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結合工作實際,在工作中發現書標混亂問題,與館員一起實踐,摸索、解決這一問題,收到較好效果。同時提醒同行,做此工作,不可心存浮躁,不適合眾人突擊,切忌盲目地趕進度、抓數量,容易出現傷書現象和安全隱患。現把經驗總結出來,供同行們參考。
[關鍵詞]:書標 分類號 整合 排架
我館是于2003年經過合校以后,由原來的三個圖書館合并而成的。文獻經過數據的多次整合,可以由統一的數據庫借閱,但在借閱過程中卻發現了新的問題:同一種圖書由于以前在不同的大、中專院校圖書館,在分類中難免不一致,雖然我們在電腦中統一了分類號,但書脊上的書標很雜亂:同一種圖書的分類號和種次號不同;書脊上的書標的顏色、大小、質的和粘貼的高度都不一致,有的圖書的書標年久脫落、字跡模糊。這種現象不僅在視覺上顯得很雜亂,而且給館員的圖書歸架工作和讀者查找圖書帶來很大的麻煩。針對這一問題,館里決定更換舊書標,使用新書標,統一分類號。
經過半年的辛勤工作,我們邊干,邊探索,總結出了一套巧換書標的方法,現總結出來,供同行們參考。
具體做法是:首先我們在電腦中查找正確的索書號,標注在書的最后一頁,然后在報廢圖書上試驗,成功后在流通的書上實踐。針對不同類型的書我們采用不同的方法:
(1)陳舊的精裝圖書書標的去除的方法是:用潮濕的毛巾擦試幾下,過一會兒,用戴膠皮手套的手指一搓,就能搓掉書上的舊書標,在通風且不朝陽的地方放置幾天,切忌陽光暴曬,以免圖書變形。等書干透以后,再按照圖書最后一頁所標注的號碼填寫并粘貼新書標,為防止書標的再次脫落和磨損,書標的外層又用相同寬度的透明膠帶封好。切記是圖書應干透,否則封上膠帶會發霉的。
(2)對于相對新的書標,并且書的封皮是光面的紙質,我們用電吹風開低檔,在距書十公分的位置吹十秒左右,再用鑷子去揭書標,它就能整體的取下來。(注意:必須使換書標的場地遠離書庫,嚴格操作規程,注意防火。)
(3)對相對陳舊的圖書和封面不是光滑的圖書,我們用手術刀片來清理舊書標,由于圖書已陳舊,書脊已成弧形,必須用帶有弧形刀刃的手術刀片來清理,我們用膠帶將一木柄與刀片固定住,使用起來順手。有時使刀鋒與書脊呈15度甚至更小的角度,輕輕削,有時與書脊呈90度輕輕刮。熟能生巧,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們能準確地清除舊書標,又不傷書。真是有《賣油翁》中的“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的感覺。這一技術必須是在清除上千冊以上的圖書的書標的基礎上練就的。
另外,利用我們已用完的新書標的不干膠的邊角余料,將已裂口的圖書封面的內側粘好。既修繕了圖書又節省了開支。
看到一排排換好書標的圖書整齊地排在書架上,確實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現在讀者隨便在校園網的圖書館網頁上檢索任何一冊圖書,記下分類號,去書庫的相應位置伸手即得,比以前方便多了。這項工作是我們的館員在開館的同時進行的,每天完成從十幾冊到百余冊不等,需要館員的細心和耐心,也可聘請資深的退休的老館員從事該工作。注意:不可心存浮躁,不適合眾人突擊。切忌盲目地趕進度、抓數量,容易出現傷書現象和安全隱患。
(作者單位: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