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學子們從學校大門走出,再邁進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大門,“從一扇門走進另一扇門”,不光代表著環境的轉變,也體現著角色的轉變,從“通過學習學做事”開始轉向“通過做事學做人”。從校園到企業、從課堂到辦公桌前、從學習到勞動、從學生到企業人,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這些轉變,將自己融入到新環境中并充分發揮出自身優勢,成了職場新人們不得不思考并面對的問題。
“學校人”PK“企業人”
對于眾多畢業學子而言,從“學校人”到“企業人”,角色關注點各有不同。職場資深專家黨向陽先生告訴記者,“學校人” 關注的是:成績、學習能力(記憶力)、集體、思想概念、個體自由?!捌髽I人”關注的是:績效、學習能力(將知識轉化為績效的能力)、團隊行動、行為整體責任。
這種不同還體現在工作和生活中?!皩W校人”是通過消費價值來換取知識;“企業人”則是創造價值,通過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通過技能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要想完成“學校人”到“企業人”的完美轉身,黨向陽先生認為轉變包括四個方面:態度、責任、素質、成長。
一變:態度決定一切
很多大學生加入新的團隊后非??释R上就能給企業帶來改變、帶來業績,因此他們滿腔熱血,時時刻刻都想尋找那種指點江山的豪邁感。但事實往往截然相反。新人的好高騖遠和目空一切通常被現實擊得粉碎。黨向陽指出,新人加入團隊,首先要做的是適應環境、生存下來,得到整個團隊的接納;然后是通過努力,讓更多的人信任你、熟悉你,從而影響到團隊中的成員;最后,才會帶來新的改變。這是一個過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沒有任何捷徑。
二變:要有責任感 責任感不僅僅意味著要對自己的崗位和企業擔負起相應的責任,還意味著要有承擔錯誤的勇氣。很多新人習慣于挖空心思、絞盡腦汁為自己的錯誤找理由和借口,努力逃脫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此舉既是不成熟的表現,也是缺少責任感的體現, 它不僅會對領導和同事造成惡劣影響,也會為自己的未來埋下苦澀的種子。
首先,要認識到世間沒有不犯錯的人。如果自己對自己努力的結果都不敢面對,那么他將永遠無法找到真正的自我。
其次,要有敢于說“是”的勇氣。面對已經出現的結果,是自己的責任就要勇于承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真正面對。
第三,不要犯類似的錯誤。一次錯誤是年輕的代價,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就是愚蠢的代價,如果第三次還是同樣的錯誤, 那么上帝也無法原諒你。因此,一次錯誤之后我們應發現導致錯誤出現的關鍵點并汲取經驗教訓,避免再犯。
三變:要具備職業素質
劉備曾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他講的是做人的道理,但對“企業人”而言,則是職業素質的體現。黨向陽指出,職業化素質是通向職業生涯的堅實基礎,是“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鐘”的活在當下的哲學。
而今,職場新人不職業的表現比比皆是。
首先,自我定位不準確,想法多、行動少。在工作中,總想沒有付出就能有收獲,總想領導別人而不愿接受別人的領導。
其次,沒有清醒的自我認知。許多職場新人過于關注薪酬,而忽視了經驗、技能等潛在“薪酬”,頻繁跳槽成了新人的“專利”。
最后,只關注自我,只關注自己的利益,并且將個人利益凌駕于組織、集體之上。黨向陽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2007 年,一位心理學專業畢業的碩士杜瀛入職東軟后,負責公司的員工培訓。在一次他負責開展的拓展培訓中,一位女學員受傷被送到醫院。他非但沒有在培訓結束后去探望受傷學員,反倒埋怨組織者提供的支持力度不夠。其不職業的行為表現,很難讓同事們信服。
職業素質是從一點一滴積累、培養起來的良好職業習慣。高尚的修養及偉大的人格魅力,是“企業人”最寶貴的財富。
四變:通過不斷“清零”而成長
黨向陽指出,初入職場的關鍵還在于要學會“清零”,學會遺忘在校時的成績、榮譽和地位,不斷讓自己有回到“零”起點的意識,永遠保持一顆謙虛求教的心,只會坐吃山空的人終有山窮水盡的那一天。俗話說,最可怕的不是不知道,而是自以為知道。走出校門、走進企業,并不意味著學習生涯的結束,而是新學習生涯的開始。當今社會信息更新神速,據相關機構調查, 知識更新速度為每1.5 年更新1 倍,這意味著一年半以后不思進取的職場人可能就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因此不斷地“清零”才能使自己不斷成長,才能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