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什么讓我跑得這么快、取得這么多成功,我只知道當我面前有一個障礙時,我就要跨越過去。

奧運臨近,中國軍團能否成為金牌大戶,劉翔能否“飛”出最新紀錄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劉翔是第一位在奧運會田徑項目上獲得金牌的中國男運動員,在獲得這枚奧運會金牌時,年僅 21歲。接著,劉翔又給中國人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
名字由來:舍“吉”取“翔”
1983年 7月 13日,上海自來水廠司機劉學根和食品店職工吉粉花生了個大胖小子,足足九斤重。夫婦倆喜上眉梢,劉學根想,既然孩子是夫妻倆愛情的結晶,不如將兩人的姓氏合二為一,就叫劉吉吧。話一出口,立即遭到大家庭成員的集體反對,“劉吉這名字叫不好就成‘留級’!”第二個被提議的名字是“劉強”,姑父和叔叔的意思是讓這孩子長大了身體強壯些,但這一次吉粉花又一個勁地搖頭,“強強在上海話里念起來有點犟頭犟腦的意思,不好。 ”第三次征集意見時,姑父提出了“劉翔”,“翔”和 “吉祥”的“祥”諧音,把媽媽的名字融合了進去,又有展翅高飛的意思,而且上海話里“翔”跟“強”也很接近,簡直怎么聽怎么順耳。“好,就叫劉翔 !”
上大學 VS練體育:險些棄體從學
上小學二年級時,學校田徑隊的老師看中了劉翔,想召他進隊。劉學根一口答應。父親的出發點很單純:讓兒子練副好身體。沒成想,劉翔的體育天賦在訓練中越來越顯眼,父親喜在心頭,認定兒子有靈氣。而母親卻想打退堂鼓:“我們翔翔是要讀書考大學的,不練體育。 ”父母的意見和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分歧直到劉翔 15歲那年被正式擺上了桌面。最后商量的結果是,劉翔到宜川中學插班上初二,同時每天到區里訓練。
一年后,孫海平教練找上門來,他早就注意到了劉翔,發現這是個好苗子。但劉翔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舅舅姑姑全都站在劉媽媽一邊——翔翔以后要上大學,市體校是絕對不會去的。兩天后孫海平獨自找到劉學根,向他保證:“我會盡力把他訓練成一個出色的運動員。我會教他許多做人的道理。 ”由此,劉翔與孫海平結緣,并開始了他的冠軍之路。
與眾不同:用腦子練技能
從主練跳高到專攻跨欄,從少年體校的懵懂少年到世界冠軍,劉翔的成長與所有金牌獲得者一樣,伴隨著艱辛和汗水。記得看過一期《感動中國》節目,其中的鏡頭讓人記憶猶新。每天,劉翔都要舉著杠鈴做下蹲起立,一做就是幾千下。做起仰臥起坐來,一練又是幾千個。每天都要跨越無數個欄……他的那個 12’91是用無數個 12’91換來的。劉翔持之以恒地刻苦訓練,哪怕他已經是奧運冠軍。“就在今年歐洲比賽回來后,本來第二天按慣例就是休息日,加上剛參加了那么多場比賽回來,劉翔休息一天很正常。可那天下午,他和師傅又出現在訓練場上了。 ”上海莘莊訓練基地主管田徑的院長楊培剛感慨地說道,劉翔能有今天的成就,訓練之扎實是最關鍵的秘訣之一。
但劉翔成功之路又與一般成功者不同,科學的訓練方法讓他在幾年內就達到世界頂尖水平。跨欄是一項難度很高的田徑項目,它需要運動員巧練加苦練,劉翔在這一點上就尤為突出。訓練場上,人們常可以看見師徒倆在探討技術;訓練場下,他時常利用電腦上網搜集資料為自己充電,杰克遜、加爾西亞等著名跨欄選手的技術特點和特長他都能如數家珍。
體育運動訓練素來講求刻苦拼搏,越苦越是運動精神高尚的表現,但在今天的孫海平看來,這種追求不但盲目,而且有時甚至達不到提高的預期效果。“但凡一個高水平的運動員,除了訓練刻苦之外,還必須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說起劉翔的成功,孫海平這樣指出,“像有的隊員,我說個十遍,他可能領悟了大概兩成。可劉翔,我只要說一遍,他大概就可以領悟八九成。”

