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課程實習在能力培養中具有更重要的意義,能力是學生步入社會各行各業所具備的先決條件。因為課程實習是學生所學知識的直接應用,培養學生的能力也就更具體,效果也就更明顯。因此,能力培養就貫穿了課程實習的整個過程。
[關鍵詞]:課程實習 能力培養 創新精神
課堂教學是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要陣地,課程實習既是對書本知識的驗證,又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關鍵。在課程實習中,我們把培養學生的能力做為實習基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寬松、民主、和諧;平等、富于創新精神的教學情境。教師在實習中要起好輔助作用,只講解實習所必須的基本知識,做到言盡而意無窮,點到即止,重在對學生加強引導,給學生留有主動探索知識的余地。學生以自我學習和鉆研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獨辟蹊徑,敢于質疑發問、想象猜測,敢于打破常規、不拘一格。因為課程實習是學生所學知識的直接應用,所以能力培養就貫穿了課程實習的整個過程。
一、實習計劃得當,實習目的明確
在制定實習計劃時,做為主講的教師要系統而深刻的把握好實習內容。首先,對于每一次實習,都不應孤立的對待,而應將其放入課程的整體中去考慮,明確每一次實習對整個課程的意義,以及與課程中其他知識的聯系,從而確定實習的基本內容以及完善基本內容的輔助內容,使每一次實習不但自成體系,而且又是整個課程中有機的組成部分。使學生在實習中形成一個完整而連續的思維體系,這有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要對每一次實習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把握好實習中的每一個細節,分清其難易程度,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實習能力,講解實習知識,使學生在實習中即能學生為完成實習而必備的基本知識,又為深入探索知識留有余地,以此來培養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習前,要使每一名學生都清楚實習目的,認識到實習的意義。這樣,學生在實習中就有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實習教師要以實習計劃為指導,針對實習內容設計好實習題,并使學生明確實習中各個步驟要鍛煉的能力,以及各個步驟間的聯系,進而使學生在實習中對整個實習形成一個由點到面的全局意識,即培養了處理個體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處理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精講細練,詳略得當
在實習前的講解,主講教師針對實習內容,在總體上要粗講,但結合實習中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的知識點應講解得詳略得當,使學生即具備應有的實習知識,又為課程實習留有探索的空間。這樣,學生在實習中就能具體而細致的操作,并能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實習結果,以實踐來完善講解中的簡略之處,從而達到實習目的,增強學生的自身能力。
第一,發揮對比性,對于易錯易混的知識,可采取化整為零,擊破重組的方法進行實習。例如,在講解FoxPro中的命令格式時,命令短語就經常被學生混用,造成錯誤。如將范圍短語放到條件短語之中等。若要避免類似的錯誤發生,可對不同的命令短語結合相關的命令動詞分別講解,使學生逐個掌握。待學生掌握了各個命令短語后,教師先點明各個命令短語都是彼此獨立的個體,以及彼此之間具有無序性的特點,再要求學生結合綜合性訓練鐵實習題,將各個命令短語綜合應用,使學生具有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二,發揮基礎性,培養學生的滲透遷移能力,對于抽象知識學生難于理解,例如多重數據庫操作的命令的講解,可先給出格式,只要過到能操作的目的即可,之后由學生根據具體形象的實習結果進行總結,這樣,學生對抽象的知識先有了形象的認識,就更易于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如在講邏輯運算時,學生對此較難理解。此時,可給出典型題,針結特定的數據庫給出具體的命令格式,要求學生依據此具體命令定義完成指定的操作,對比實習結果,之后再反過來理解邏輯運算,進而理解邏輯運算的應用。以此來培養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第三,發揮應用性,對于形同功能不同的知識點,采取精講法,甚至在講解時故設疑點,以此來鍛煉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以及驗證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講解運算命令時,只對其中的一個命令(如sum命令)進行講解,其他的命令只給出命令動詞,說明功能,給出實習題即可。
第四,發揮鞏固性,對于經常出現錯誤的問題,以詳講某一實例來培養學生修正錯誤的能力。如在練習某一命令時,經常會出現一些命令動詞寫錯,缺少表達式,變量未找到等錯誤,而這些錯誤信息均會出現在屏幕上,但由于學生初學,沒有養成人機對話的習慣,而是出現錯誤之后,往往就放棄了此項操作。針對此類現象,可用一典型題詳細講解如何根據屏幕提示立即判斷出錯的原因,之后分析好原因,再解決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人機對的能力,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啟發學生思維,舉一反三
在安排實習內容時,針對每個知識點,設計一道基礎題和一道發揮題。使學生先熟悉所學知識,再結合實例活學活用新知識。如在建立數據庫時,可詳細給出文件名、字段的各類信息,記錄信息以及操作步驟,要求學生首先按部就班地完成基礎題,熟悉如何應用所學知識以及一些基本操作,鍛煉學生接受知識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做為發揮題,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隨意設計一個結構合理,附合實際的實例,以此來鍛煉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四、寫出實習報告
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習進程和結果,完成實習報告。在實習報告中,強調學生對實習內容的歸納能力,并客觀的分析自己在實習中的成功與失敗之處,以此加強學生對實習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并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
總之,一堂好的實習課,從實習前的準備,到實習,以至于實習后的總結,都應圍繞培養學生的能力,做好整體規劃,妥善設計,使學生實習時不枯燥,有壓力也有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培養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克抗.論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改革.
[2]俞學明,劉文明,鐘祖榮.創造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遼寧凌海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