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2004年虛增利潤而逃過摘牌命運的ST大唐(600198.SH),這一次又通過非經常性收益的財務把戲保住了殼資源。不過,身處弱市之下的投資者已經不會為概念而狂歡了,沒有實質性變化的ST大唐,只能讓小股東們繼續提心吊膽下去。
6月2日,*ST大唐發布公告,由于2007年扭虧為盈,撤消退市風險警示,并實行“摘星”處理,股票簡稱變更為“ST大唐”,漲跌幅限制仍為5%。保殼并沒有給投資者們帶來好心情,因為公告之后的8天時間,ST大唐連拉長陰,大跌近30%。
也許回顧一下ST大唐的保殼之路,我們就不難發現為什么市場總是拿“腳”為其投票了。
2007年底,由于連續兩年巨虧,擺在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們面前的保殼出路,只有靠投資收益或者變賣資產。
根據公告,ST大唐2007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161萬元,對應每股收益0.072元,但若扣除出售高鴻股份(000851.SZ)所得收益9438萬元,仍然會出現較大規模虧損。似乎投資收益還不足以為ST大唐保殼上保險。
于是,2007年11月19日ST大唐又發出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西安大唐擬向儲備中心轉讓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筑物及相關附屬設施、設備的所有權等資產,可為其今后幾年的主導產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出人意料的是,證監會否決了ST大唐的這次資產出售。據知情人士透露,證監會重組委出于保護小股東利益,要求ST大唐的重組事項要使其未來具有持續經營的能力,而公司此次出售西安大唐的資產對持續經營狀況沒有太大改善。

重組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是不可能遠水救近火的,ST大唐只能挖空心思的先在賬面上把殼保住了再說。就在資產出售方案被否一周之后,西安市國土資源局開發區分局突然提出了緊急仲裁,稱西安大唐將土地閑置構成違約,要求將土地收回。煞費苦心的仲裁之后,ST大唐還是成功將土地折現,獲得近2.5億元補償款,其中7677萬元計入當期利潤。
就這樣,憑借兩筆非經常性收益,ST大唐勉強保殼。但這樣的收益是無法持續保證公司經營狀況的改善。實際上,ST大唐2008年一季報預報半年凈利同比下降50%以上已經暴露出了這個問題。
更糟糕的是,對于市場中曾熱炒的大唐重組傳聞,ST大唐發布公告稱,公司在年內并沒有重組計劃。日前,備受關注的大唐移動新任董事長謝永彬對外表示,大唐移動計劃三年后單獨上市。也就是說,ST大唐希望獲得大唐移動注入的重組愿望已經徹底落空。
對于ST大唐的前景,中金公司分析師李源用“充滿不確定性”來表述自己的觀點?!皹I務整合后,ST大唐的傳統通信產品競爭力仍然較差,未來能否有所起色無法確定;市場所期待的電信重組能否帶動公司增長也難以測算?!?/p>
5月中旬,ST大唐宣布將重返手機市場,并發布包括兩款TD-SCDMA手機在內的15款新品。ST大唐希望借助3G起步的契機,帶動其它手機終端的發展,最終做到國產手機的前列,TD手機的龍頭。
但對于缺乏手機終端方面經驗的ST大唐來說,手機終端的生產能力以及市場銷售渠道將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面對這個讓眾多國產手機巨虧的市場,ST大唐的表現如何,恐怕二級市場的反應已經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