在跨欄這個項目上,是需要一點天賦的,而天賦包含兩種,一種是身體條件,另一種就是悟性,劉翔靠的就是悟性,還有孫海平特殊的指導方法。每周,孫海平只安排 18個小時的訓練量給劉翔,平均每天三小時,在備戰期間還會減少。正是這種“偷懶”的訓練方式,讓劉翔每次一上場都精神飽滿。“我在訓練的時候很放松,練得差不多就玩會,或者和隊友聊聊天。 ”劉翔不是“一根筋”的運動員,“一根筋”太容易斷,特別是在那么大的壓力下。劉翔還是一個很會思考的人,他總是直面自己的弱點,“前幾年,我在起跑上不太好, ”他說,“今年我的訓練也集中在起跑上。現在就是將兩者組合起來的時候了。”
做人表率:與人為善,師徒情深
2008年 5月 20日下午 3點左右,延安東路 34號上海市紅十字會支票捐款辦公室。一位 50歲左右的男子排在捐款者隊伍里,等輪到自己時,輕輕遞上一張支票。“300萬元?”負責登記的工作人員看了看捐款者的名字,“劉翔?”來捐款的男子正是劉翔的父親劉學根。在這之前,劉翔和教練孫海平已向災區捐款 50萬元。
在運動員中,劉翔成了不折不扣的“小慈善家”。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印度洋地震海嘯后,劉翔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人民幣 50萬元;2006年,劉翔與孫海平一起將25萬元捐給了患白內障的老人;后又將上海黃金大獎賽的獎品一套住房捐給了特奧會,將出書的收益捐獻給了慈善機構,捐獻自己的跑鞋、金牌、戰袍等以供慈善拍賣……
現在,災后再捐建一所小學或做一些其他實質性的事,依舊在劉翔一家的計劃之中。劉翔動情地說:“雅典奧運會決賽之前,我請同胞們把好運借一些給我。現在,我希望我們都把好運和力量借一些給災區的同胞們,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支持他們渡過難關!”
劉翔與師傅的關系情同父子,在體育界傳為美談。據說,劉翔好幾次想自己掏錢給師傅解決住房,但都遭到了婉拒。后來,劉翔將免費代言換來的一套精裝修的四室兩廳贈給了師傅孫海平。這套房子比劉翔自家的三室兩廳還要好一點。劉翔幾年前在年度小結中就說,“沒有師傅孫海平,我不知道自己會是什么樣!”有關人士指出,劉翔師徒無論在成績上還是關系上都是國內其他田徑選手的楷模。
一個世界冠軍的創造需要方方面面的關懷和支持,我們從未聽到有關劉翔的流言緋聞,這也是他跨向成功的一個不可多得的秘訣。
懂事孝順:每周回家總要做些事
每個周末回到家,這位在賽場上叱咤風云的奧運冠軍立馬變成了“乖兒子”。晚上,劉翔會像小時候一樣坐在爸爸媽媽中間,一起看電視,甚至有時候還會跟爸爸媽媽擠在一張床上聊天。晚上 10點一到,按照劉翔的作息規律該休息了,他會在回自己的房間之前,先幫父母把臥室的臺燈燈光調暗一些,然后說一句“晚安,再會”。劉翔對年過九旬的爺爺格外孝順,祖孫倆的感情甚篤。每次一見面,爺爺總習慣性地抱著劉翔親一下,劉翔總是會給爺爺買好多好吃的,并幫爺爺按摩。
雖是劉家的獨苗,但劉翔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房間收拾得有條不紊。在鄰居眼里,劉翔是一個特別懂禮貌的孩子。父親說,劉翔 11歲時,家里一來客人就教他如何給客人倒茶,大人干家務時也帶著劉翔一起干,長期下來,劉翔動手能力很強。
生涯前瞻:翔速度還有提升空間嗎
雖然阿蘭 #8226;約翰遜和阿諾德這兩大競爭對手無緣北京奧運比賽,但古巴新秀羅伯斯和法國小將杜庫雷仍將是劉翔強有力的競爭者。與高手競爭,劉翔還有提升空間嗎?
