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素有“塑料王國”的美譽,更有中國較大的塑料原料集散地中國塑料城。在余姚的塑料行業里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戴偉忠這個名字。
他,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塑料專業網站——中塑在線。通過網絡,他把塑料集聚到了余姚,把生意做到了全中國,有人說他用網絡再造了一個塑料城。
因為在專業網站取得的重大成功,2006年,戴偉忠被評為中國企業年度新銳人物、余姚市十佳經濟風云人物。
那么,他是如何從一個連字都不會打的人,成長為一個中國塑料專業網站的風云人物呢?
抄黑板抄出一個中塑在線
1994年,余姚市政府創建了中國塑料城。塑料城創建初期規模很小,銷售額還不到10億。因為當時塑料城的產品主要是以供應當地為主,政府為了培育市場,發展中國塑料城,專門成立了一個信息中心(中塑在線的前身),這個部門的職能定位就是把塑料產品介紹到外地去。當時,身為公務員的戴偉忠服從組織安排,到這個部門當了負責人。
“接手這個部門以后,我首先想著是如何進行突破。”戴偉忠告訴記者,余姚塑料城與其他地方的塑料城相比不但沒有任何優勢,而且處于劣勢。華南市場的塑料需求比浙江大,余姚比不過他們。南京塑料市場又有本土資源優勢,全國很多的大石化基地都在南京,南京還是國家塑料原料價格行情的采價點,他們產品的價格就是全國的中心價。余姚塑料城要想生存就必須以創新為突破口。
戴偉忠說,為了尋找突破口,他在塑料城里連續呆了半個多月。他說:“在這段時間里,我發現了塑料城里一個奇怪的現象,正是這個現象讓我找到了企業后來發展的方向。”
當時,塑料城由于剛建立,市場價格非常混亂,商家們當時的做法是在門口掛塊黑板,寫上產品的價格,以此來招攬客戶。價格由于不透明,存在很大的水分,有時候相鄰兩家同種型號產品的價格1噸會相差1000元,市場非常混亂,存在很多欺詐行為。
看到這種情況,戴偉忠就萌發了收集商家價格信息、發布具有指導意義的價格的想法。“很多人都不肯填信息,因為他們做的都是本地采購,覺得把信息給了我們,利潤空間就會受到壓縮,但他們沒想到全國還有更大的市場。”戴偉忠告訴記者,剛開始收集信息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他當時在表格上面寫了一句口號:“今天我要你,明天你要我;今天我求你,明天你求我。”
接下來的日子,戴偉忠找了幾個信息員,騎著自行車在塑料城里抄黑板,收集各商戶的價格信息。在收集了一定量的信息之后,戴偉忠就考慮著如何將這些信息及時有效地發布出去。1995年底,戴偉忠租用了余姚電視臺的一個頻道,采用圖文電視播放的形式,每天播放塑料城的指導價格和供求信息。商戶通過電視屏幕就能夠了解塑料城里的行情信息。戴偉忠說:“原來那些不愿意填寫信息的商家主動跑到我這邊來填信息,要求把他們家的信息通過電視播放。”
經過幾年的發展,戴偉忠已經不滿足于在當地發布行情信息。他把采集來的商家價格信息,定期或不定期通過雜志、傳真、網絡發布到全國各地,在業內引起很大反響,同時也為中國塑料城商家帶來了巨大商機。由此,戴偉忠帶著這個信息中心淘到了第一桶金。
無形市場和有形市場的無縫結合
1998年的4月1日,上海射線的開通拉開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大幕。經過整合之后的塑料城信息中心成了浙江省最早的一家專業網站——中國塑料信息網,不懂計算機的戴偉忠成了這家網站的負責人。
2000年,中國塑料城進行體制改革,自認為不適合政府工作的戴偉忠選擇了下海,當起了個體戶。他說:“我通過銀行貸款,買斷了自己養大的網站。”戴偉忠把買下來的網站改名為中塑在線。
戴偉忠說,雖然中塑在線轉制成了一家民營企業,但首先她所產生的是社會效益,產生于中國塑料城的的中塑在線首先必須把塑料城的事情做好,把中國塑料城支撐起來。中國塑料城是中塑在線的根據地,只有把中國塑料城的事情做好了,才能把中國塑料城的理念和運作模式發揚光大;只有得到社會的認可,才會得到回報。中塑在線一直把社會的認可和回報視為營利的方式,一直以來把社會的獎賞視為營利的方向。
華南有六大塑料市場,沒有一個市場可以與余姚相提并論,很多人都一直不明白,為什么一個縣級市可以成為一個屹立不倒的塑料巨無霸。
“主要是他們的互聯網沒有整合,我們把地面上的東西搬上了互聯網,我們的網絡又超前了一步,互聯網的魅力對余姚塑料城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戴偉忠為記者解答了這個疑惑。
