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金融風暴讓今年全球圣誕市場的銷售十分冷清。歐美不少商家都在為年底銷售額下降而擔心。一個清冷的圣誕節,意味著中國龐大的圣誕產業正面臨災難。
2008年10月份,浙江義烏的圣誕商品采購已經接近尾聲,但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還能看到一些趕來采購圣誕樹和玩具的外國商人。
在一家圣誕樹商鋪前,正在確定圣誕樹樣式的巴西客商琳娜說,本來她早就應該來了,但今年以來,巴西的經濟情況遇到了問題,股市暴跌讓很多巴西人開始變得越來越節約。她和合作伙伴一直在猶豫,十分擔心持續惡化的經濟環境會影響他們的生意。但為了堅持下去,他們今年還是來了。
“今年不敢進太多貨,訂單的總金額減少了20%。”琳娜說,2007年,他們采購的大部分產品是一種帶有閃爍燈光和彩球的圣誕樹,但今年,這種圣誕樹只訂了1/3,其他都是只有塑料枝葉的最普通、最簡單的圣誕樹。
“為了削減開支,人們或許更愿意買這種簡單一點、價格低一點的圣誕樹。”琳娜說,即使這樣,她還是擔心許多人會從儲藏室里翻出已經落滿灰塵的舊圣誕樹,而不是去買一棵新的。
而這也是2008年中國出口圣誕用品的企業面臨的最大威脅。
失去狂歡的圣誕節生產地
確切地說,從2000年起,每年6月~10月,圣誕老人都會準時把歐美家庭全年1/3的消費支出拋撒到地球的這一邊,給中國的工藝品和玩具廠商們帶來一年一度的狂歡。
浙江東陽郭宅鎮增豐村,許多在家待工的老年人,每年夏天一過,他們幾乎天天坐在自家門口,為工藝品廠做各種掛在圣誕樹和圣誕老人身上的小飾品,一天最多能賺40元。
在這些現象的背后,是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圣誕用品生產和出口國。在此前,中國人對圣誕節知之甚少,更談不上過這個洋節了。
隨后,中國出現了一家全球最大的圣誕用品生產企業,那就是1998年創建的外資企業寶吉工藝品(深圳)有限公司,到2006年,該公司已是全球生產仿真圣誕樹的最大企業,投資達3億港元,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常年平均職工5000多人,由于其產品款式不斷創新,質量精益求精,業務逐年遞增。2007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
該公司在經營的高峰期每年出口產品的貨柜超過9000個,每(貨)柜的利潤高達4#12316;6萬人民幣,可謂財源滾滾。
原因在于,寶吉生產的圣誕樹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搶手,每年圣誕樹的訂單一早就被爭搶一空。由于效益良好,美國的凱雷公司7年前還入了股。
“往年離萬圣節、圣誕節還有幾個月時,廠里早忙翻天了,機器和人都連軸轉。”中國的圣誕用品出口商基本都認同以上說法——歐美客商到處掃貨,跟掃地似地掃得一干二凈,出廠多少就裝船多少。
往年11月初,超級貨輪“愛瑪·馬士基號”會將中國“圣誕年貨”帶到歐洲。2007年10月,它從中國裝滿玩具、服裝、電腦、MP3播放器、電器等1萬多個集裝箱,到達倫敦、鹿特丹、不來梅、哥德堡等地。
金融風暴黯淡了圣誕節
2008年,愈演愈烈的金融風暴讓今年全球圣誕市場的銷售十分冷清。歐美不少商家都在為年底銷售額下降而擔心。
每年11#12316;12月是美國節日消費旺季,但眼看著感恩節和圣誕節將至,美國商家卻樂不起來。標準普爾公司預測說,今年商家的零售額很可能出現倒退,最好的結果也至多是和去年持平。
2008年第三季度美國個人消費下跌3.1%,為28年來最低點。標準普爾公司的報告讓商家對年末節日消費更加悲觀。報告認為,今年美國商家零售額可能比去年的減少2個百分點,為250億美元。報告稱,2008年的節日消費將是“記憶中最艱難的一年”。而另一家美國咨詢公司的調查也顯示,主要零售商預計今年節日銷售額將下降2.8%。75%的商家表示他們在圣誕節前很擔心庫存問題,88%的商家說準備推出幅度更大的打折和優惠措施。
美國經濟學家弗蘭克說:“毫無疑問,金融危機嚴重打擊了消費者信心。”
洛杉磯的一家梅西百貨商店早就已經把圣誕樹、圣誕老人和毛絨玩具等商品擺在電梯邊顯眼處,而且一反常態在節前就推出打折,折扣從15%~30%不等,盡管如此,也很少有人問津。梅西百貨是美國最大的百貨商場,它的情況尚且如此,其他商家可想而知。
圣誕節銷售也是加拿大商業的重頭戲,在圣誕至新年這個“黃金時期”中備足貨物,利用消費者節日心理,賺個盆滿缽滿,是商家普遍想法。不過今年恐怕要落空了。