對此,孫海平給出了非常肯定的答案,“雖然 2008年奧運會時劉翔會遇到強勁對手,但奪冠希望還是很大。 ”
孫海平說,我們對北京奧運會的準備要堅持科學訓練、合理訓練。劉翔還很有潛力,如果比賽現場的天氣、風速、場地條件以及自我狀態等情況都具備,劉翔有可能會再破世界紀錄。孫海平說,自己目前最擔心的是訓練中可能會出現的傷病問題。
孫海平表示,劉翔用于訓練和參加社會活動、商業活動和接受媒體采訪的時間始終都分配得比較合理。訓練時間是要絕對保證的,而適當參與商業廣告的拍攝也是對他在枯燥田徑訓練之余的一種放松和調節。他說:“劉翔的專項水平,現在已經是世界頂尖的了,但他的身體素質和那些歐美選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而且,這絕非不可改變的,“身體素質絕對是后天練出來的。他剛到我這里時,瘦高瘦高的,現在變得多壯啊。這都是練出來的。 ”
孫海平說,自從他接手教練劉翔后,已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練方式。“目前,這套方式已越來越成熟完善。我相信,用這種方式來訓練短跨項目,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目前,我和他的主要任務就是 08奧運會。之后就順其自然。他個人的方向是 2012年,但我們能冷靜理智地面對這一切。當然,他能堅持、保持到 2012年奧運會,再好不過了。”
此外,孫海平還透露,為了讓劉翔這一中國田徑奇跡能夠延續下去,2008年奧運會結束后,他將到全國各地挑選跨欄人才,希望能為中國打造出另一個劉翔甚至另一批劉翔。
減壓方式:把自己看成普通人
奧運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劉翔的壓力有多大?“在他的背后,整個國家的人民都在期待他衛冕登上領獎臺的時刻。”《體育畫報》在報道劉翔時說,“曾有哪個運動員像他一樣承載著這么大的壓力么?回答是,不。他是如何面對壓力的呢?‘我始終把自己看成普通人, ’劉翔說,‘我只是盡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
在田徑大獎賽紐約站的新聞發布會上,劉翔始終放松地應對所有的鏡頭,“我從不認為參加奧運是為了衛冕,我只是去享受比賽和盡自己的最大努力。”
“我必須以鎮定來面對壓力,我從不把自己看作超級明星,這就是我處理壓力的方法, ”劉翔說,這是姚明給他的建議,“一切順其自然就行。 ”劉翔認為自己不需要接受任何特別的心理調整,一切都包含在他所說的“順其自然”中,“我就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咨詢師。 ”備戰奧運期間,田管中心副主任馮樹勇樂觀地表示:“有些隊員需要心理輔導。但劉翔,我們這些日子相處下來,還真不需要,他自己調節得很好。 ”
離開賽場,劉翔喜歡高爾夫、斯諾克、上網聊天和玩游戲等等,據說還是個不錯的卡拉 OK歌手。訓練間隙,他會和教練或是隊友打打乒乓。
網民調查:假如劉翔沒得金牌
今年 6月 13日,古巴小將羅伯斯以 12秒 87的成績打破了劉翔保持了近兩年的男子 110米欄世界紀錄。縱觀兩人近期的比賽戰績,羅伯斯在室內外均優于劉翔,他獨有的“七步上欄”技術更是為人稱道。可以預見,北京奧運會上,劉翔、羅伯斯、杜庫雷等眾高手,將為金牌進行激烈拼爭,中國飛人的衛冕之路并不平坦。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日前進行了一次網絡調查,第一道問題就是:假如劉翔沒得金牌。給出的選擇是:A不能容忍,B可以接受,C無所謂。其他五道問題也都類似,均是假設中國軍團若成績有負眾望,調查國人會否原諒。
結果出人意料而又令人欣喜:70%以上的網絡公眾都選擇了可以接受。而對于中國軍團可能失利的假設,也均有近 70%的網友坦然表示:可以理解,盡力了就行!透過這一網絡民意,可以發現中國民眾的奧運理念正日趨開明與成熟,由過去的比賽心態悄然向參與心態轉化。這種心態不僅有利于形成開放、自由、快樂和文明的奧運氛圍,更有利于運動員放下精神包袱,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奧運備戰。
人物鏈接:
劉翔
生日:1983.7.13
籍貫:上海
身高:1.89米
生肖:豬
星座:巨蟹座
綽號:飛人
項目:田徑110米欄/60米欄跳遠
最喜歡的玩具:變形金剛
最喜歡的運動員:喬丹、巴蒂斯圖塔
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到KTV唱歌
最喜歡的男演員:周潤發,因為他敬業
最喜歡的女演員:林青霞,因為她有氣質
擇偶標準:善良
重要榮譽:世界勞倫斯大獎最佳新人獎、“中國十大杰出青年”
出版書籍:自傳《我是劉翔》
劉翔小時候接受的是跳高訓練,但進行骨骼測試后,教練發現他成年后的身高無法保證他成為一名世界級的跳高運動員,1998年轉向跨欄訓練。2002年,打破塵封24年之久的110米欄世界青年紀錄。第二年,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上獲得一枚銅牌,就此進入世界頂尖跨欄運動員行列。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以近三米的優勢率先沖過終點,并且以12.91秒的成績平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紀錄,是第一位在奧運會田徑項目上獲得金牌的中國男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