誰搶占了信息制高點,誰就取得了市場主動權。中國塑料城以信息手段引領傳統塑料市場,搶占國內塑料流通領域的制高點,使中國塑料城改變了依賴于“老客戶”做生意的傳統經營模式,使全國各地的采購商通過中塑在線聚集中國塑料城,使得中國塑料城成為塑料原料的采購中心。
“網站為塑料城集聚了大量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戴偉忠說,中國塑料城通過中塑在線把產品輻射到全國,架起無數條橋梁,讓客商前來采購。
“中國塑料城的核心價值不在于物理空間,在網絡。”戴偉忠告訴記者,塑料的采購都是標準的,有統一的牌號,貨物包裝也都是統一的,不需要驗貨,根本不用上門。很多外國人也通過網絡找到了中國塑料城,中塑在線的產品信息也越來越多。
中國塑料城因中塑在線吸引了大批商家進駐,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全球幾乎所有的大石化產品都在余姚設立了辦事處或代理點,很多人都跑到余姚來做生意,上海人也到余姚來開店。
中國塑料城也因此成為了國內重要的塑料原料集散地,面市塑料原料品種由1994年的200種,到2000年的1500種,再到目前的近18000余種,增長迅速。2007年,中國塑料城年銷售量221.5萬噸,銷售額達284.55億元,吞吐量大幅度上升。至2007年底,中國塑料城歷年累計銷售總額為1642億元,銷售總量達1629.4萬噸。
戴偉忠說,這是一個奇跡,是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無縫結合的一個典范。
中塑在線要成為行業網站老大
隨著市場的逐漸壯大,以前的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戴偉忠考慮著如何進一步發展。
中塑在線根據五大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市場的市場結構,從中國塑料城經營大戶中選取一定數量的報價比較穩定、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報價作為中國塑料城價格行情的數據樣本,并選取流通量較大、產品流通穩定的254個牌號每日進行采樣跟蹤,然后按經營戶銷售量大小設置權數,綜合出廠價、生產情況、社會庫存等其他因素得出中國塑料城每日價格行情。
中國塑料城每日價格行情成為眾多國內外石化巨頭在制定塑料原料的階段性價格政策前首要參考的依據,同時也成為了其他市場價格走勢的晴雨表。中塑在線每半年還對入選為樣本的公司進行一次評估,及時替換樣本。
“以一個地方為中心點輻射全國,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與互聯網是違背的。那么遠的物流成本為什么要運來運去呢。”戴偉忠告訴記者,現在全國都在建塑料市場,這是一個勢不可擋的趨勢,余姚要做永遠的老大會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中塑在線要做網站永遠的老大。
戴偉忠告訴記者,中塑在線每年都要拿出一定比例的錢用于系統的開發。他帶領的27人研發團隊計劃用兩年半的時間,開發出一套以產業鏈打造、區域市場模塊式結合、以物流半徑為支點,讓模塊智能化的形成配送體系的系統。有了這套系統以后,中塑在線的發展將會進一步加速。
“企業的終極目標是最大最強,現在我是在沙漠上面打井,已經打到了油井最薄的一層,可能碰到巖石了,但是只要穿過巖石就可能會實現井噴。”戴偉忠說,互聯網的最終結果是誰整合誰的問題。他的目標是通過資源整合,建立四大中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產業數據中心、價格行情發布中心、信息的發布中心、廣告的發布中心,進而走向交易中心。
目前,中塑在線網站已擁有22萬家行業企業數據庫,10多萬注冊用戶;上網的塑料原料品種近18000種,日更新報價信息近5萬條;網站首頁日訪問量達11萬,在國內外的第三方網站排名中位列同行業之首。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中塑在線直接和間接促成的成交額累計近千億元。2007年6月,經北京北方亞事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估,中塑在線網站、商標等無形資產價值超6億元。中塑在線平臺造就了“引領國內,影響海外”的行業知名品牌,成為實至名歸的塑料行業門戶。
戴偉忠表示,他有能力也有信心把中塑在線打造成為塑料行業一個大平臺,進而成為整個產業鏈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