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課程是高職院校學生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增強適應社會和職業變化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是培養學生知禮、守禮、行禮、尚禮的職業素質的主要途徑。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實踐為導向的禮儀課程不僅能使學生掌握禮儀的基本理論和技能,還對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一、禮儀課程能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是以文明和禮貌為基礎的行業規范。禮儀課程通過對禮儀基本概念的闡釋,使學生認識到禮儀是人類社會為了維系正常的生活秩序所需共同遵循的一種行為規范,它既表現為外在的行為方式——禮貌、禮節,又表現為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道德修養。職業人士禮儀修養水平的高低,是受其職業道德修養水平制約的。在職場上,自私自利、斤斤計較、唯我獨尊、嫉妒心強、虛偽苛求、驕傲自滿的人,對別人不可能誠心誠意、以禮相待。真誠尊重、公平對等、和諧適度、寬容自律、遵時守約不僅是人們應遵循的基本要求, 也是各行各業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學習禮儀需要長期的知識積累、情操的陶冶和實際的鍛煉,而禮儀修養的學習、磨練和養成的過程也是職業道德不斷提升的過程。
二、禮儀課程能完善學生的職業形象
職業形象是一個人在職場中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和教養的集合,而禮儀在上述諸方面都有自己詳盡的規范。禮儀課程通過服飾、舉止、儀容、語言禮儀等個人基本禮儀的教學,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職業形象的理解;通過稱呼、介紹、握手、遞物、接物、致意、問候等日常交際禮儀的教學,進一步優化學生的職業行為。在職場中,遵守禮儀規范,可以有效地展現施禮者和受禮者的教養、風度與魅力,體現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尊重程度,是個人學識、修養和價值觀的外在表現。通過學習和訓練,學生可以更好、更規范地設計、維護個人職業形象,從而在職場上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個人良好的教養與優雅的風度。得體的穿著、整潔的儀表、文雅的舉止、風趣的談吐、高貴的氣質所構成的良好職業形象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是職業成功的重要條件。
三、禮儀課程能改善學生的職場交際狀況
禮儀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交際禮儀知識和規范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職場交往技巧,積累社交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形成健康的交際心理,為其營造良好的職場交際環境和發展空間打下基礎。人們在職場交際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矛盾,而要解決人際關系出現的障礙, 就需要在協調中運用禮儀,利用人際關系的互動性,用尊重、禮貌、友好、誠信、信任、寬容去獲得對方的理解,緩解矛盾, 消除誤會,進而增進彼此的了解與信任,縮短人際關系的距離,造就和諧、完美的職場人際關系。只有加強個人禮儀修養,注重禮儀,才能在職場交往中左右逢源,無往不利;才能在尊敬他人的同時贏得他人的尊敬,使人際關系更趨融洽、職業環境更為寬松、職場交際氣氛更加愉快。
四、禮儀課程能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
禮儀課程教學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為依據,以職業活動體系為內容,介紹和訓練與職業活動相關的各類禮儀知識,如公務活動禮儀、商務活動禮儀、涉外活動禮儀等等。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課堂展示、師生互動、感知訓練、情景訓練、課外訓練、綜合實踐、禮儀大賽、社會活動等禮儀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能培養學生的自尊、自律和自主能力,并逐步將其轉化為自覺、自然的行為習慣,有效地促進學生職業禮儀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在校園引入企業文化,創設校園企業文化氛圍,讓學生們逐步從學生角色轉變為職業角色,進行個人職業生涯實戰演練。通過頂崗實習,讓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應職崗位的禮儀技巧,提高其職業禮儀技能的運用,縮短崗位適應期。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不僅關系到學生能否成功就業,也關系到學生就業后的職業前景和發展空間,其關鍵在于培養對禮儀知識的自覺運用。
(作者單位:蘇州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