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08年9月21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消息。中國臺灣省“教育部”修改相關規定,將招收大陸學生到臺灣就讀大學,落實了“總統”馬英九競選時提出的政見,但有關招生人數及招生方式等詳細計劃尚未出臺。
臺灣省“教育部”修正臺灣的“大學法”與“專科學校法”。將中國大陸與港澳地區學生增列為特種考生,修法后臺灣的大學將可以外加名額招收。臺灣媒體估計這項招生計劃將在一到兩年內實行,“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對BBC說,何時開始招生主要取決于“立法院”通過法案的速度。何卓飛還表示。修法后取得了招收中國大陸學生的法律依據,但是細節的規劃仍有待與“陸委會”等相關單位協商。
招收方式未定
這些細節規定包括招生名額,招考方式,以及是否優待入學等,相關問題在臺灣并無共識。由于臺灣教育體系的特種考生可以獲得入學資格上的優待,有些特種考生獲得入學考試加分,有些特種考生則另外舉辦考試優待錄取,反對者認為這破壞了教育公平性。
以臺灣長期招收的港澳地區學生為例,他們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獲得大學入學考試加分優待,其后則以港澳學生的身份另行考試,不參加臺灣學生的入學考試。何卓飛表示,未來對大陸學生的招生方式,不排除比照港澳學生方式辦理,但目前仍未作出最后決定。除了大學本科是否優待入學引起爭議外,在招收研究生方面爭議更大的,是否承認大陸大學學歷問題。臺灣輿論的一種擔心是,一旦官方承認大陸大學學歷將使得人們在就業上面臨更多的競爭;馬英九在競選“總統”期間則表示將僅承認大陸重點大學學歷。
大學狀況
臺灣近年來對高等教育進行普及化的改革使大學暴增至150家以上,大學錄取率已達近百分之百。相對于過去學生激烈競爭入學機會,目前臺灣的高等教育已轉變為一些大學吸引不到學生就讀。
雖然頂尖大學的入學競爭還是相當激烈的,但一些民間新成立的大學屢傳招生不足,或被教育部評鑒為學術水平未達標,社會上也時常批評大學過于浮濫。
有學者認為,一些在臺灣辦學成績不合格的大學應該被淘汰,不應該把希望放在吸收大陸學生就讀上,繼續茍延殘喘。相對而言,一些排名比較靠前的大學則主要希望吸收研究生。提升學校的研究水平。目前,許多大學雖有來自大陸交流的研究生,但他們的停留時間較短,無法在臺灣的高校中取得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