據加通社報道,10月底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消費者消費信心驟降,加拿大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今年第四季度消費市場前景“將是20多年來最差的一次”。如此清淡的市場令商家心急如焚。因為許多圣誕節訂單通常上半年就下了,訂金也付了,許多貨物甚至已經付運,一旦這些貨物變成庫存死貨,商家哭都來不及。萬般無奈的商家不得不使出減價法寶。服裝、電子產品和節日飾品紛紛八折、七折促銷。
對此,加拿大BMO銀行經濟學家蒂埃利稱:“商家懼怕消費意愿進一步狂跌,不得不提前促銷清庫”。
而歐元消費信心指數也創15年來新低。進入11月,本應已經進入德國圣誕市場的“前哨期”。不過,目前德國各地圣誕氣氛明顯不如往年。德國市場調研公司GFK的調查稱,今年圣誕市場會縮短15天到一個月。
在柏林,往年這時已經紅紅火火的傳統露天圣誕市場,目前還沒影兒。在歐洲最大的百貨集團“卡爾城”的一家分店,也不見人頭攢動的景象。該店4個樓層居然只有一樓一個角落設置了圣誕專柜,常常只有寥寥幾個顧客在挑選圣誕商品,而且大都是去年的存貨,今年新貨很少。“卡爾城”總部負責圣誕市場業務的官員克林曼說:“今年從中國進口的圣誕商品將下降50%。”
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德國人用于圣誕商品的人均消費可能為186歐元,而去年達到306歐元。25歲的科斯汀女士表示,去年她給家人買了MP3、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作為圣誕禮物,今年只能買“低端一些的禮品”。
有調查顯示,受金融危機影響,歐元區消費者圣誕前消費信心低落。10月進行的調查顯示,信心指數同上月相比下降7.1%,為80.4%.這也是1993年以來消費信心指數最低點。很多民眾擔心2009年歐洲經濟進入衰退,所以捂緊錢包,以防萬一。
失寵的圣誕樹
目前,西方經濟整體情況不好,許多歐美民眾已開始減少消費開支。圣誕禮品作為日常交往發展所需商品,不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很大,受經濟形勢影響很大。
需求減少已對中國出口企業產生影響,2008年廣交會成交額比往年下跌很多,大多數圣誕禮品出口商表示,訂單量下降為15%左右。
據統計,自2008年初至今,中國有近4000家圣誕樹及其飾品生產廠家停產,其他受影響的還生產手提包、數碼商品、T恤及鞋子等圣誕商品的廠家。
美國的次貸危機正通過一棵圣誕樹傳導到中國——那些每年都趕來中國瘋狂進貨的圣誕禮品采購商,今年要么不敢進貨,要么減少訂單,因此不少圣誕樹廠家的生意清淡了很多。
業內人士預測,今年義烏圣誕禮品的訂單數較往年縮減約15%,圣誕樹的訂單數更是大減30%以上。
以美國市場出口為主的廣東省臺山市輝煌燈飾禮品廠,主要生產圣誕樹的發光配件。工廠的劉老板說,今年的訂單比往年下降了三到四成,買家壓價也更加厲害。“去年圣誕用品出口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可以達到25%,現在估計只剩下10%#12316;15%。”
并且,只有低檔圣誕樹比較好銷。
“一棵圣誕樹只能賺兩毛錢,你說我們在給誰打工?”苦笑幾聲后,義烏琳瑯玩具公司負責人無奈地說。
并且,即使降價甩賣圣誕樹,也換不來訂單。
“自打7月份以后就沒接到過圣誕樹的訂單。”江蘇常州圣德電子有限公司的負責人10月8日如是說:“做了5年多的圣誕用品,沒碰到過今年這樣的情況,圣誕消費在歐美市場原本是最穩定的家庭支出。”
除了訂單銳減,更讓中國工廠焦急的是“悔單”。
通常,圣誕樹的采購商們要把大批訂單分散在遍布歐美市場的小型分銷商那里,一旦分銷商進貨意愿減弱,這些中間采購商為了止損,便會反悔,取消已下的訂單——寧愿損失定金,也總比圣誕樹壓在手里賣不出去強。估計今年悔單數量已經占到了訂單總量的5%#12316;8%。
接二連三的悔單讓正在趕單的中國圣誕樹制造商們措手不及。
一個清冷的圣誕節,意味著中國龐大的圣誕產業正面臨災難。
世界銀行與摩根士丹利2008年7月份聯合發表的一份專題報告中,提到中國產的人造圣誕樹約占全球消費總量的2/3。美國人購買的圣誕樹中每10棵里面7棵產自深圳的工廠。
而此前,訂單萎縮加上原材料漲價,已使前文提及的大型圣誕樹制造商深圳寶吉公司倒閉。
如今,一些出口企業正惶惶地待在擁擠的海灘上,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金融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