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哪些東西,可以留給孩子的未來?一個寫滿成長歷程的日記本?一張某個特定日期的照片?《寶貝-家親》的美女主持周洲告訴你,這些全部都是。而她想留給兒子的,有善良的性情,淡定坦然的心態,良好的生活習慣,甚至是一張捐款的收據,一段段母子在陽光下玩鬧瘋笑的燦爛記憶。
周洲最近很忙,她預定于5月31日隨臺里一同趕往四川災區,陪孩子們過“六一”,6月6日再隨殘聯去陪孩子過端午節,現在正忙于做各種準備:從朋友那里找到了兩節火車車皮,用于裝載給災區的孩子(特別是致殘的孩子)送去的東西——募集來的書、糖果、玩具、彩筆、畫紙、毛巾、牙膏,還有為殘疾孩子準備的假肢和輪椅。而此前,她心里一直在掙扎,她在博客里寫:“除了捐款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么?就開始給所有我認識的基金會和去前線的朋友發短信。每天無比亢奮的我有著巨大的負罪感!去災區?太添亂!不去災區?太對不起我的職業,對不起受災的孩子們。”
到最后,她決定:要么不去,要么就要帶著東西去。她的博客里這樣寫:從5月12日那天開始,她每天所流的眼淚甚至比過去幾十年的總和還要多:每天都要或多或少地哭幾場,到后來甚至連兒子跳跳喊她媽媽她都會情不自禁地抹眼淚。她在電視上看到,有個地震中喪生的媽媽,用身體庇護著她幾個月大的孩子,孩子的棉被里有一部手機,手機里有一條沒有發出去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眼淚默默流下來。
恍惚中,周洲也能想起將近2年前的那一天,當護士將那個粉嘟嘟的小生命舉到她面前的時候,她也是那樣潸然淚下,隨后心底里突然冒出個念頭來:從此自己不怕死了,因為人生從此沒有遺憾。
是的,從那一天起,她成為了一名母親。母親這個稱謂,讓她從此無所畏懼。
她給自己的孩子小名取做“跳跳”,因為她自己愛極了跳跳虎。一個個或花團錦簇或高貴典雅的日記本里,藏著周洲對跳跳的愛。那是周洲給跳跳寫的育兒日記。從跳跳出生的第一天起,最原始的方式——完全手寫。雖然周洲有時也會偷懶只寫一句話,但跳跳成長的每一個片斷都沒有被遺漏掉:“甚至誰來看過他、送了什么禮物都被一一記下,因為媽媽要讓他知道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愛著他!”
跳跳寶寶出生后,《寶貝一家親》邀請周洲這個新手媽媽去做這個節目的主持人。因此,周洲經常有機會接觸育兒專家,正好可以“現學現賣”增加自己的育兒知識。“有時在做節目時新學到什么新鮮知識或理論,回家就會拿寶寶做實驗,這也是我做這個節目主持人的意外收獲;而作為節目組里的媽媽成員,在錄制節目前,編導都會征求我這個有經驗的媽媽主持人的意見。”
在做節目時,周洲會發現,有些媽媽顯得太過焦慮,“關懷過度”。其實,在專家看來,雖然寶寶小,媽媽也要試著適當放手,這對當下眾多獨生寶寶的獨立和自信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在周洲家里,跳跳的活動沒有禁區。有段時間,跳跳的玩具是家里所有他夠得著的抽屜以及抽屜里的東西;甚至當跳跳對電源插板感興趣時,周洲也沒有阻止。當然周洲會把抽屜里危險的東西收起來,也會在事前把插板上的電源斷掉。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周洲盡量減少自己對跳跳說“不”的次數和機會,給寶寶最大的探索空間和自由,并且極力鼓勵寶寶的這種好奇心和創造力。周洲覺得,如果在寶寶對某件事情感興趣時,正是培養他主動探索精神的好機會,而一再對寶寶說“不”,無形中會打擊他的自信心。所以,當跳跳想試著自己從沙發上爬下來,或者在院子里玩耍想要和小朋友交換玩具時,周洲都會讓跳跳自己去完成并在一邊鼓勵他。在周洲這個“自由放任”的媽媽看來,跳跳的不黏人不怕生、很有自信也正是來源于此。
5月1 9日下午2點28分,周洲和家里的阿姨各牽著跳跳的一只手,面對天安門的方向,同全國人民一起,默哀。小小的跳跳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很奇怪地側頭看著媽媽和阿姨。小孩子的耐心只堅持了兩分多鐘,隨后就有些站里不穩。這時,眼淚又止不住地從周洲眼里流出來。跳跳輕輕地踮起小腳,想要為媽媽擦眼淚。
跳跳還小,是的,他還小。媽媽無法為他說明這一切。但是,“等他長大了,我一定會很鄭重地告訴他,在他一歲半的時候,我們的國家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家里的阿姨是四川人,到時候,我也要告訴他,曾經有個四川的女人給過你那么多愛。”
