于均瑤集團航空板塊的布局和在整個民營航空領域的地位,如黃輝所言:“中國整個民營航空業總共是6家公司,均瑤集團進入兩家半。”
所謂的兩家半是:2006年3月收購的奧凱航空;2005年開始籌備,2006年9月首航的吉祥航空;2006年11月參股的鷹聯航空。
比如收購奧凱航空,“我們不是為了收購而收購,而是為了完成均瑤集團航空的一個戰略布局而做的收購。”
“航空公司的基地非常重要,我們的吉祥航空是在上海,而奧凱航空基地在天津,明年底天津和北京的快速列車就通車了,那就從天津機場到北京火車站半個小時,意味著從北京市中心出發,到天津機場比到首都機場還要近;而且天津的機場各方面都比北京機場便宜。”
參股鷹聯航空則是為了布局西部,因為鷹聯航空的基地在成都,這對均瑤集團而言,是抓住一個未來的機會。
在黃輝眼里,這是一個可以有所作為的市場,“中國的航空市場與美國相比,競爭并不激烈,美國有上萬個機場,幾千架飛機,但不同的航空公司會趨向不同的細分市場。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圍繞旅客的需求,創新一些,放棄一些。”
黃輝所透露的關于吉祥航空最新的消息是,經歷了一年多的運作,吉祥航空的境外私募工作已接近尾聲,籌得兩家私募基金1億美元的投資資金,去年吉祥航空已經實現了盈利。
航空板塊不斷鼓舞士氣的消息,讓黃輝更加得意于當時的眼光,而均瑤集團則計劃在2010年將航空業務上市,目標是將航空公司的凈利率做到10倍以上。
在各個方面見縫插針
“你在機場一降落,就能看到我們的店鋪,而且都是很搶手的專賣店產品。你算算,整個的效應有多大。”
均瑤集團的營銷服務分為食品飲料、零售業和文化創意三部分。但如何將零售業和食品飲料劃入“現代服務業”概念,且避免“生搬硬套”之嫌,確實讓黃輝費了番周折。
“讓更多老百姓喝上均瑤的牛奶”這是以前均瑤乳業深入人心的形象,黃輝并沒有放棄牛奶,而是放棄了自己生產。“現在我們變成了營銷公司,做研發、設計、銷售,發展自己的貼牌加工商。”
零售業則指均瑤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無錫商業大廈,這是均瑤集團確定向現代服務業轉型之后收購的,對于這家原來的國有企業,黃輝主刀為其瘦身。“當時有食品店、藥店,什么都有。”
在瘦身的基礎之上,從2006年開始,對店面的品牌做了提升,過去的品牌都是二三線產品,而現在都是一二線產品了。
如果說食品飲料和零售業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提升,而文化創意則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黃輝嗅到了商機。2006年均瑤集團獲得北京2008年殘奧會官方授權,并成為奧運會吉祥物特許生產商。之后,均瑤一鼓作氣又簽下了F1和NBA之的特許經營權,由此變身品牌授權運營商。
同時,均瑤集團還力促成航空和營銷服務兩大主業的協同發展。“今后,所有參加NBA中國賽的選手將搭乘吉祥航空的航班,使搭乘吉祥航空的乘客有機會與NBA明星零距離接觸,驚喜不斷。”6月16日下午,NBA中國首席執行官陳永正在和均瑤集團的簽約儀式上如此介紹。
現在黃輝琢磨著在各個方面見縫插針,譬如這次和NBA合作,吉祥航空將作為NBA指定的空中零售商,在吉祥航空所有航班上售賣NBA特色授權紀念品。而NBA中國則為吉祥航空提供中國賽貴賓VIP票,美國全明星VIP套票和常規賽球票,并提供當地接待。
黃輝說今年均瑤集團航空公司的運客量在350萬左右,“我們不談幾百家店的客戶有多少,單就這350萬乘客,整個效應就很大了。而且我們專賣店的布局和航線的布局是相關的,你在機場一降落,就能看到我們的店鋪,而且都是搶手的專賣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