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青少年是國家發展的希望。校外教育培訓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延伸、擴大和發展,我們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要把加強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的公益性和社會性、豐富校外活動以及活動陣地的建設作為解決校外教育的突出問題加以解決。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校外教育 青少年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青少年是國家發展的希望,加強青少年校外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青少年工作者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校外教育培訓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延伸、擴大和發展,它以公益性、思想性、趣味性、科學性為指導思想,以少年兒童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以整個社會為大課堂,以實踐體驗為特征,以服務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為宗旨,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增強創新精神、培養實踐能力等方面區別于學校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要把加強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的公益性和社會性、豐富校外活動以及活動陣地的建設作為解決校外教育的突出問題加以解決。
一、加強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的公益性和社會性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06)4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強調指出:“由各級政府投資建設的專門為未成年人提供公共服務的青少年宮、少年宮、青少年學生活動中心、兒童活動中心、科技館等場所,是公益性事業單位。要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切實把公益性原則落到實處。”根據文件精神,校外教育活動場所要堅持面向廣大的未成年人,不以社會階層、家庭狀況、區域分布為區別,使他們充分享有校外活動場所提供的優質公共服務。要堅持公益性原則,不得開展以贏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要積極爭取政府和社會的廣泛支持,創造必要條件,除少數集體活動和專業培訓收取成本費用外(對特困家庭的未成年人要全部免費),對集體組織的普及性教育實踐活動和文體活動實行免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校外教育是開放式的社會教育,它必須以社會為依托,緊緊依靠社會,廣泛協同社會各界力量,把社會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整合為自己的管理力量、教育內容、教育師資、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和資金渠道;校外教育活動專業性較強,要塑造校外教育品牌,為少年兒童提供優質的校外教育服務,必須借助外力聘請一批社會名人專家,提高教育活動質量,擴大社會影響,滿足社會需求。同時,努力爭取政府支持,形成育人合力,多渠道、多途徑實現校外教育的公益性和社會性。甘肅省團校、青年宮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突出校外活動場所公共服務的公益性和社會性,積極探索社會教育特色。2007年成立了甘肅省青年宮管樂團,為廣大的青少年管樂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學習和展示的舞臺。管樂團自成立以來,每周訓練三個小時,所有團員不僅是免費學習,而且還有量身定做的演出服。每逢節假日管樂團還會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性演出。另外,為提高教育質量和社會效益,校、宮不僅組織學員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同時邀請社會專家名人進行教學交流,其中就有我國著名小號演奏家、中央樂團首席小號韓宴庭先生。
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外實踐活動
活動是公益性校外教育活動場所的生命線。豐富多彩的校外學習活動內容更有利于發展孩子興趣特長和培養實踐與創新能力。孩子通過校外教育,可以學習到許多在學校書本、課堂上所學習不到的東西。我們要不斷探索、調查、實踐、開發、策劃出適合兒童心理和發展需求、具有鮮明時代特色、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生動活潑、怡情益智的文體科技等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增強活動的體驗型、實踐性和趣味性。組織未成年人集中開展社會實踐、生產勞動、角色體驗、素質拓展等活動,讓他們在親身體驗和直接參與中培養興趣愛好,了解社會規范,提高實踐能力,增強團隊精神,磨練意志品質。
活動的組織方式多種多樣,可以依靠團組織網絡、政府機構、社會企業、社區組織等社會資源,充分發揮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場所寶貴的無形資產,與多方面力量相結合,促進活動的影響力。 加強校外教育培訓與學校教育的緊密結合,要根據學校校外活動的需要,及時調整內容,精心設計開發與學校教育教學有機結合的活動項目,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育人體系。努力推動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把校外教育列入學校的教學計劃,同時加強與社區的聯系,依托社區就近開展主題教育、文化娛樂和公益服務等活動,積極探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壯大的新路子,深化改革,吸納資源,創新體制,不斷增強自我運轉、自我發展的能力。
2008年,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求,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與創新能力,豐富校外場所活動內容,甘肅省團校、青年宮與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科協聯合設立“甘肅省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為我省青少年科技創新領域增添了靚麗的一筆。目前,又在積極開發港澳青少年內地交流活動項目,為我省青少年校外活動提供更廣闊的舞臺,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與學校教育教學相結合,引進了“走進美妙數學花園”等項目。
三、大力加強校外活動場所的建設、投入和管理
校外教育培訓的內容比較繁多,如文化、藝術、體育、科技、技能、素質營等培訓,這就需要有一個相當規模、面積的活動場所。由于校外活動場所屬于公益性事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投入只有努力爭取政府的支持。所以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一方面要努力提升活動的社會影響力,擴大宣傳力度,以引起政府的關注。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加強與政府的交流,爭取政府的關心與支持,將未成年人校外活動運轉、維護和開展公益性活動的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形成育人合力,以實現校外活動場所的穩定、可持續發展。此外,還可以依托基礎設施好的社區組織、青年中心和企業訓練營地等社會資源,以拓寬活動領域,拓展活動舞臺。
校外活動場所的有效管理是確保校外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環節。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實行責任到人,定期考核、評估。不斷充實優化活動場所的工作隊伍,精心選拔熱愛校外教育事業、思想素質好、懂業務、會管理的優秀人才充實到領導崗位,提高青少年活動場所的管理水平。對違反公益性原則的經營活動堅決取締、處置。選拔一批具有良好師德和社會教育專業素質經驗的人才,擔任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專職教師。必須把加強場地建設、加強教育讀物的建設、加強教育隊伍的建設、加強領導的建設視為校外教育工作的必要保障。校外教育機構始終要圍繞“育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根據校外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廣泛開展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工作,更好地發揮校外素質教育重要陣地的作用,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甘肅省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