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達理于2004年加入霍尼韋爾并領導其中國區業務,因為出色的業績使得霍尼韋爾在2007年的中國銷售總額達到2004年的3倍之多,于是自2008年3月起被任命為霍尼韋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與印度首席執行官,并全面負責霍尼韋爾在中國和印度的整體業務發展戰略規劃和實施。他在中國市場所獲得的成功經驗為他管理中國和印度的綜合業務運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在他不僅致力于實現公司在全球兩大主要發展中市場的高速增長,更以將其打造為霍尼韋爾全球化的戰略平臺和創新基地為目標,通過從“從東方到西方”的獨特戰略,推動霍尼韋爾在全球實現更大的業務增長。同時,他還極富語言天分,能夠熟練掌握包括普通話在內的六種語言。他持有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數學的學士學位以及英國薩里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面對“全球性”時代的到來,你準備好了嗎?你的公司是否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參與隨時隨地,與任何人在任何一件事情上競爭?
三位來自波士頓咨詢公司的高級合伙人哈羅德·賽金(Harold L.Sirkin)、詹姆斯·何莫林(James W.Hemerling)和艾林丹·巴塔查亞(Arindam K.Bhattacharya)聯合著就的《全球性》一書,探討了發展中經濟體的高速增長所帶來的全新商業世界面貌和對傳統發達國家即歐美和日本企業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他們三人曾經接觸過無數全球商業領袖,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和對業界的洞察,從而為該書提供了翔實的數據和豐富的案例。
在中國,當高速發展的經濟以其獨特的方式影響著整個世界經濟的格局和商業模式時,無論你身處于歐美企業并為其百年歷史敘寫輝煌,還是在中國本土企業新銳為其打入財富500強而努力,抑或你的企業正力爭躋身億元俱樂部,全球性打破了傳統競爭態勢并使得一切皆有可能。對于那些希望參與當前全球性競爭的公司來說,該書的作者也為他們開出了良方:關注成本、發展人才、深入市場、定位精準、敢于設想、行動迅速、開拓眼界、鼓勵創新、海納百川。
更為有趣的是,該書的作者通過三年多涉及全球數千家公司的調研,列出了100家新興市場的公司,他們以平均年業務增長速度高出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和《財富》500強企業三倍的業績挑戰現有跨國企業巨頭而被波士頓咨詢公司命名為“百家挑戰者”。中國以41家企業上榜赫然位列榜首。該榜單上,不乏上汽、一汽、東風、奇瑞、比亞迪和萬向集團等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和零部件企業。
尤其令我感到興奮的是,霍尼韋爾在中國針對能源、環境、健康、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基礎建設、航空航天、汽車等高速發展產業的不斷創新和領先技術使我們2007年在中國的業績獲得了超過30%的增長,銷售總額達到2004年的3倍之多。同時,隨著在中國設計、創造的產品和技術逐漸打入國際市場,滿足我們全球客戶的需求,“從東方到西方”的戰略理念正幫助我們成為“全球性”市場中有力的挑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