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草木蔥蘢的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30座潔白的帳篷掩映其中,仿佛朵朵白云,奧運會期間的“中國故事”就在這30個“祥云小屋”內講述。作為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文化延續,“中國故事”以展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內容,采取民間藝人現場演示并與觀眾互動等方式,多方位、立體化展示中國各地區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傳統民族、民俗、民間文化。

在這里,北京的榮寶齋木版水印和內畫鼻煙壺、天津楊柳青年畫和泥人張彩塑、重慶川江號子和川劇變臉、西藏藏戲表演和《格薩爾王》吟唱、青海昆侖玉和唐卡制作、陜西的蔡倫造紙法和皮影等等,都有現場演示,觀眾可大飽眼福。

“我觸摸到了五千年的中國文化!”來自美國的馬克參觀完“中國故事”展示區后興奮地在留言簿上寫道。整整一上午,他一個小屋一個小屋地轉,他看到了陜西的社火臉譜馬勺、貴州的民族服飾、江蘇的刺繡和紫砂壺、山東的古典彩繪風箏、臺灣的琉璃、福建的泉州木偶戲、江西的景德鎮瓷器,還品嘗了正宗的云南普洱茶,學起了北京的抖空竹和河南的少林功夫。
云南名為“茶山人家”的小屋令馬克印象深刻,它通過記錄云南人一天采茶、制茶的勞作,再現了茶山人家豐富多彩、詩情畫意的生活情景。小屋內茶香彌漫,有反映茶文化的石刻碑文和書籍,有傳統普洱茶的制茶、泡茶用具,還有普洱茶茶餅、茶磚、茶膏、工藝品茶等樣品,儼然一個微型的普洱茶文化博物館。

山東“祥云小屋”里最主要的展品是一組組不同系列的風箏,很多造型平時難得一見。展品囊括了硬翅、軟翅、板式、串式、立體等不同工藝和風格的風箏,設“國粹臉譜”、“五彩繽紛”等幾個系列,講述了“吉祥如意”、“百子乘龍”、“八仙過海”等多個風箏故事。
30個“祥云小屋”雖然外表一樣,都有韓美林手書的“中國故事”,但在每間不到百平米的小屋內濃縮著中國各地最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華。北京的小屋頗具皇城京韻,上海小屋薈萃滬浙地區民族器樂,江蘇小屋小橋流水、錦繡環繞,四川小屋 的悠久歷史,了解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和豐富的審美情趣。希望以此讓中華的精神、文化和氣質能在奧運史上留下印跡。也希望能令各國友人真切認識一個歷史悠久、愛好和平、包容開放、發展進步的中國。”


“中國故事”還在講述,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國運動員和官員來這里參觀,他們不僅從各類精美的民俗工藝中了解到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更從與藝術家們面對面地接觸和交流中,認識了一個更加客觀、真實、可愛的中國


(責編 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