除了周洲在臺里捐款,周洲的先生在公司捐款以外,周洲還特意進行了一次特別的捐款,這筆捐款是——以周卓爾的名義。有很多朋友很奇怪地問她:“為什么?明明以你的名捐款可以免稅的。”周洲便說:“我是在為我兒子買愛啊!”那些捐款她特意要了票據,等兒子長大了,她要拿給他看,告訴他媽媽都為他做了什么。 “我想,這也是我愛他的一種方式,更是我留給他的最好的禮物,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每年一家三口去一次農村,這是跳跳爸爸最樸素的愿望。在大都市里完全觸摸不到的大自然,生命最原始最質樸的熱誠,從石頭縫里迸發出來的頑強意志。另外,還有貧困,那么多雙真誠又渴望的眼睛。是的,孩子可以學會感恩、付出,還有回報。
而平時,工作伴兒子的時間卻那怎樣,周洲一定會不論這時間是幾時。而且,只要是她就會全真心地注。讀讀故事戲,甚至很小地和寶那么忙那么忙,少那么少。不管抽出時間陪寶寶,十分鐘,還是幾小和寶寶在一起,投入,全神貫書,陪他游“沒老沒寶一起瘋,一起爬,一起扮“河馬嘴”,一起放聲大笑。”“我覺得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在長短,而在這段時間的效率和質量。整天呆在孩子身邊的不定是好媽媽,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也不一定就不是好媽媽。”
陽光下,倒門定是小區里玩得最開心、笑得最瘋的那一對母子。
周洲的笑永遠都那么有感染力:“我一直是個容易滿足的人,有了跳跳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很圓滿了,他讓我覺得他才是我人生中最好的一個作品。”那么,有什么能比盡情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分鐘更美好的事情呢?
周洲的育兒貼士
周洲在做《寶貝一家親》的主持人前,已經有10多年的兒童節目的主持經驗了,對小朋友們的心理自然非常了解;再加上現在一直在做育兒類的專業節目,育兒節目主持人加上媽媽的雙重身份,周洲覺得自己已經算是“半個育兒專家”。以下是周洲要同《母子健康》的讀者一起分享的自己育兒心得:
周洲在跳跳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定了很多“規矩”。現在來看,當初的“立規矩”真的效果不錯:比如,跳跳的作息很有規律,每天的生活都是按照時間表來進行;甚至他有專門的起床樂,睡覺的時候有專門的搖籃曲,玩游戲的時候有玩游戲的音樂;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吃飯,他坐自己的小椅子,不用大人哄吃飯、不會邊擺弄玩具邊吃飯、吃飯時也決不看電視;他已經學會玩完玩具要把玩具放回游戲區,看完書要把書放回陽臺上他自己的小書架。
隨著寶寶慢慢長大,他現在學的很多東西可能會慢慢遺忘,但好的生活習慣會伴隨終身,這對2歲前的寶寶來說比其他教育更重要。
別看跳跳現在這么乖,但其實有段時間他也是個“小賴皮”喲。那段時間,跳跳一不如意,就會趴在地上不起來,甚至還滾來滾去。這時候,周洲不會讓任何人去哄他、抱他,而是和他說聲“跳跳再見”后就都離他遠遠的,各做各的事情。經過幾次失敗的體驗后,現在跳跳偶爾也會嘗試趴在地上,但看看沒什么效果,就會自己給自己一個臺階下,說聲“起”,然后自己爬起來一邊玩去了。
在寶寶耍賴皮的時候,不要為了怕麻煩試圖哄他,或滿足他的要求,或者因為生氣而去訓斥他,而應該把事情盡量淡化,當寶寶意識到這樣做不會有任何效果后,自己就會收斂這樣的行為。
跳跳有的時候會是一個好奇寶寶:媽媽的錢包里到底裝著什么秘密?媽媽的手機里為什么會發出動聽的音樂?于是,有時跳跳就會將媽媽的貴重物品變為自己的玩具。這個時候,換其他媽媽也許早就一把將東西奪了去,大聲告誡“寶寶不能碰”,但這時周洲去不會去刻意阻止。“這樣小的寶寶對物件的好奇,不會超過5分鐘。”5分鐘,真的很準,跳跳在嘗過新鮮之后就不再對其進行好奇嘗試了。
現在有的寶寶很“小氣”,比如自己的東西不讓人碰等。而要想讓寶寶成為大方的孩子,那么爸爸媽媽首先就要做個對寶寶“大方”的家長。在寶寶很小,還沒有什么“我的”這樣的概念的時候,應該盡量滿足寶寶的一些合理要求,滿足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比如,寶寶如果喜歡玩弄媽媽的手機,就可以給他玩,這時寶寶要什么就可以給他什么,只要沒有什么危險。不要怕弄壞就不讓寶寶碰這個,不讓寶寶碰那個,這樣的話寶寶以后就會對自己的東西看得特別“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