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影響其效果的因素很多。情商激勵能振奮學生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采用情商激勵使師生雙方情感得到充分交流,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語文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語文教學 情商激勵 課堂活力
何謂“情商”“情商”即“情緒智力商數”,指的是情緒智力的高低程度。它主要包括個體對情緒的自我認知感受能力、控制沖動能力和調整人際關系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決定成功的諸多因素中,智商的作用只占20%,80%取決于“情商”。作為教育者,如果只滿足于單純教授知識和學生單純接受、記憶知識,而不使知識教學同塑造個性,培養信念、意志、感情等“情商”相結合,便不是成功的教育。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情商”的重要渠道。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渠道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情商”教育,使教書育人完美結合。
一、語文教學中包含著豐富的“情商”教育因素
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如教學《將相和》時,讓學生設想自己是藺相如,體會當時職位比廉頗高的藺相如為什么處處退讓回避?明白將相和,國家則安;將相不和,國家則危。學習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胸懷寬廣,能夠不計較個人得失,忍辱負重的優良品行。再讓學生把自己設想成廉頗,想想他為什么負荊請罪?培養學生不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不妒忌、不猜疑,要與他人和睦相處的良好心態。這樣不但能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對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也起到重要作用。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運用風趣的語言、形象的描述、生動活潑的訓練方式讓學生保持最佳心理狀態。對學生的每一次回答,都作出鼓勵性評價,盡量避免“你錯了”、“你回答得還不夠完整”等只找缺點的語言,代之以期待的目光、親切的微笑,讓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喜悅,保持參與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同時,促進學生的自我激勵能力。
二、情商激勵,煥發課堂活力,快樂學習
1.氛圍法情商激勵
語文教學活動充溢著濃郁的情感色彩,因而教師應深究文章、細研課文,從教材結構梳理,意境渲染中發掘教學深情,在靈魂深處與作者情懷相溶,領會文中感人形象,從而為情商教育的展開,蓄滿深情厚意。氛圍法情商激勵就是教師設法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一種平等寬松的學習氛圍,可用講故事、猜謎語、課文復述設計課前導語,也可用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新聞切入,喚起學生的學習情趣,激起其樂學欲望。教師的情感、語言動作和教學內容相融合,使課堂氣氛形成一個廣闊的心理場,從而作用于學生的心理,使他們主動積極地投入課文學習活動。語文課本中的文章生動形象、嚴謹深刻,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好它,并使用幽默語言繪聲繪色地講故事,適當利用夸張的形體動作來創造一種促進其學習興趣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另外,利用教學媒體和表演形式來激勵,也是一種創造情感氛圍的好方法,
2.暗示法情商激勵
成功的喜悅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創造機會使學生得到知識上的滿足和學習上的鼓勵,享受到進步的快樂,從內心深處產生自我學習的追求。世界上沒有一張樹葉是相同的,對于中下差生實行“傾斜政策”,我們可以采取不同對策,只要有點滴的進步都要及時表揚和肯定,讓他們在心理上產生成功感,誘發巨大的情緒力量,啟動他們學好語文的動力,產生學習興趣及熱情。學生課堂積極情緒的喚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促進情商發展。所以,以情促智,情智并舉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舉措,也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暗示法情商激勵是指通過議論、行動、表情或環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使其接受有暗示作用的觀點、意見或按暗示的方向去行動。教師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暗示,對學生心理產生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肯定和贊賞暗示了學生的能力,通過勉勵和表揚學生暗示學生“你有學習的潛力,還可以學得更好”,“你能學會”,“你的學習能力很強,再加把勁”等。在教學中若能以“很好!”“很精彩!”之類的鼓勵表揚性評語,會使學生感到快樂和信心十足,從而激發學生繼續努力奮斗。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毅力,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如介紹作家時,講解名家的奮斗歷程,暗示學生向他們學習。
3.實踐法情商激勵
在課堂或課外開展一些促進學生情商發展的活動,以引起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興趣,這就是實踐法情商激勵。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喜歡表現自己,以取得教師和同學的尊重與注意。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如果長期得不到表現的機會,有的學生就會產生壓抑、自卑、消沉的心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安排活動,并力求使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還要通過活動給學生以表現自己的機會。結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創設一系列的主題實踐活動,我以“學做小小導游員”為主題,安排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安排學生對家鄉的風景、名勝或其他方面值得參觀的地方進行調查了解。然后,開展一次“小小導游員”角色扮演活動,為全班其他“游客”介紹家鄉的某一處風景名勝或值得參觀的地方。如就本學校做一次導游。角色扮演:為來校參觀的客人做導游。介紹要點:介紹校園的一處景物或建筑。同時,開展調查訪問活動,細致了解與相關景物建筑相關的人或事,選擇出值得向客人介紹的內容。學生對觀察、調查了解到的資料進行組織、整理,并撰寫“導游詞”。寫好以后,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讓其他同學當客人,給同學“導游”,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然后,作修改。最后,全班開展“為客人做導游”的活動。向游客介紹家鄉近幾年的巨大變化。再如組織學生開展家鄉變化調查采訪活動,了解家鄉在“某一個方面”的發生的變化。調查訪問結束,小組進行交流。然后,針對自己在專題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未來的家鄉設計“發展藍圖”。小組或全班同學進行交流,針對每一位同學的“設計”,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也從別人的設計中,汲取經驗。然后修改自己的設計。多設計一些提問、討論、板書、演講等。實踐活動調整了學生學習情緒,增強了他們的自信,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師還可結合課堂內容,安排故事會、朗誦會、智力競賽、辯論會等活動去促進學生情感智商的發展。
由此可見,情商激勵能振奮學生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語文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影響其效果的因素很多。然而,激勵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提高學生的情感智商則是關鍵和決定性的。以情感為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扉,師生間情感的交流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實現了教與學的順暢銜接、知情交融,從而取得低耗高效的效應,提高了教學效果,也達到情智并舉的目標,可見情商教育是語文教學成功的根本所在。
(作者單位:江蘇鎮江市實驗小學)