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有明確標準和具體要求,才能引導輔導員走專業化之路。當前阻礙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有:輔導員對專業化發展認識不夠,動力不足,實際分工與專業化發展不相匹配,激勵與約束機制缺失等幾個方面。解決途徑主要有:加強政策引導和制度安排,解決好輔導員準入與準出機制,以及激發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內在動力。
[關鍵詞]:高校 輔導員 專業化 建設
高校輔導員走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之路已提了好幾年,專業化建設是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發展方向,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不需要討論。在如何推進輔導員專業化進程上,部份高校做了有益嘗試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上海、武漢等地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走在全國的前列,但要在全國高校推廣和實踐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和阻力。本文結合基層工作實踐,就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談幾點思考。
一、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標準制定
專業化是指某項工作應由專門的人員經過專業的培訓,進而專門從事某項工作并不斷提高的過程。輔導員專業化如何建設和輔導員如何成為專業化的輔導員是一個問題的兩個不同層面。對于輔導員個體來說,明確專業化的標準和具體要求,對照檢查自己的實際情況與專業化的差距,通過有計劃參加學習、培訓和提高,可逐步實現專業化。但目前還沒有明確標準或指導性意見,輔導員專業化內涵不清、標準不明,難以操作。
我國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涉及面較廣,特別是高校擴招后,隨著學生人數激增,多校區管理,輔導員隊伍不斷壯大。很多高校出現除教學以外與學生相關的一切學生事務都由輔導員協調處理,輔導員被要求成為保姆型全面型。不僅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要具備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職業生涯規劃、法律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應急處理能力。而事實上,除個別優秀的輔導員能基本做到外,大部分的輔導員是無法成為全能型輔導員的。這就涉及到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要求是要輔導員具備其中某一兩項專業知識就算專業化,還是全部都具備才算專業化,這是當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需要明確和量化的。
另外,就輔導員專業化的層次來說,達到什么樣的層次才算實現專業化,也需要明確。從學歷、職稱、各類專業資格證書來看,專業化對于學歷和職稱有沒有要求?是不是只要是高學歷和高職稱就代表輔導員專業化水平高?在高校思政系列的職稱評審未完善實施之前(以廣東省為例),不少輔導員評定了其他專業職稱,或取得了與工作相關性不強的學歷學位,該如何界定其專業化層次?又如心理咨詢師、職業指導師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等幾個層次,取得哪一個層次才算專業化,諸如此類都需要有明確規定和量化指標,才能指導輔導員逐步走上專業化之路。總之,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標準的制定對推進輔導員專業化進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阻礙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因素
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對提高輔導員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至關重要,但現實實踐中存在一些阻礙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因素。
1.部分輔導員缺乏專業化發展的內在動力
(1)工作壓力大。輔導員普遍感到工作責任重大,工作壓力大,長期的壓力會讓其產生職業倦怠。有些輔導員不想終身從事輔導員職業,一直尋找機會轉型,他們對輔導員專業化并不感興趣,缺乏內在動力。
(2)工作實績不易量化。輔導員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其工作效果往往無法立竿見影,工作成就感低,工作不易被量化和認可,易對工作失去興趣和作為人生事業奮斗的信心,進而失去追求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動力。
(3)地位問題。雖然各高校把輔導員作為教師和黨政管理干部雙重身份進行培養和管理,但輔導員的雙重身份在實踐中并沒有帶來理想化的“雙高”(高職稱和高職務),由于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在不少高校輔導員甚至出現“雙低”(低職稱和低職務)現象,同時還出現了輔導員地位與輔導員規模成反比,輔導員越多則地位越低,這些都降低了輔導員對職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4)傳統思想和慣性思維的影響。不少人認為輔導員工作只適合年輕人,也有人把輔導員崗位作為暫時崗位或跳板,人在心不在,造成輔導員的隱性流失。輔導員的顯性流失和隱性流失都造成隊伍的不穩定,一個人才流失較快的隊伍是很難實現專業化建設的。
2.輔導員對專業化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不高
不少高校缺乏對輔導員的專業化指導和規劃,輔導員對專業化的了解不深。在缺乏規劃和引導下的職業生涯,很多輔導員只好自謀出路,怎樣對自己有利就怎樣發展,并不是按照輔導員專業化的要求發展自己。
3.輔導員工作分工與專業化建設的沖突
高校間對輔導員的工作分工不盡相同,有按年級分工,有按系別分工,按系別分工往往是事事包攬,輔導員無法實現專業化建設與實際工作實踐的對接和促進。而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和工作目標不整合,也會導致輔導員工作分工與專業化建設的沖突。
4.輔導員專業化激勵與約束機制缺失
輔導員的工作績效難量化,考核沒有與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結合起來。在眾多高校輔導員編制還不充足的情況下,很難建立起不勝任輔導員的退出機制。輔導員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結果沒有和獎酬金及培訓等激勵機制相結合,制約了輔導員的專業化建設和發展。
三、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實現路徑
1.加強政策引導和制度安排
輔導員如何從學生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實現專業化?這需要政策引導和制度安排,需要高校相關職能部門相互協調,進行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統籌規劃和制度設計。
2.解決好輔導員的準入和準出機制
輔導員專業化需要較高的學術背景和較高的專業層次,專業化建設對輔導員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提高對新聘輔導員的準入門檻,加強對現有輔導員職業發展進行規劃和引導,同時,要讓輔導員出路有選擇性而非單一,增加輔導員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
3.要解決好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問題
完善輔導員績效評估體系,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定期對輔導員進行減壓和心理輔導,強化輔導員對專業化的認知度和認可度。
總之,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隨著學生工作新形勢、新情況地不斷呈現,社會對輔導員專業化的要求也在不斷改變和提高,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杜慶君.“專業化+職業化”:當前高校專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新視角[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
[2]連鳳寶.談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04,(1).
[3]李永山.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問題及其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1).
[4]韓廣梅.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探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06).
(作者單位: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