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校的方法有多種,但基本上不外乎兩種:人本管理和制度化管理,這是學校管理的兩條線。
人本管理又稱為人性化管理,是一種目中有人的管理。這種管理不把員工當作被管理的對象,而是更加注重員工的思想、感情、情緒因素,是一種柔性管理。
在現代學校管理中,人本管理要求學校管理者尊重每一名教職工,尊重每一位學生,與他們交朋友。生活上做他們的貼心人,工作上做他們的引路人。密切干群關系,凝聚人心,創造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化解出現的各種矛盾,最大限度地調動師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當然,人本管理缺陷也是明顯的,如果僅僅使用這種管理模式,光靠自覺和自律,約束和監督就會缺乏力度,工作原則性不強,缺乏剛性。
制度化管理是一種靠一系列規章制度規范員工工作行為的管理方式。制度是一種規定和約束,它的特點是是非明確,不模棱兩可,有很強的原則性,明確規定學校各成員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這種管理不留余地,令人望而生畏,能使學校各項工作步調一致,做到令行禁止;其短處在于缺乏人情味,搞不好會造成抵觸情緒反而不利于工作的開展。
學校管理中,人本管理是基礎,是前提;制度管理是根本,是保證。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廢,是辯證的統一。離開了人本管理,制度管理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最終難以實施。離開了制度管理,學校就會一團和氣,沒有章法,成為一盤散沙。因此,必須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那么,如何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第一,學校干部要給自己定好位。學校干部要明確自己不是學校的主宰,而是學校的普通一員,學校中每一名成員都是學校的管理者,要放下架子,心系廣大師生。時時處處為他們著想,與他們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因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團結廣大師生,充分調動一切積極性,把師生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急師生所急,想師生所想,師生遇到困難,要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真正與師生打成一片,做師生的良師益友。要注意做好思想工作,講究工作方法和管理藝術。
第二,學校要建立一套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學校各項制度的建立要通過師生代表大會,要集中大家的意見和智慧,尤其要聽取不同的意見。各項制度的制定都要有根有據,入情入理。一項制度出臺前,要交給全體師生反復討論。制度不是學校干部的個人意志,而是學校師生的共同意愿。師生討論的過程也是對制度學習、認可的過程。值得指出的是,制度的制定要最大限度地考慮學校的整體利益,還要兼顧廣大師生的切身利益。使之具有可行性。制度不能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應根據實際進行修訂,該廢除的一定要廢除,該補充的補充,使之更加合理,符合實際,能更好地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第三,在制度面前學校干部要做遵守的楷模,執行的“包公”??鬃诱f:“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睂W校干部也是學校的一員,必須遵守學校制度。要求師生做到的,干部首先應該做到,要求師生不做的,干部堅決不做。學校干部要給廣大師生做出表率,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嚴以律己,才能嚴以律人。要加強學校各項制度的學習和宣傳,使廣大師生明確制度的內容和遵守的意義,提高遵守的自覺性。要堅持原則,獎罰分明,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對于違反學校制度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堅決處罰,決不姑息留情。處罰要堅持適度的原則,要使被處罰者心服口服。處罰后還要對被處罰者做好細致的思想工作,使被處罰者真切感到制度無情人有情。在制度落實上,有三點應引起注意:其一,獎罰要有章可循,克服隨意性;其二,獎罰應與考核掛鉤,應成為師生評優樹先的重要依據;其三,學校干部要統一思想,達成共識,管理形成拳頭,靠集體的力量來落實學校的各項制度。
第四,要對制度的落實情況加強約束和監督,使制度管理更趨向合理。學校要定期召開師生聽證會,通報學校各項制度的執行落實情況,接受群眾的監督,接受師生代表的質詢,聽取代表的批評意見和合理化建議,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防止執行的過濫、過嚴和過寬,做到客觀公正。
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兩條生命線,要做到剛柔相濟,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只有這樣學校管理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王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