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水親密接觸的寶寶就像快樂的天使。夏天來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寶寶玩水會弄濕衣服、不用擔心洗澡時間過長會感冒,索性就把浴缸變成臨時的游樂場,讓孩子玩個痛快吧!
洗澡戲水兩不誤
寶寶不到1歲的時候就能獨自穩穩地坐在浴缸里了。洗澡的時候,媽咪最好準備一些能漂浮、能被擠壓的塑膠玩具放在澡盆里,由寶寶去抓它們、把水擠出,就像擠水槍一樣,也可以給玩具“洗澡”,或任寶寶隨意玩,孩子會覺得樂趣無窮。家里那些空能礦泉水瓶也是很好的玩具:將空瓶蓋緊,放在水里,讓寶寶看它就在水面上飄呀飄,也可以用紙疊個小船在浴缸“航行”;然后,再往里面灌滿水,觀察它沉下去。反復玩這個游戲,讓寶寶觀察什么玩具會浮在水面上,什么玩具卻沉到水里,接著簡單地告訴寶寶這是為什么,感知水的浮力。
游戲的好處
把一個個玩具拿起來、擠水,這些都能鍛煉寶寶小手的抓握能力,刺激手部肌肉的發育,也有助于雙手的動作協調。借助瓶子的沉浮,讓寶寶體會浮力的作用:空瓶子很輕,被浮力向上托著,能漂在水面上;而裝滿水后,瓶子的重量超過了浮力,就會“沉沒”了。在玩水中學習有關浮力的知識,寶寶容易理解,也會印象深刻。
浴缸里的水位最好控制在其高度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且爸爸媽媽最好不要離開,以免寶寶嗆水,發生危險。另外,水溫以接近體溫的37℃~38℃為宜。
一盆水帶來歡樂無限
在盆里裝上半盆水,準備幾個大小不一的塑料杯、小碗、小瓶、罐子。寶寶坐在盆邊,隨心所欲地將水在這些瓶瓶罐罐中倒來倒去,提醒他盡量不把水灑出來,并引導寶寶把碗里、杯子里的水想象成任何東西,比如說:“我熬了一鍋海鮮湯,我敝了一杯橙汁、一杯獼猴桃汁和一杯山楂汁……”;啟發寶寶數一數,他面前一共有多少個容器,比比哪個裝水多、哪個裝水少,也可以把紅色、綠色、黃色等顏料放入不同的器皿里,讓孩子觀察_下水的顏色變化;還可將沙子、糖、鹽分別放入盛水的小碗中,讓孩子看看這些物質在水中會有什么變化。當寶寶把水灑到地上時,不妨提示他觀察水形成的圖案、想想它像什么。
游戲的好處
通過玩水,孩子可以獲得“數”的概念,直觀地看到什么是大小、多少,理解容積和容量的概念,感受色彩的變化,懂得什么是“水的溶解”;在邊玩邊說邊觀察的過程中拓展寶寶的想象力,創造意識也將逐漸成長,同時,在舀水、倒水的重復性動作中,也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如果你不希望家里“發大水”,可以給寶寶限定一個活動區域,比如在衛生間、在陽臺或在室外院子里玩。
感受水的力量
將空的牛奶紙盒、飲料盒洗凈、剪開上口,在四周分別綁一根繩子,再把四根繩子系在一起,在紙盒底部用錐子扎一些小孔;也可以在結實的塑料袋上戳幾個小洞,然后往里面盛滿水,一個紙盒噴頭或塑料袋噴頭就做好啦。寶寶可以提著它往身體的任意部位澆水,一定會感覺好玩。媽媽不妨在一個盒子上扎小小的針眼兒、在另一個盒子上扎大一點的洞,讓寶寶感覺“噴頭”噴出的“雨絲”和“水柱”有什么不同,體會水柱的力量。
如果媽咪帶寶寶到游泳池,別忘了備上游泳圈,讓他盡情地在水里漂;也可以和寶寶手拉手,在兒童戲水區來來回回地走,啟發寶寶體會在水里走比在地上走要累。
游戲的好處
雨絲般的水流澆在身上,如同溫柔的按摩、很舒服;粗粗的水柱就不同了,有“砸”在身上的感覺;而在水中行走,必須使出更大的氣力,因為水有一種反方向的作用,妨礙寶寶在水中前行。在親歷親為中,寶寶能慢慢懂得什么是比較輕的力量、什么是比較重的力量、體會阻力的含義。
自制噴頭的洞要適中,使寶寶的身體能承受水柱下落的力量。如果是帶寶寶破浪行走,其最佳水位應在寶寶小腿以下,避免寶寶因阻力而在水中摔倒、嗆水,引起危險。
撿起我的“寶石”
準備幾個彩色的玻璃球或小珠子當“寶石”,分別撒在游泳池的兒童戲水區,給寶寶一個小杯子或小碗,然后讓他一個一個地將“寶石”撿起來,一個也不能少。寶寶完成任務后,再重新將珠子撒到池子里,讓寶寶嘗試用腳趾把它們夾住、放進小碗里。此時,媽媽可以和寶寶共同完成這個“高難度”動作,當然媽媽也必須用腳趾頭撿。
游戲的好處
光線穿過水層,會發生偏折,所以寶寶在水面上看見的“寶石”,其位置與實際位置是有偏差的,這個游戲能鍛煉孩子的眼力和手眼的配合。而用腳代替手來完成同樣的工作,則給寶寶提供了鍛煉腿、腳、腳腕力量和腳趾精細動作、腳趾與腳趾配合的機會,使其下肢的活動能力更加協調。
水深最好不要超過寶寶的膝蓋,否則寶寶容易站不穩。為防止寶寶摔倒,媽媽最好牽著寶寶的一只手,作為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