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等五大學科就業指數提升
未來5年人力需求呈增長態勢
在 2008年全國高考發榜之際,國內教育專業研究機構盈速教育網發布了國內學科專業未來就業指數(2008年度)。本次發布的數據顯示,多個學科專業的指數出現升降變化,指數按高低排序前面五個學科專業分別是:能源科學,航空、航天科學技術,安全科學技術,中醫學與中藥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技術。排位靠后的依然是基礎學科專業。
學科專業未來就業指數是盈速教育網獨家研究推出的就業趨勢預測指標。簡單來說就是相關學科專業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的就業趨勢指標,指數測算的主要思路和參考依據,是以國家未來三至五年的宏觀經濟發展趨勢為主線,通過對教育政策、經濟政策的研究,并結合各類高等教育在校生總數、社會用人供求最新動態、學科專業的共通性、行業邊際效益等可能影響未來就業的各項因素,在適當的量化后,根據各項因素對未來就業供求的影響程度,分別以不同的權重,列入測算公式,最終計算出結果(見附表)。
從對有關數據分析看,指數的范圍從 -1到1,指數為零表示未來幾年該學科專業供求平衡,小于零表示供過于求,大于零表示供不應求,指數數值越高,表示需求越大而供應不足。
根據權威統計數據,全國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超過2700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23% 。高等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規模持續增加,預計今后幾年內,每年的總數還將以 5%左右的速度遞增。
與上一次(2006年第二季度)測算結果相比,指數產生變化的有 11個學科(專業),其中 6個學科(專業)指數出現遞增, 5個學科(專業)指數出現遞減,這種上下變化,和《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后,國內正在經歷產業結構調整的情況有密切關系。
能源科學、航空航天科學技術是未來需求一直保持增長的學科,而數字時代的來臨,使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技術也保持在少數派的未來熱門學科中。
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教育部近來新批準試點的新學科專業不一定是未來需求的熱門,例如“應急管理 ”專業,目前還只是定向培養,少量試點,“新”并不代表需求量大。
盈速教育網自從 2005年 9月以來,已經先后五次測算并修訂、公布了“學科專業未來就業指數 ”。 2007年度的指數原于當年底測算完畢,但因有關法規的頒布實施對未來就業趨勢影響較大,相關測算的指標公式需要重新評估調整,因而暫停公布。本次 2008年度的測算結果,已經考慮了相關法規實施的影響因素。
據悉,鑒于教育部二級學科專業(方向)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調整,且具體專業相關統計數據較缺乏,為此,盈速教育網課題組采納了專家意見,從 2008年起僅測算、公布一級學科,不再公布具體的二級學科專業 (方向 )的指數。
教育部新試點尚未正式列入國標的部分新增學科專業本次也未列入測算范圍。
盈速教育網邀請了經濟、教育、管理等各行業的專家,對今年以來國內發生的重大災害、股市房市大起大落的影響和未來就業趨勢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評估,專家得出結論是:地震、股災對未來幾年的就業趨勢影響有限。
“學科專業未來就業指數 ”是國內乃至全世界首個針對未來的“就業趨勢預測量化指標 ”,具有高度的前瞻性、預見性和切合未來需求的相對合理性,對參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自學考試、研究生、網絡教育等求學者選擇報讀專業來說,不啻是一份極具重要參考價值的免費資料。在該指數推出以前,求學者只能參考當年的就業數據,來判斷專業的“冷 ”“熱 ”程度,辦學機構、教育主管部門也只能以現有的靜態的就業數據作為開設或關閉專業、增加或減少專業招生計劃的參考依據。
據有關專家分析,影響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和整體就業趨勢的有三大熱門話題:宏觀經濟政策、《勞動合同法》實施、人民幣升值。有專家分析, 2009年國內經濟發展狀況將獲得改善,重新恢復原有的發展速度,根據國際權威專業機構對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預期的高度和見頂的時間估計,預計中國從 2009年起 2年內經濟增長速度將加快,高峰期可能出現在 2010~2011年間,未來 3~5年的人力需求依然呈現增長態勢,但 5年后或許將有拐點出現,需要密切留意下一年度的“學科專業未來就業指數”的測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